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静 《法庭内外》2012,(9):58-59
2012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县法院以立案诉讼服务改革为契机,着眼辖区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从多方面探索创新立案诉讼服务举措,打造集具"导诉服务功能、诉前调解功能、立案审查功能"三位一体的便民立案诉讼服务平台,提升立案诉讼服务工作水平,全面打造立案窗口服务品牌。守着这第一道窗口的法官们,本着一份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践行为民司法,为法院的诉讼服务工作赢得了口碑。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09,(9):55-56
一是构建立案便民网络。该法庭针对辖区农村群众立案不便等情况,积极构建“上门立案”、“电话预约立案”、“函件立案”、“流动立案”、“午间立案”、“假日立案”等多形式、多时段的立案服务体系;完善集立案、信访、咨询、查询诉讼流程、传递诉讼材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诉讼服务窗口,并加强诉讼风险告知、举证期限指导、财产保全提醒,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立案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山东省苍山法院用群众观点统领审判执行工作,坚持"审判理念为民,审判场所便民,审判方式利民,审判效果惠民"的工作思路,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创新司法服务的方式和载体,建立了"1+6"便民诉讼服务体系,在院机关和6处人民法庭设立便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09,(5):55-55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法院系统全面实施,作为首都的专门法院,铁中院立案庭立足自身特点,用实际行动展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法院工作主题,从细微之处彰显出司法人文关怀。第一,努力为立案人开启高效、便捷的服务之门。一是建立完善的诉讼指引体系,确保当事人从立案到结案每个环节都能得到细致周到的诉讼指引。即便是对法律程序一无所知的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电子触摸屏、诉讼须知展板、导诉折页轻而易举地了解到最新的法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09,(1):56-56
北京市怀柔区法院坚持把尊重农民、爱护农民、服务农民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按照司法公正,一心为民的要求,积极采取无障碍立案、全天候审判、零距离调解、心连心接访等措施,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突破口,畅通司法便民、服务农民的诉讼渠道。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07,(9):56-56
日前,北京市大兴区法院通过推行3项便民举措,深化立案窗口服务工作,为当事人提供全面、立体、规范、便利的诉讼服务。 第一,根据国务院法制办最近颁布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及派出法庭受案范围的调整情况,组织专人及时编写《诉讼指南洮《指南》涵括了民事起诉、申请再审、刑事自诉和申请执行等相关诉讼材料的格式和要求,并包括起诉书、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公示催告申请书、申请执行书和诉讼费用速算表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7.
时培新  刘伟 《江淮法治》2013,(20):34-34
7月17日下午.参加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的16个中级法院和6个基层法院有关领导.参观了泾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环境优美温馨、便民设施齐全、服务细致周到、办事快捷高效的诉讼服务中心让参观人员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法院结合"司法公信年"主题活动,把"民主、民生、民意"作为服务群众的平台,以"司法便民、减轻诉累"为工作目标,创新速裁调判和派出法庭审执一体化机制,在辖区开展巡回审判试点工作。通过速裁调判和审执一体化机制简化立案手续,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质效,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为当事人提供良好的诉讼环境,受到了...  相似文献   

9.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09,(4):56-57
02.19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共16条。《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应当根据需要建立非工作日立案和信访接待制度。人民法庭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直接受理案件。应当做好诉讼风险提示工作,帮助当事人了解诉讼风险、诉讼权利和义务。《意见》要求,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健全案件繁简分流和速裁工作机制,着重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在认真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中,做好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该院大力推行案件繁简分流,全院有90%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同时,该院积极开展预约立案、诉讼指引、巡回开庭、司法救助、诉讼风险告知和先执行后收费等措施,注重在各个环节上减轻当事人诉累。为应对金融危机、完善司法保障机制,宜兴法院及时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出台了依法服务全市发展稳定大局的10条意见。  相似文献   

