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生活新知     
《创造》2015,(Z1):66-67
<正>饭后不宜马上喝普洱茶一些人吃完油腻的食物届,喜欢马上喝普洱茶,以解腻消食。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健康的,原因在于,普洱茶中含有单宁酸。饭后立即喝普洱茶,胃中没有消化的蛋白质会与单宁酸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继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普洱茶还会妨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导致人体对铁的吸收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不宜盲目食狗肉后喝茶狗肉不但肉嫩味香,营养丰富,而且热量大,增温御寒能力较强。因此,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是,决不能肓目食狗肉,以免食用了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少,因而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吃完狗肉后不宜立即喝茶。火锅三不宜吃涮羊肉,不宜单纯讲究肉“嫩”,以为七八分熟的羊肉片吃起来才有味,这样做容易感…  相似文献   

3.
<正>空腹饮茶:脾胃功能弱的人,饭前空腹饮茶,茶水会冲淡唾液和胃液,使人饮食无味、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过量饮茶:茶叶中含有一种微量元素氟。氟元素虽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生理需要量为每天1~1.5毫克。而茶叶含氟量比其他食品的含量高10倍,甚至数百倍。过量饮茶使摄氟量超过安全范围,会引起蓄积中毒。饭后饮茶:茶里所含鞣酸,可  相似文献   

4.
缺铁性贫血者茶中的姓酸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使贫血加重。神经安弱者茶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引起基础代谢增高,加重失明。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咖啡因刺激胃液分泌,加重病情,影响溃疡愈合。肝功能不良者咖啡因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肝功不良的人饮茶,将增加肝脏负担。便秘者探酸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管蠕动,加重便秘。泌尿系结石者茶中的草酸会导致给石增多。哺乳期妇女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肠痉挛、贫血,还会影响孩子的睡@R。心脏病者饮茶过多,会使心跳加快,有的还可出现心律不齐。孕妇饮茶过多,会使婴儿瘦…  相似文献   

5.
饮食过饱促人衰老饮食不可过量。饮食过量,超过胃肠的消化能力,食物便不能被消化吸收,久而久之,消化功能下降,胃肠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引起胃肠病。大量的食物残渣贮存在大肠中,被大肠中的细菌分解,其中蛋白质的分解物苯酚等,经肠壁进入血中,对人体有害,并使血管...  相似文献   

6.
夏季养生     
立夏之后,气候会陡然升高变得炎热起来,人体大量出汗,使得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变弱,食物的消化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成分的消化能力降低,致使人们只愿意吃清淡、凉爽的食物,而不愿意吃含高热量和肥腻的食物。可是人体大量出汗,代谢旺盛,如不及时补充营养,就会出现体液失调、代谢紊乱、精神倦怠、四肢无力等营养不良的症状,使体能迅速下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下面就告诉你几招养生方略。  相似文献   

7.
胖人吃什么菜好缘豆芽含水较多,被身体吸收后产生热量较少,更不易形成脂肪堆积在皮下。韭莱含纤维素很多,有通便的作用,能排出肠道中过多的营养。黄瓜含有醇二酸,能抑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成脂肪。萝卜含有芥子油等物质,能促进脂肪类物质更好地进行新陈代...  相似文献   

8.
不宜立即喝茶。饭后立即喝茶,特别是浓茶使胃液稀释,影响消化。 不宜立即吃冷饮。肠胃对冷热变化十分敏感,饭后立即吃冷 饮极有可能引起胃肠痉挛,导致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9.
经海外大显研究表明,长期便秘困扰着不少中之于人,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会使人智力下降。8沉究,大肠中的细菌将肠道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分角为氨、硫化氢、组织胶和啤跌等有毒物质,长期便秘白)‘.上述有毒物质不能被及时排出体外,部分会被肠n还收进入人体,当其超过人体肝脏的解毒能力时,就5勇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使人记忆力下降,思维里吃,注意力不集中。因此,便秘不容忽视。不仅中老年J要注意防治,年轻人也应注意预防.因为大约有30-10%的老年性痴呆病人就是因青壮年时期患有习惯个更秘或体型肥胖而致病的。长期便…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协公报》2012,(8):34-34
<正>1、痛风患者: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2、胆囊切除者: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相似文献   

11.
养生     
, 《创造》2012,(10):67-67
经常锻炼可增加饱腹感巴西科学家发现,锻炼不仅可以使身体消耗更多热量,而且可以增加饱腹感、控制食欲。研究人员发现,跑步等锻炼可以使大脑"饱感细胞"活力更强,这些细抱负责处理有关食物味道、进食时间长短以及食物如何消化等信息,然后综合得出"何时该停止进食"的结论。因此,经常坚  相似文献   

