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潜规则”与近代中国的落后“潜规则”一词是吴思先生的发明。为了完整地准确理解潜规则的定义,我们先看看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中对潜规则一词的解释。吴思在该书的内篇首页中写道:“在中国历史上的帝国时代,官吏集团极为引人注目。这个社会集团垄断了暴力,掌握着法律,控制了巨额的人力物力,它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命运。对于这个擅长舞文弄墨的集团,要撇开它的自我吹嘘和堂皇表白才能发现其本来面目。在仔细揣摩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经…  相似文献   

2.
《中国审判》2010,(4):60-60
“民以食为天”,1元钱虽然不多,却深深地关系着民生。在很多行业的“潜规则”面前,法律所带给人们的便是还社会一份公平与正义。该案的判决,打破了餐饮行业消毒餐具收费的“潜规则”,成为消费者维权的典型案例。对此,本刊采访了本案的主审法官陈锦璇。  相似文献   

3.
“收人钱财,替人办事”虽是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在时下的官场一些人中却颇有市场,一些腐败官员总是收了钱财才肯替他人办事,自然,办的事也多是上不了台面的事;而求人帮忙者,因获得了利益,对此也不声张,使“潜规则”交易不暴露。这种“潜规则”使党风、政风受到严重影响。广西武宣县六峰山林场副场长兼党支部书记何建把,官虽不大,却颇懂“潜规则”,在有人找上门来时狮口大开,向他人索取巨额钱财,但因职权所限,为他人办不成事后,却又认准对方不敢声张,不按“潜规则”将钱退还。堪称“牛人”一个。  相似文献   

4.
李力 《法庭内外》2007,(12):31-33
上google网上一搜,会出现“约有4,600,000项符合潜规则的查询结果”,虽然最早这一名词出现在娱乐圈,但不久“潜规则”一词就替代了各行各业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易。除了娱乐圈。其他行业一提“潜规则”,大家心知肚明地都知道那大多特指金钱交易或权钱交易。  相似文献   

5.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09,(10):16-16
“贱女孩”案件开庭的消息再次在舆论界掀起对“潜规则”的讨论,这距离韩国女星张紫妍自杀不过月余,“潜规则”的旋风又从韩国刮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6.
前卫 《政府法制》2009,(15):33-33
如今,“潜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跑官要官、学校招生、公务员招录、年节送礼、各类排行……“潜规则”像癌细胞一样,逐渐向社会肌体的角角落落扩散和渗透,让许多人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对危害各行各业健康发展的隐蔽规则进行分析、批判时,便不难发现:盛行于各行各业的潜规则与官场的潜规则是紧密联系着的,或者说是直接相通的;不仅相通,而且是官场潜规则直接或间接地主导和影响着其他各行各业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8.
张震  刘喆 《天津检察》2008,(2):44-44,21
所谓“潜规则”,笔者认为是指在明文规定的各种正式制度之外,实际存在、隐藏于事物内部,获得人们广泛认同和遵循的潜在规律和规矩。“潜规则”是人治社会的产物,其根源是对制度、规则的蔑视和对权力的崇拜。  相似文献   

9.
罗雯瑶  黄冲 《政府法制》2009,(19):46-47
餐馆要收取餐具消毒费、开瓶费,酒店12点退房,买打折商品和特价商品不能质量三包……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明确提出“挑战消费潜规则”。据中消协不完全统计,已在各地征集到800余条消费潜规则。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新闻社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053人参加),仅0.6%的人表示“没遇到过”消费潜规则。  相似文献   

10.
武采办 《中国监察》2008,(10):34-35
近日,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访问等多种形式,对政府采购主要环节中存在的“潜规则”现象、成因和治理难点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潜规则”现象的思路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季承志  张倩 《江淮法治》2011,(22):16-17
聪明美丽的女主播曾经激情飞扬、踌躇满志,为何最终触犯法律坠入高墙,看似平静的职场生涯涌动着多少暗流。外表光鲜的媒体行业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2.
最近沧县检察院牵头召开支农惠农资金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座谈会上,令很多涉农部门感到头痛的是“潜规则操作”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感情投资”该不该人罪问题。作为基层官员,要有所为,就要“跑部进钱”,通过“潜规则操作”“感情投资”打通“人际关系”.努力吃到偏饭,争取项目,地方得到优惠,称之为“有作为”为老百姓办了实事。  相似文献   

13.
马涤明 《检察风云》2011,(19):61-61
不管拼什么,最终都是“拼爹”:没有好务找不到关系,有钱也没有用;可是爹要是没能耐,上哪弄那么多的钱?其实,很多领域、很多事情,现在已经无所谓“潜规则”了——人人都晓得,大家都在“自觉”遵守,且唯恐不能“被潜规则”——“没有关系铺垫,  相似文献   

14.
日前,刘云山同志在河南调研时期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严管理干部、管好干部,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显规则”不落实,“潜规则”就有市场。刘云山同志的这番话,既体现了中央的一惯要求,也击中了当前选人用人工作中的时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时下,一些地方干部选拔工作中的“潜规则”很有市场。一些干部的任用形式上走“程序”,实际上是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有的表面上走的是正常程序,实际上搞的是“暗箱操作”。初始提名“个人授意”、民主推荐走走形式、考察考核“自我论证”、个别酝酿“统一思想”等“潜规则”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5.
陈东升  李中 《政府法制》2009,(12):11-12
浙江省工商部门近日连续查获几起酒水商业贿赂案。据悉,这仅仅是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着由来已久的行业潜规则:厂家和供应商为开拓市场,支付“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展示费”等给零售商,严重妨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最终的冤大头无疑是消费者——因为所有的经营成本全部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相似文献   

16.
祥子 《法制与社会》2011,(17):29-31
高调反腐,低调捞钱;一边以清正廉洁的形象示人,一边又千方百计地满足着自己的无边贪欲:在台上大讲廉政,在台下却大搞腐败;在桌面上高呼着加强监督、反腐倡廉的口号,在背地里却堂而皇之地走着“潜规则”路线,并借此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作为近年落马的众多贪官的代表人物之一,湖南湘潭贪官朱少中的“双面人生”可以说就是一出处处透着“精彩”的非常表演——深谙官场运行机制的朱少中们,  相似文献   

17.
厂家仅凭自己印的一张纸——月饼券,经过层层流通转回自己手中,就可以赚取相当于券面面值20%的真金白银。一张小小的月饼券背后究竟隐含着多少潜规则?“月饼经济”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8.
许经纬 《江淮法治》2009,(12):54-54
就像当年李宗吾先生从三国历史中看出“厚黑规律”一样,吴思先生十年前从中国历史中发现了“潜规则规律”,并于2001年著《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如今,潜规则概念已被海内外广泛认同,吴思也由此被称为“潜规则概念之父”。2009年2月此书修订版问世,修订版中不仅主要通过生动描绘史书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陈可 《法人》2011,(3):13-13
每个行业都有既定的“潜规则”,有些尽管说起来骇人听闻,但在业内却早已司空见惯。房地产业也毫不例外,从铺天盖地、眼花缭乱的楼盘广告,到令人后怕的房屋质量隐忧;从地王高价拿地拖延入市,到开发商捂盘惜售;从银行贷款失约到购房者信息被贩卖……楼市“潜规则”伴随了购房者买房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13,(22):42-42
车主叶国雄的爱车保险就要到期,这几天他陆续接到多家保险公司电话推销保险,最高打9折,最低给出了7折,保费金额五花八门。实际上,叶国雄都不知道保费全额数字究竟是多少!不同折扣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