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作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女作家,玛丽.雪莱在创作《弗兰肯斯坦》时,表面上看来,在叙事策略的选择上不得不顺从于男性的叙述传统,但是在小说的叙事中,女性作者深层构造了不可靠的男性叙述,将男性叙述者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塑造成不可靠的叙述者,在事实和意识形态上颠覆了小说中的男性叙述,瓦解了男性叙述的权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方叙事学为理论依据,从叙述者、叙述聚焦、叙述时间等方面,对现代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艾米·福斯特》进行文本解读,认为康拉德在题材表现、叙述手法、人物刻画、道德指向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其创作推动了英国小说从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3.
《檀香刑》采用多层次多重叙述者来讲述故事,以"有声的女性""无声的女性"切入解读《檀香刑》的女性与叙述声音,探讨女性叙述者的声音在何种意义上被"规训",又在何种意义上溢出"规训",多重人物叙事之间呈现出怎样的裂缝,以及叙事情境中的声音转换及其效果等问题,这对理解女性在该文本中的位置和角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至少)就文学叙事而言,我建议用下述方式来理解“叙述者”:一个内在于文本的语言位置,正在进行的叙述话语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这个位置上,话语所涉及的存在物、行动和事件也在这个位置上被标记出来。通过转喻转移和人格化的双重过程,“叙述者”这个术语被用来指代在这个位置上的假定占据者、叙述话语的假定生产者。叙述者是一个通过语言标记的、文本投射的、读者辨别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占据者需主要从交际角色来看待,它不同于真实世界中有血有肉的(或计算机的)文本生产者。本文简要描述了八个不同的一般因素(语言学的,哲学的,方法论的和一般文学理论的),这些因素能够促使叙事学家判断叙述者在其文学叙事的一般模式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种类/实例,还只是一个可选元素。在文章结尾,本文论述了近期两个试图规避这个选择的理论行动:重新描绘叙事学家的研究对象范畴或重新界定叙述者概念自身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至少)就文学叙事而言,我建议用下述方式来理解“叙述者”:一个内在于文本的语言位置,正在进行的叙述话语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这个位置上,话语所涉及的存在物、行动和事件也在这个位置上被标记出来。通过转喻转移和人格化的双重过程,“叙述者”这个术语被用来指代在这个位置上的假定占据者、叙述话语的假定生产者。叙述者是一个通过语言标记的、文本投射的、读者辨别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占据者需主要从交际角色来看待,它不同于真实世界中有血有肉的(或计算机的)文本生产者。本文简要描述了八个不同的一般因素(语言学的、哲学的、方法论的和一般文学理论的),这些因素能够促使叙事学家判断叙述者在其文学叙事的一般模式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种类/实例,还只是一个可选元素。在文章结尾,本文论述了近期两个试图规避这个选择的理论行动:重新描绘叙事学家的研究对象范畴或重新界定叙述者概念自身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她世纪"是指女性消费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她世纪"女性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主要有追求时髦与美感、讲求实惠、注重情感等特点。另外,在"她世纪"不同类型的女性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企业营销应充分了解"她世纪"女性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创造性地制定切合实际的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7.
严歌苓是当代著名旅美作家,其作品关怀底层人物和边缘人物,对东西方文化有着独特的阐释,受到中西方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她刻画了许多边缘女性形象,有本土的边缘女性形象,也有移民的边缘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边缘化的创伤处境中依旧不忘初心,展现女性美和人性美。而严歌苓对于作品中人物的书写,不仅仅是一种关怀,更是对于边缘处境下的移民女性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的小说叙事体现了复杂的叙述视角和声音: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我"由异故事叙事者男性绅士洛克乌德和女性佣人耐莉共同承担,这一叙述技巧突显了性别的意味,展现了女性声音隐匿性的存在;凯瑟琳是作家的女性代言人,小说叙事惯用的爱情结构模式突显了女性主体性的存在;同时耐莉叙事声音的安排又遮掩了复仇情节的非道德意味。  相似文献   

9.
王烈霞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2):134-134,143
在《在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通过塑造珍妮这一人物,探寻黑人女性在一个白人意识和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中寻找自我声音的艰辛历程。本文拟从珍妮的三次婚姻为线索,分析其从沉默的"客体"到拥有自己声音的"主体"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电视传播由于视觉艺术传播的直接性、受众面广泛、影响大等特点,使它逐渐成为话语行使效力的重要区域。电视传媒中女性气质的主体身份和地位是被电视文本构建的。电视传媒所展现的窈窕的女性身段、独立自主的母亲形象体现的是隐藏在背后的父权制和话语霸权;而女性则在具体的看肥皂剧的过程中建构了自己的性别主体。  相似文献   