12.
文玉 《中国减灾》2009,(12):25-25
冬季天气干燥,忽冷忽热,人们很容易受到感冒的侵袭。感冒时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平衡,同时还要容易消化。蛋白质类食物如肉、蛋类不宜过多;油腻食物,如煎、炸类的更要少食,而应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为主,可喝些粥类,也需多进食些蔬菜和水果,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安》2012,(14):42-42
夏季炎热.很多人喜欢饮茶消暑。但是,饮茶必须要讲究科学.注意泡服的方法及饮用量,夏季喝茶有好处也有禁忌.只有采取正确的饮茶方法才能有益健康:饮茶要适量,忌过度饮茶。因为茶叶里含有咖啡因.过度饮茶会引起焦虑、烦躁、失眠、心悸等症,从而导致睡眠不好,还会抑制胃肠蠕动,妨碍消化,降低食欲。  相似文献   

14.
本刊综述 《创造》2014,(11):102-102
正秋冬之交,饮食上应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秋冬之交,饮食的原则是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蔬菜如豆芽菜、胡萝卜、菜花、芹菜等,其吃法也要求多种多样。第一,豆芽菜。黄豆、绿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钠、铁、磷、钙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豆生芽后,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质,而且增加了维生素的含量,有利于消除疲劳。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治直肠癌。第二,胡萝卜。中医认为,胡萝卜味甘平,食之补脾健胃。秋末胡萝  相似文献   

15.
唐人饮茶习俗的兴盛与唐代上层消费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辉 《求索》2007,(2):209-212
饮茶习俗已成为唐代上层社会社交活动的重要仪式,它不仅反映了茶叶已由纯粹物质饮品上升为包含特定文化涵义的特殊商品,而且凸显了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浓郁的文化气息。饮茶习俗的这种变化出现在唐代,并对后世茶习俗的发展及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唐代饮茶习俗的兴盛和上层消费群体饮茶习俗的整体研究,揭示出唐代上层消费群体对饮茶习俗文化意义的深化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唐代茶文化兴盛的原因,展现出唐代茶文化兴盛的风貌。  相似文献   

16.
食醋减肥法     
食醋中含有挥发性物质、氨基酸及有机酸等物质。由于氨基酸可以促使体内过多的脂肪消耗变为体能,还可以使摄入的糖与蛋白质等新陈代谢顺利进行,因而具有良好的减肥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兴起食醋热,如美国一些肥胖者纷纷喝醋减肥。日本也制造一种“糙米醋精”。上海生产一种保健醋,市场畅销。据研究,吃醋对中老年人有以下好处:1、吃醋对消化不良和缺乏胃酸的老年人一经开胃,加强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颐养堂     
茶水是普通的日常饮料,如能巧妙地应用,可解除或防治许多常见疾病。——防治儿童龋齿:茶水中的氟可阻止牙齿在口腔酸性环境中脱磷、脱钙,故常用茶水漱口可防龋齿。——口臭或吸烟过度引起心慌、恶心,可用茶水漱口并饮用适量浓茶来解除。——刷牙时牙龈易出血者:可经常饮茶,因茶中富含维生素C、铁质及止血成分,可使牙龈坚韧,毛细血管弹性增加,防止出血。——晕车晕船:事先用一小杯温茶水,加2—3毫升酱油饮下。——腹泻:茶中的鞣酸有收敛止泻作用,喝浓绿茶,可止腹泻。——婴幼儿皮肤皱褶处发炎红肿时:可用茶叶熬水,放至适宜温度后给婴幼儿外…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大》2013,(5):48-48
生理期:女性在生理期期间,会消耗掉体内大量的铁,而茶叶中含有高达50%的鞣酸,它会妨碍人的肠黏膜对铁的吸收,降低人体对铁质的吸收程度。  相似文献   

19.
1、最佳调味品—食醋乏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2、最佳蔬菜—苦味菜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政协公报》2012,(8):11-11
<正>当"快餐"与"垃圾食品"越来越威胁人类健康时,慢餐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饮食文化",成为人们长寿的关键。慢慢吃饭能长寿"想长寿吗?那就吃慢点吧。"在以长寿著称的地中海地区,人们一顿晚餐可以吃三四个小时。这也被认为是当地人的长寿秘诀之一。有研究证实,唾液腺在分泌唾液的同时,还会分泌一种腮腺激素。它可以被机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具有抵抗机体组织老化的作用。慢餐的几大健康理由:1.有助消化。充分咀嚼能促进胃液分泌,同时将食物磨得极细,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并直接减轻胃肠负担。2.慢餐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唾液入胃后形成保护胃部的蛋白膜,预防胃溃疡。3.多花些时间咀嚼食物,食欲中枢才能发出正确指令,使人产生饱腹感,避免发胖。4.细嚼慢咽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坚持慢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