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炳辉 《江淮法治》2010,(13):31-32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是人生新的里程碑,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高考的意义非同寻常。但近年来,高考过后暴露出来的一些与高考有关的纠纷或问题,却影响了考生对自己人生和理想的规划,甚至给当事的考生造成了终生的遗憾。为此,高考过后应当心发生以下与高考有关的涉法纠纷。  相似文献   

2.
阿忆 《政府法制》2014,(6):31-31
数学考1分的马云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 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也算创造了一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相似文献   

3.
黄全锁 《政府法制》2013,(20):58-58
近年来,“新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农村有所抬头,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家庭面临无能为力的三大难题:一是高考的公平性有待提高,二是高昂的费用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三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无奈之下,一些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要么选择初中毕业即辍学,要么在高考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面对高额学费彷徨观望,不知出路在何方。这种现象严重威胁到我同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消除“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笔者认为应积极采取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分数揭晓,几家欢乐几家愁。高考所透出的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气氛,依然在招生过程中延续。各类招生骗子也开始“粉墨登场”,为了达到骗人钱财的目的,可谓极尽所能。这些骗子的目标只有一个:骗钱。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理想的学校,许多家长“病急乱投医”。  相似文献   

5.
老海  海亮 《法庭内外》2006,(2):22-24
2005年10月,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文打击“高考移民”之后,灭津市卞河县爆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因高考移民引发的离婚闹剧。闹剧中的两个主角一个天津乡下老农,另一个却是河北唐山一位年轻靓丽的女工程师。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3,(4):20-20
目前,全同已有29个省市按照教育部的时间表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一些地区的方案由于¨槛过高而遭受质疑。专家建议,对异地高考方案应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视角进行评价,解决教育公平不能全指望异地高考方案,还需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7.
话题背景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通过对全国246位校长进行调查发现,78.33%的校长认为目前推进素质教育最大的难题是高等教育。或者说就是高考。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高考已经成为实现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也是整个教育制度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大门。  相似文献   

8.
雨蕊 《政府法制》2008,(2):43-44
2007年夏天,砀山高考出现集体舞弊事件,602名考生被取消报名资格。随着调查的深入,涉及教育、公安、医院等多个部门的舞弊案逐渐浮出水面。去年,该县共有12445人参加高考,分布在7个考点,一共有395个考场,涉嫌舞弊的学生几乎遍布每一个考场。  相似文献   

9.
我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将对2014年高考模式进行改革。针对两类不同的人才,2014年高考模式将分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在3月22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了教育领域重点推进的2014年高考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0.
李小英 《法制与社会》2010,(16):237-238
随着2004年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多样化的教育评价理念,2007年高考作为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必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各省都在积极尝试高考改革,但是都处于实验论证时期,短期内高考的各种弊端仍将存在,改革的效果以及对中学生及高三教师产生的影响情况,都有待及时调查收集考试参与者的反馈信息,从而论证改革措施的成效,为今后的改革调整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日前,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高考学生杀人案作出了一审判决,这名刺死同班女友的高考生赵春龙被判处无期徒刑。令人扼腕的是,就在赵春龙刺死女友不久,两家先后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如今,这两份无法入学的通知书成为原本充满希望的两个家庭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12.
弃考之殇     
杨速炎 《政府法制》2009,(13):16-17
2009年4月初,重庆市招生办人士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单重庆一个地区竟然就有上万名考生放弃了高考的权利,那么放眼全国,又会有多少类似的弃考考生?在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令这些高中毕业生们在“鱼跃龙门”的最后一刻放弃了机会?  相似文献   

13.
陈英凤 《江淮法治》2011,(15):39-39
高考刚结束,不良商家就打起歪主意,在网上售卖高考考生个人信息。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这种大面积泄露、买卖高考学生名单信息的行为,已然构成了犯罪。《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介入查清,维护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法制与社会》2011,(14):36-36
6月7日,“专职”考生、“兼职”生意人,44岁的成都市民梁实又要上考场了,这是他第十五次参加高考。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现代范进”。  相似文献   

15.
《刑警与科技》2005,(7B):136-136
高考的公平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总结,“电子监考”被确认为是实现高考的公开、公正、公平的最有效手段。今年高考期间,广州市、沈阳市、重庆市、山东省、湖南省、山西省、福建省等几个省市率先火规模推行电子监考系统,让电子眼为高考保架护航。  相似文献   

16.
侯丽惠 《江淮法治》2009,(12):55-55
凡是经历过1977年那场高考的人,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停招了整整10年啊,有多少被耽误的人要挤上高考这辆客船。据资料统计,1977年全国共有57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1.5万人,后增加6.3万人,共录取27万人,录取率4.7%。而今年,从报纸上得知,安徽的高考录取率是55%。一旦金榜题名,命运又会有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幕从六岁起一直深藏在我的心单。  相似文献   

17.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09,(18):16-16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革高考录取办法,有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陈年积弊,我们呼吁了N年了,可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在今年的山东高考招生中,在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依据”试点,让人们看到了“人下来”。尽管,现在还只是小范围的试点,但却让我们看到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14,(27):96-96
高考改革正式启动了,不再分文理科,总成绩=语数外高考分+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分,3个科目可以从理化生史地政中任选。其中英语还可以考两次,哪次成绩好就算哪次! loak(博友):改了高考,推广全国卷那教材改不改?分数线全国统不统一?志愿填报各地政策一不一致?我高考时候政策和下一届不一样,下一届和下下一届又不一样,明年又更不一样……折腾了学生老师也没见更公平.  相似文献   

19.
家有考生     
刘菲菲 《江淮法治》2010,(14):56-56
如果说高考是龙门,中考则是孩子命运的分水岭。如果说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关卡.那么中考则是攻关的一次重要的预演。  相似文献   

20.
高考,自我国1977年恢复后,就变成华夏神州每年夏天永恒的主旋律。考生及其家长等待考分、等待录取分数线、等待录取通知书焦急、烦躁的心情。使得炎热的夏天更加暑气逼人。而在他们焦急的背影下。一些人已经暗暗铺设了陷阱。等待着落榜的考生和家长。掉入高考失利后的另一个深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