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乐死的宪法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道德和法律难题,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问题。从宪法学的角度来看,安乐死主要涉及到:病人的生命权与人性尊严的竞合、病人是否具有死亡权或者能否放弃自己所享有的基本权利、病人的个人自决权与国家对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及其冲突三个问题。如果解决宪法学上的这三个问题,将为其他学科具体构建安乐死制度提供理论上的论证资源。  相似文献   

2.
王锴 《证据科学》2006,13(2):92-97
安乐死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道德和法律难题,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问题.从宪法学的角度来看,安乐死主要涉及到:病人的生命权与人性尊严的竞合、病人是否具有死亡权或者能否放弃自己所享有的基本权利、病人的个人自决权与国家对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及其冲突三个问题.如果解决宪法学上的这三个问题,将为其他学科具体构建安乐死制度提供理论上的论证资源.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与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与立法欧阳涛安乐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国外争论不休几十年,才在荷兰、澳大利亚出现两个安乐死立法。在我国,安乐死也已日益引人注目,并开展了激烈的争论。但是,由于安乐死涉及伦理学、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牵连医生、病人、家庭、社会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所谓“安乐死”,是指对于身患绝症、治愈无望,处于难以忍受的极度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病人,应其本人要求,所采取的使其死亡或加速死亡发生的措施。由于安乐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牵涉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所以国内外争论几十年,对于安乐死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仍未有定论。尽管大多数人对安乐死表示了赞同的态度,实践中大多数国家对安乐死案件的处理并没有完全以杀人罪论处,但是目前在学术界否定说仍为各界学者之通说,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上都不承认安乐死合法。本文试图采取利益分析的方法,对安乐死的合理性谈一点…  相似文献   

5.
闵晓涵 《法制与社会》2011,(15):259-260
安乐死问题是一个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极其复杂的问题,从其出现时开始,各国对安乐死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安乐死已经合法化的国家还是在法律对安乐死三缄其口的国家,医疗实践中病人通过安乐死的方法结束痛苦生命的做法大量存在,而各国法律对安乐死能否合法化也做出了不同的规定。本文认为,安乐死的存在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大量安乐死案例的出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但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出发,安乐死合法化在当前中国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浅析安乐死     
安乐死是一个长久以来备受传统文化、法学、经济学、伦理学、哲学、人道主义、寿险理赔等领域争议的问题。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安乐死案件日益增多,现实的紧迫性要求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安乐死     
安乐死,由来已久,源于西腊 Euthan-asia,含意是:苦于不治之症的病人,安然无痛苦地死去(easy and painless deathfor persons suffering from an incu-rable and painful disease)。最早的安乐死起于原始社会,是一种非自愿的强迫性安乐死(forced euthan-asia),古希腊、罗马、印度,抛弃老人和身  相似文献   

8.
荷兰国会上院通过了曾引起争议的安乐死法案,从而使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允许安乐死的国家。它容许医生在遵守严格的官方规定的条件之下.对病人进行安乐死。该法例规定医生一定要考虑病人的性格、智力和他们受苦痛的程度,并从病人方面取得一完全明了后果的明确和重复的要求”。此外,帮助病人安乐死的医生,必须咨询至少一位独立医生的意见,以及准备一份详尽的书面报告描述过程。荷兰通过安乐死法案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的现状与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乐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在外国争论不休几十年,才出现了世界上两个安乐死立法,即荷兰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在我国也日益引人注目,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由于安乐死涉及伦理学、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牵连医生、病人、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亟需深入探讨,使安乐死中的诸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以推动安乐死的合法化进一步发展。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无痛苦死亡、尊严地死,又称安死术。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安乐死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又有主动与被动之别。广义的安乐死,指对于一些出生时即为重残、痴呆…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如何保证安乐死的正确适用的问题有很大的争论。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安乐死的法律,而安乐死却已在中国大地以半公开或隐蔽的形式悄悄地施行,但司法实践中对于安乐死案件是否定罪和量刑等方面没有统一的依据可循。笔者认为安乐死没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尊重了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它已经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有必要对安乐死进行有条件的合法化,建议从限制适用安乐死的对象、动机、程序等方面保证安乐死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1.
安乐死问题立法进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红漫 《现代法学》2001,23(4):152-156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 ,安乐死问题都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主要对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关于安乐死问题的研究与立法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 ,安乐死立法应体现无危害、无痛苦、不违背个人意愿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安乐死是当今各国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我国理论界为安乐死立法的呼声很高。本文通过对为安乐死立法的伦理依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为安乐死立法的种种理由的背后,为安乐死立法的最根本的伦理上的依据是尊重个人对生命的选择权——即病人的自主意志,而病人的自主意志,只有在国家富庶、医疗保障体系高度发达、病人不再为高昂的医药费担忧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安乐死     
《法律与生活》2011,(16):53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痛人无痛苦地死去。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元痛苦死亡,二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是一种文明的死亡状态,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科学化。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关安乐死的问题现已成为世界各国讨论的热点。笔者从安乐死的定义、对象及安乐死的权利的归属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进而论证了安乐死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胡嘉荫 《法制与社会》2010,(24):294-294
安乐死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立法也存在诸多立法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对安乐死在中国的立法现状,提出了支持安乐死的看法,从而得出我国应将安乐死纳入国家立法之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安乐死的立法在中国势在必行.由于安乐死涉及伦理、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牵涉病人、家庭、医生、社会等方面,因而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地探讨,妥善解决安乐死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推动安乐死的合法化.在安乐死立法前,我们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宣传工作,以确保更多人了解安乐死,甚至认同安乐死.假设安乐死成功立法,如何防止“安乐死法”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层层的审核,才能在维护患者尊严的同时亦保护申请人的意愿.  相似文献   

17.
马子淇 《法制与社会》2013,(32):280-282
安乐死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涉及法学、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从1986年我国出现“安乐死”首例后,对于安乐死合法化问题就一直在争论。本文通过“李燕事件”首先分析了我国安乐死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安乐死合法化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我国安乐死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试论安乐死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安乐死立法石文亮安乐死是一个涉及医学、伦理、哲学、宗教、法律、社会等古老而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资料表明,赞成安乐死的国家和人越来越多.我国1990年3月15日至17日,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市理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1...  相似文献   

19.
安乐死合法化探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安乐死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刑法理论界和司法界.长期以来,安乐死的合法性被世界各国所怀疑,尽管民间作了大量的努力,但成果不大.不过,安乐死的合法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的趋势,已逐渐为各国人们所接受.近来,立法者对此也青睐有加,荷兰首开先河,将安乐死合法化.尽管如此,对安乐死的合法性,各国仍争论不休,态度不一.本文通过对安乐死的立法历程、合法性争论和安乐死合法化的精神探源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和论证后,认为我国应确立安乐死,但要严格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0.
安乐死反映了理智与情感之间、积极的人生观与消极的人生观之间、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对抗和矛盾,是文明发展向人类提出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安乐死的历史和类型,并从国际、国内安乐死的立法现状,探讨了安乐死合法化的民法依据,通过对安乐死本质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论证,提出了我国安乐死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