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不知一国史则不配一国之国民"。浙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经典浩繁,文化名人辈出,文化风情雅致。作为浙江人,我为这片神奇的文化沃土而骄傲,但又感到困惑,常常觉得对如何全面系统地了解浙江文化无从下手。如何编织一条文化长线,帮读者将悠久的历史、荟萃的人文穿珠成链、一览无余?由浙江省社科院组织编写的"浙江历史人文读本"丛书,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精彩纷呈的立体画卷。丛书分8个分册,对浙江历史上有鲜明特色、重大意义、突出影响的自然山水、民俗风情、名臣良  相似文献   

2.
张玉华 《传承》2009,(14):162-163
广西特色文化是在广西境域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因自然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积淀、民族文化基因、生成机理运转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整体赋存,呈现出民族性与多元性、原生性与独特性、融合性与变异性、边缘性与开放性的特征。从建构维度和表现形态上来看,广西特色文化可以分为山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海洋文化和边境文化等五种结构类型和文化系列。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的生成可从历史沉淀、理论依据、现实场域、文化基因和意识形态五个维度进行考察。"中国梦"的生成深受历史的纠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贯穿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具体表达,"中国梦"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是对人及其生活实践的重视;"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概括和凝炼,回应了中国现实问题;"中国梦"是"梦"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能更大程度地达到"形而下"的物质期盼和"形而上"的理想追求的结合;"中国梦"话语体系的背后,折射着执政态度与执政理念,以期在国际上搭设合作对话的平台,在国内凝聚话语共识。  相似文献   

4.
广西特色文化是在广西境域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因自然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积淀、民族文化基因、生成机理运转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整体赋存,呈现出民族性与多元性、原生性与独特性、融合性与变异性、边缘性与开放性的特征.从建构维度和表现形态上来看,广西特色文化可以分为山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海洋文化和边境文化等五种结构类型和文化系列.  相似文献   

5.
杨万智 《创造》2002,(6):4-6
在近现代的一段时期内,红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几乎代表了云南的发展状况。红河的区域文化丰姿多彩且特色突兀。站在任何一个选择点上,都可以挑出人、事、物、景为云南地方民族文化增添色泽。许多历史悠久特色浓郁的区域性文化事象,不仅在云南,在国内外都具有广泛影响,例如个旧冶锡技术、蒙自过桥米线、建水孔庙、元阳哈尼梯田、河口滇越铁路、石屏烟盒舞。其它众多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名人轶事更是数不胜数。从一定程度上说,观察红河的文  相似文献   

6.
世博会的历史是一段从对工业革命的激赏、对新产品的推介而发展为对人类共同问题的思考、对未来命运追问的历史.适应世界潮流,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需要解决四大文化观念问题:在"世界"、"东方"与"中国"之间找好平衡点;在"历史"、"当下"与"未来"之间找好侧重点;在"科学"、"技术"与"人文"之间找到结合点;在"国家"、"地方"与"个人"之间找好责任点.  相似文献   