11.
“谁是叙述者”这个问题,对叙述者概念是虚构叙事的区别性内在代理者,提出质疑。这个概念曾经误导性地包含了虚构性。本文探讨了热奈特对叙述者类型的划分。在比较故事外的同质叙述者与故事的叙述者之后,认为所有叙述者和人物都在叙事中得到同等程度的再现。文章接着考量了故事外异质叙述者的情况,不仅研究了全知叙述和外聚焦的含义,而且也反驳了如下观点,即在这类叙事中,需要区别性叙述者,以便展示虚构的信息是已知的而不是想象的。在讨论作者对虚构话语的责任时,文章参照了言语行为理论,表明传统的虚构作品“假装”模式并不完善,一个可接受言语行为阐释不会假定有一个叙述者的存在,因此叙述者要么以角色身份,要么以作者身份出现。文章还讨论了针对本论点几种可能的反对意见:不可靠性的含义,关于局部叙述者和隐性叙述者的观点,以及隐含作者问题等。最后,本文简要阐明了该观点之于从修辞性角度而非从再现性角度来理解虚构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70后"女性作家魏微是近年来中国文坛上一个独特的存在。魏微擅长叙述人们的日常化生活,喜欢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其中对记忆、爱情和现实的反抗是魏微小说的叙事主题。从日常生活入手,以其精微的语言,描写卑微的人物和人物细微的心情,从而向读者揭示她笔下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张洁在其小说文本中以其独特的意义书写出一系列“疯女人”形象。它既隐喻着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抑与戕害,又是女性创造力和颠覆性的曲折表现。文本中,作者以最大的现实可能性,给予女性主角一个个反叛和自由的机会与结局,从而阐释出女性作家在既有的社会传统下书写具有“疯癫”意蕴的女性文本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山西有一个巨大的底层社会和底层民众的存在,生活在这里的作家们也常用作品来表述自己对底层民众的关注。段崇轩也曾论述说"山西新锐作家在底层文学创作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其具有代表性的是当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三部中篇小说:蒋韵的《心爱的树》、葛水平的《喊山》和李骏虎的《前面就是麦季》。这三篇小说在叙述中也注意一些叙述技巧的把握,对当前的底层叙述技巧有了一个大胆的突破。分析开来,主要有第三人称限制性叙述视角的运用和对于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当代美国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西斯内罗斯深切关注奇卡纳人民在后殖民语境中遭遇的文化,身份,性别,阶级问题,创作了一部自传体女性成长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小主人公埃斯佩兰萨最终摆脱灰姑娘的命运,去找寻自己的房子揭示出奇卡纳女性的未来生存之道,即不依付任何外界势力而求得女性身份认同和女性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北美“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严歌苓在其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对于作家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意识。多年的国外生活、异质文化的冲击、中西文化的冲突等人生体验使严歌苓在文学创作中一度表现出了诸多华裔作家共有的创作焦虑感和自我怀疑意识。从严歌苓的人生经历和小说作品出发,分析她表现在文学创作中的焦虑感;通过对严歌苓小说中“我”的流失与重拾的分析,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谈其创作中的作家主体意识。最终,从严歌苓对于本土文化、本土题材的回归来看严歌苓是如何摆脱身份焦虑、完成对自我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女性作者叙事文本往往具有矛盾的双重属性.就中国现代女性作家而言,其身处时代急剧变迁的进程中,既被时代挟裹着前进,又在被挟裹中有了自我的觉醒,这是中国女性作家小说叙事双重性的重要体现.作为较早建立女性文学自主意识的作家萧红,其作品《生死场》的叙事双重性特征尤为突出.在《生死场》中,表面牵强的革命叙述背后,着力凸显的是女性生命的苦难.《生死场》呈现了女性与乡土的象征性和女性与动物之间的同构性.萧红一方面归附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谋求话语权威;另一方面,她又超越了这一话语,揭示了这一话语对女性命运的虚妄性.  相似文献   

18.
女性写作往往以书写家长里短、婚恋纠葛的"小叙事"居多,但其优秀之作却往往在其中传递着十分复杂、深广、尖锐的社会命题,魏微的小说《化妆》突破了类型化言情小说及模式化底层叙述的痕迹,最大限度地彰显了物质、经济、利益因素在两性关系中的长驱直入,将一个普通的婚外恋故事演绎成了一份阶层叙述与身份言说的社会档案。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她一生致力于小说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女性的她,由于从小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歧视,早就产生了女性主义思想。她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行列里享有引人注目的地位在她的主要作品中,都体现了她向往平静、安宁、和谐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被称为"国之瑰宝"、"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宋庆龄与我们党统战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她既是我们党统战工作最重要的对象,同时她自己又是一位统一战线工作的探索者和实践家。尤其是她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