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倩。 这个名字几乎已经化成了血肉.成了叶永彬心灵的一部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叶永彬开始关注她;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叶永彬开始喜欢她。现在呢?叶永彬爱上她了吗?或许是吧,但其实又不是。  相似文献   

2.
不知什么时候,城市中的我们再也看不到璀璨星空;不知什么时候,曾经的蓝天白云也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不知什么时候,街道上的行人脸上,多了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口罩.  相似文献   

3.
二 叶家庄和董家庄相距不足二里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两个村里的人一见面不管认识不认识.就互相称对方“不懂事儿”。看似在斗嘴,其实,又感觉很亲切,好像熟识了十辈子八辈子似的。  相似文献   

4.
二 叶家庄和董家庄相距不足二里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两个村里的人一见面不管认识不认识.就互相称对方“不懂事儿”。看似在斗嘴,其实,又感觉很亲切,好像熟识了十辈子八辈子似的。  相似文献   

5.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某些地方,“法治”开始被“罚治”所代替:坑蒙拐骗,只要交了罚金,就可万事大吉;卖淫嫖娼,只要交了罚资,就可立即放人;车辆违章,只要交了罚款就可畅通无阻;无照经营,只要定期交钱,就可放心获利。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们这个崇尚儒家文化的文明国度里,诚信,原本是人们为人处事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古人说:"钱财如粪土,信誉值千金","人无信不立、鸟无翅不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假冒伪劣充斥我们身边:假烟假酒假食品,假照片假新闻,假文凭假钞票,还有虚开增值税发票、基金黑幕、足球黑哨、高考作弊、短信诈骗……一时间,我们眼花缭乱,惶惶不安,甚至不知该相信什么。我们的社会,正遭遇着空前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7.
陈星岚 《方圆》2022,(3):50-5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各色各式的帐篷装备开始散落在山野间,野外露营突然火了起来. 人们纷纷从城市出发,带上装备,在野外支起帐篷,准备与大自然来一场最亲密的对话.夜幕降临,人们围坐在篝火旁,与家人好友促膝长谈,分享着最真实的感触.伴随着星河月色,大家躺在简易床上,呼吸着不掺杂质的清新空气,安静地睡去.  相似文献   

8.
《江淮法治》2008,(12):11-14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们这个崇尚儒家文化的文明国度里,诚信,原本是人们为人处事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古人说:“钱财如粪土,信誉值千金”,“人无信不立、鸟无翅不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假冒伪劣充斥我们身边:假烟假酒假食品。假照片假新闻。假文凭假钞票,还有虚开增值税发票、基金黑幕、足球黑哨、高考作弊、短信诈骗……一时间,我们眼花缭乱,惶惶不安,甚至不知该相信什么。我们的社会,正遭遇着空前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制造假货成为发财致富的手段,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捷径,因为无从考证,我们只知道似乎是福建晋江的假药案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0.
杜先福 《政府法制》2006,(21):41-43
因不满妻子外出打工,心理变态的蒋思禄竟然在妻子打工仅三天时间就把其叫回家中,夜半时分,他突然逞凶,砸死妻子,掐死儿子,然后跑到荒郊野外,上吊自尽——凌晨,山村突发命案2006年9月22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洞子塆村5组一栋独门独户的民房里发生一起命案。凌晨4时许,12岁的少年蒋伟起床小解,拉亮电灯时,床上的惨景顿时吓得他魂飞魄散:与他同睡一床的母亲李德群血肉模糊,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打死了;年仅5岁的弟弟蒋浩虽然没见伤痕,但同样悄无气息,也已死亡;而同睡一床的父亲没有了踪影。受到惊吓的蒋伟喊了几声“爸爸”没有人答应,就赶紧…  相似文献   

11.
"刚才接孩子时收到学校的校车停运通知,幼儿园发通知说12月1日起取消校车了,让家长自行解决接送问题。不知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要执行到什么时候,停运校车学校是无责了,管理者的手段还能再高明些吗?"11月21日,一位妈妈发出"微"抱怨,而其后的评论中,面临同一问题的妈妈更不在少数。"11.16"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后,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29日,白天如往常一般上课,下课,午睡,赶作业.下午打开群跳出来一条不知什么时候的消息,说的是近日因为太湖污染蓝藻大爆发,整个无锡的自来水都不能用了,不能喝、不能洗,总之什么都不能,要同学们赶紧储备纯净水,准备炭乌梅.……  相似文献   