7.
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红色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求索》2011,(3):104-106
"红色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特定的文化概念。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具备了遗传变异性、动态平衡性、整体开放性的生态意蕴。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优势种"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和谐,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遗传性和稳定性具有深远意义。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文化力作用,满足社会环境的种种需求,必须加强红色文化的生态建设,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理想、文化批判、文化创造与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人相伴而生、相和而成、相随而行,是人特有的一种生存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自觉就是人本身的自觉,亦即人对人的本质力量和实践活动的"自知之明".文化自觉既是一种现实情态,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生成和存在于文化创造之中并通过文化理想和文化批判表现出来.马克思对私有制和异化劳动进行了历史考察与批判,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图景,开启了20世纪文化批判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邬署长您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了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充分体现了我党在文化发展问题上具有高度自觉和远见卓识。而从世界范围看,自上世纪末,文化发展问题就深受世界各国关注,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精神与时俱进的历史谱系,深刻地反映了浙江现象生成、演进的内在机理,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力量对于社会革命进程巨大的牵引作用。浙江历史上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在改革开放中孕育和造就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推动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构成了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世纪之初,长期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浙江遭遇了一系列"成长中的烦恼",粗放型增长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迫切要求浙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浙江模式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也迫切要求浙江精神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作为浙江人民精神世界变革的新坐标,着眼于激励浙江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将弘扬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涌现出来的创业创新精神与推进浙江精神与时俱有机地统一起来,将红船昭示的革命精神与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创业精神有机地融合起来,推动了浙江精神的历史性升华。特别是"八八战略"实施15年来,浙江人民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不仅传承和光大了区域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酣畅淋漓地展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从人类考古发现、重要古代发明创造、龙文化的起源、"汉"字的产生、神话传说等方面,结合十堰地区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汉水文化的有关内涵、特点及其多元生成性,阐释了中华文化起源的多元性,汉水文化是中华文化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2,(17):10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遗存,构成了浙江灿烂的昨天。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浙江人正以空前的热情,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文化遗产中吸取根的力量,从文化自觉中获取文化自信,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文章是从苗族服饰中的日月星辰纹样入手研究,调查了其服饰中图案来源、图案造型、文化内涵和文化变迁的过程.引入雷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理论,分析了太阳纹、月亮纹、"卍字纹"等图案从精英阶层流向平民阶层的历史过程,同时,通过访谈也发现了服饰图案存在小传统逐步发展演化为大传统的现象.由此得出,苗族服饰图案表现下大传统向小传统或小传统向大传统转化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表明了苗族服饰图案与当地人的宇宙生成观、苗族历史记忆和文化生成的联系,解读服饰图案的文化生成系统也有助于解读中华文明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基于此,对服饰图案的解读,也有助于探索苗族服饰的发展规律并对其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民族自立、国家自强的历史呼唤。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们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源泉,是抵御文化侵略和"西化"、"分化"的文化堡垒,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条件。要热爱和学习民族文化,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继承与创新、批判与吸收的关系,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吕青  ;宋亚萍 《求索》2014,(11):175-179
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认知方式、行为模式以及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在文化中的集中表现,其生成发展过程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民族文化传统与习俗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是当代人弘扬、传承文化传统的优良资源。基于文化生态的研究视角来探析陕北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陕北说书的文化特色与价值,可以揭示其文化上的"习俗意义"和"内在价值",明晰其当代生存价值,有效促进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灿 《理论月刊》2012,(10):57-62
《尚书》是华夏文化最早、最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反映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历史,是先秦时期华夏文化的第一次凝聚成书。探讨《尚书》历史思想与先秦历史思想潮流及整个先秦历史文化的关系,非常必要。《尚书》历史思想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和先秦文化印记:它是中国原生本土文化中"王道"文化的最早体现,是史官文化的孑遗;受到周人文化的改造;带有明显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法色彩和实用理性精神。这一切,与西方史学的类似思想范畴相比,有相当大的差异。《尚书》历史思想在中国历史思想史上具有肇始之功,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蒋中崎 《今日浙江》2002,(17):37-41
源远流长的浙江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浙江还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为浙江建设文化大省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从新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萧山“跨湖桥遗址”所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课题组也适时地完成了由历史学所所长陈野牵头的"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系列研究课题。值此全省上下深入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时,本刊特刊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意见书》系列稿件,对浙江省如何整合文化资源、彰显特色优势给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9.
陈智勇 《新东方》2009,(5):28-31
海南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和海南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南海洋而生成的区域性文化,是别于其他区域性海洋文化的具有热带海洋与热带海岛性的特色文化形态。它是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南海洋,在历史与现实的开发利用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涉海型物质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千百年来,海南区域孕育产生了丰富的海南海洋文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潘晶芳 《前沿》2005,2(11):6-9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分析这一思想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其先进性所在,以期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长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