11.
《法庭内外》2008,(1):55-56
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开通农民工立案绿色通道;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调研认为五大因素导致诉讼周期拖延;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采取措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北京市通州区法院推行便民举措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多措并举满足农村社会对审判工作的实际需求;北京铁路丽级法院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和谐京铁建设.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09,(9):56-56
一是在立案大厅分别设立立案、申诉、咨询、诉讼材料接收等不同功能的工作窗口,构建立案"一站式"工作机制,实行分工负责、流程管理,方便人民群众对口申请办理,并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切实做到立案程序、所需材料、手续一次性告知,接收材料、立案审查、交纳诉费、办理缓减免手续、受理查询等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08,(7):56-56
今年以来,北京铁路运输法院积极完善立案和信访服务工作中的便民、利民措施,提升立案和信访接待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在立案和信访工作中充分体现司法人文关怀,精心打造人性化的立案和信访服务窗口。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正>本刊讯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民法院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建立了第一个便民诉讼服务站。该便民服务站以社区为中心,以街道办事处为半径,集中受理该范围内的诉讼,确保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诉讼服务站推行"一站式"诉讼,实行"立、审、执"紧凑有序的工作机制。便民诉讼服务站的建立,是紧密联系群众的窗口,它将  相似文献   

15.
自2020年2月1日起,上海市三级法院暂停现场立案、诉讼服务和信访接待工作,真正考验网上诉讼服务工作的时刻就此到来。战“疫”期间,上海市三级法院不断推出新的工作举措,及时开发新功能,通过倍息化手段升级服务。笔者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连日来,网上诉讼服务热度不减反增,网上立案、12368诉讼服务平台、网上交费及网上信访功能尤其受到当事人欢迎,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相似文献   

16.
正开通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提供诉讼服务,公开裁判文书接受监督,上线官方微博与网友互动交流。年终岁末,北京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全面提速,努力打造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平台,实现"阳光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2013年12月31日,北京市高级法院院长慕平按下启动按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正式上线。自2014年1月1日起,北京市三级法院将统一上网公开裁判文书,并通过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实现部分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公开,同时试运行网上立案、电子送达服务。诉讼群众可通过登录网址www.bjcourt.gov.cn进行查询操作。据介绍,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实现了法院要闻、法院公告、裁判文书、审判流程、执行信息、法官信息、参阅案例、开庭信息等八项公开和案件查询、诉讼指南、法院指引、网上立案、法规查询、文书样式、指导文件、诉讼工具、数说审判、视说诉讼等十项服务。北京法院还同步开通手机等移动终端诉讼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可在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上通过扫描北京法院诉讼信息服务APP二维码实现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立案,是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第一个环节.目前,我国超过95%的法院设立立案大厅,为当事人提供受理、审查、排期、收费、送达等“一站式”服务;不少法院还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上门立案、远程立案.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的起诉.但是,群众反映的“有案不立、有诉不理、拖延立案、增设门槛”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8月,作为北京市立案诉讼服务改革的试点法院之一的北京市房山区法院,为进一步完善改革机制,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保障群众合法的诉讼权益,实现"确保当事人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的工作目标,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推出并不断完善了立案诉讼服务机制的配套改革制度——值班法官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年初,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审判事务管理处在诉讼大厅张贴了北京市法院诉讼服务接待工作规范、案件查询须知、诉讼材料送达与收转须知和上诉须知告示牌,将司法为民宗旨体现为细节方面的便民、利民,这一措施获得了当事人的普遍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审判》2014,(8):36-36
山城重庆:3000万人口,2000万在农村;8万平方公里土地,多数是山区。针对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的现实,重庆法院近年来着力构建了以人民法庭为中心、便民诉讼站为主干、便民联系点为支点、便民联络员为纽带、覆盖全市乡镇的便民诉讼网络。目前,全市128个人民法庭共建成便民诉讼站272个、便民联系点1142个,聘请便民联络员6227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