13.
这一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了新沂市墨河司法所的大门,所里正在开会,坐在门口的一位同志首先看到了他:“这个郝献玉,唉,又来了……” 郝老汉今年72岁了,有三个儿子,长子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三于在市内工作,只有老二在家务农,也早已与老人分开另过。按理说,郝老汉与老伴两个人正是享清福的时候,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郝老汉与他的二儿子、二儿媳就成了司法所的常客,今天郝老汉状告儿子媳妇不尽赡养义务,明天儿  相似文献   

14.
戚锦泉 《政府法制》2011,(18):37-37
他出生于美国一个贫穷家庭,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全靠妈妈长期做着低贱的工作养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迷上了打篮球。他一出现在篮球场上就表现得很有天分,那只篮球仿佛长在他手上一样,他爱怎么弄就怎么弄,运球过人,突破上篮,投篮得分,有一种如鱼得水的快感,他常常玩得忘了回家。天生一流的身体条件,加上吃苦耐劳的训练精神,让他的球技突飞猛进,远远地超越了同龄人,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知什么时候,钱包里忽然多了一张假币,如一只烫手的山芋,胡弄花掉不但心虚而且违法,被银行没收又难免不甘不舍,犹豫再三最后只能怒骂几声自认倒霉了事。  相似文献   

16.
请你断案     
吴鸿睿 《江淮法治》2008,(14):58-58
公用电话怎样管理? 随着电信业的迅速发展,某镇上安装了很多IC卡电话机。可是电话机装上后破坏却非常严重。电信局发现后也进行过维修.可修好后不知什么时候又被破坏了。  相似文献   

17.
古语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礼尚往来"被人们传为美德,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一种途径,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种打着"礼尚往来"旗号的"权钱交易"的官场潜规则悄然而生,礼尚往来被掺杂了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也使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感情交流被一些不法分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他们进行"权钱"交易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做”与“作”二字已经被很多人混用了。当年很认真的语文教师、书报编辑、校对人员,对“做”与“作”的正确用法及其区别,为了识辨和改正,不知费了多少力气!例如正确的用法“做诗”、“做文章”、“做工”、“做官”、“做人”、“做事”、“做主”,其中的“做”是不能写成“作”的。而另有些词,如“作案”、“作弊”、“作恶”、“作假”、”作价”、“作客”、“作陪”、“作文”(做专用名词时),其中的“作”也是不能写成“做”的。如果两个字通用,有一个词儿“做作”便应当消逝。什么是“做作”呢?意思是指矫揉造作,…  相似文献   

19.
会议撒尿学     
我要提出一个全新的科研课题:会议撒尿学. 这一课题的首要问题是撒尿的时机,即什么时候可以出去撤尿、什么时候绝对不可以出去撒尿、什么时候没有尿也可以假装出去撒尿.此中学问大可探究,比如:一把手作为"绝对真理",他做重要指示的时候是万万不可出去撒尿的,哪怕尿在裤裆里.此外,如果几位领导之间互有罅隙,而你一个也得罪不起,那么他们任何一个讲话时你也绝对不能出去撒尿.否则你一出去,那正在讲话的领导就会想:"你什么意思,是不是对我不满."  相似文献   

20.
舞弊     
何进 《江淮法治》2014,(16):35-35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曾经很神圣的高考,竟越来越与"舞弊"分不开了。今年,河南再次发生大规模、有组织的替考舞弊案。高考作为全国最大的选拔性考试,公正、公平是必须要确保的,高考舞弊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对公正公平的破坏力也是巨大的,严重破坏教育公平和社会诚信。回顾和分析历年高考舞弊案的处理结果,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高考舞弊的违法成本相比舞弊行为的后果而言,处罚过轻威慑不足,这可能是高考舞弊案连年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