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廉政古事     
<正>母劝子廉东晋西征大将军陶侃做浔阳县吏时,曾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锅鱼制品给母亲谌氏。谌氏原封未动让人退回,并附信一封:"你做县吏,送给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还会增加我对你的担忧。"她规劝儿子要公私分明,为政清廉。在母亲的教导下,陶侃反思自己,改过自新,后来以政绩显著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2.
家风与党风     
古往今来,良好的家风一直是许多为官者修身齐家治国所推崇的道德风尚。相传,东晋西征大将军陶侃任浔阳县吏时,曾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锅鱼制品给母亲谌氏。谌氏原封不动让人退回,并复信一封:"你做县吏,送给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还会增加我对你的担忧。"她劝儿子要公私分明,为政清廉。在母亲的教导下,陶侃反思自己,万分惭愧,及时修正了自己的行为,终以清正廉  相似文献   

3.
东晋的陶侃,为人正直,清白为官。一次,孝顺的陶侃念及慈母,趁下属出差顺路之便,带了一坛腌鱼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腌鱼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  相似文献   

4.
晋朝名将陶侃,在做绚阳县吏时,一次利用职务之便,弄了一坛官家的咸鱼托人送给母亲。陶母不但没有收下,反而写信责备他说:“你做了官,用公物赠送我,这不但使我得不到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陶侃听了母亲教训,从此经常检查自己的为人,克勤克俭,  相似文献   

5.
晋朝名将陶侃,在做绚阳县吏时,一次利用职务之便,弄了一坛官家的成鱼托人送给母亲。陶母不但没有收下,反而写信责备他说:“你做了官,用公物赠送我,这不但使我得不到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陶侃听母  相似文献   

6.
“陶母退鱼”的启示季明志,侯宣晋朝名将陶侃,在做县吏时,利用职务之便,弄了一坛官家的成鱼托人送给母亲。陶母不但没有收下,反而写信责备说:"你做了官,用公物赠送我,这不但使我得不到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陶侃听母亲教训,从此经常检查自己的为人,克勤...  相似文献   

7.
晋朝名将陶侃,在做绚阳县吏时,一次利用职务之便,弄了一坛官家的咸鱼托人送给母亲。陶母不但没有收下,反而写信责备他说:“你做了官,用公物赠送我,这不但使我得不到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陶侃听母亲教训,从此经常检查自己,克勤克俭,热心为民,成了一位道德高尚、受黎民百姓爱戴的好官。陶母退鱼传为千古佳话。我想,假如古代评选好官吏,陶侃固然当之无愧,但我们也实在不能忘记陶母的作用。倘若那时评选“贤母”之类,投陶母一票,大家肯定会举双手赞成的。试问,倘若陶母当初收下咸鱼,沉醉在“儿子当官,全家得福”的欢…  相似文献   

8.
田母拒金战国时期,田稷子任齐国宰相,三年任满从相位上退下来时,他的属吏送给他百两黄金。田稷子收下后,将它拿回去原封不动地献给了母亲。田母问明原因后,十分严肃地说:“为官应该做到廉洁自律,品行高洁,不取分外之财,否则就是不义;如果你要孝敬长辈,就应该尽心诚意地为国办事,否则就是不孝。不义之财,不是我应有的东西;不孝之子,也不是我的儿子。”田稷子受到母亲训斥后,先将那些金子退还给属吏,又立即到朝廷请罪。齐王很是钦佩田母的高尚情操,就从朝廷拿出100两黄金赏赐给田母,同时也不再追究田稷子收受百金之事。陶母封鱼晋朝人陶侃小时…  相似文献   

9.
唐剑锋 《实践》2007,(10):48-48
封坛洞藏年份酒泸州老窖华夏香"这酒好香啊!"随着泸州老窖封坛洞藏年份酒的开启,使得现场酒香四溢、醉人心脾。"玉液飞觞满座香"拉开了封坛年份酒鉴评的序曲,亦叩开了泸州老窖433年厚重的历史。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室,鉴评会高朋满座,白酒界群英云集。国家酒类加工食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李亚男会同四川省、泸州市等各有  相似文献   

10.
卓伊 《先锋队》2012,(9):52
陶母责子东晋陶侃年轻时当过浔阳县的小史,专门监管鱼坝。一次,他派人将一罐干鱼送给母亲品尝,没料到陶母不但令差役将干鱼送回,而且写信责备他:你做官,拿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不能给我带来好处,却反给我增添了忧虑。陶侃读毕母亲来信,愧悔交加,无地自容。自此,他将严母训导铭刻在心。其后为官40年,勤慎廉洁,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1.
陶母退鱼教子○李云亭偶翻史籍,“陶母退鱼”的故事使我深受教育。故事说的是晋朝名将陶侃,在做绚阳县吏时,有一次利用职务之便,弄了一坛官家的咸鱼捎给老母。不料,陶母不但拒收,还写信指责儿子:“你做了官,用公物赠送我,这不但使我得不到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  相似文献   

12.
正据《世说新语》记载:"陶侃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鲜及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维不能益我,乃益增吾忧也。’"陶母把原罐封好,交给送来的人退还,同时附了一封信责备陶侃:你拿公家的东西给我,不但对我毫无好处,反倒更令我担忧。陶母的担忧不无道理。深明大义的母亲,苛责中寄寓着真爱、大爱、厚爱;退给儿子的是腌鱼,立起的是公私分明、不贪不占的规矩。  相似文献   

13.
李森 《党史文汇》2007,(1):42-45
我不经意中发现母亲书房桌上放着一封她写给父亲的信,这是一封无法寄递的信,这是母亲用心、用情、用爱在和已故父亲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个崇尚清官的国家,自古就有“妻贤夫祸少”之说。其贤,除指贤淑之外,便指的是廉洁。从古到今,流传下来不少母教子廉、妻阻夫贪的佳话。陶母责子东晋陶侃年轻时当过浔阳县的小吏,专门监管鱼坝。一次,他派人将一罐干鱼送给母亲品尝,没料到陶母不但令差役将干鱼送回,而且写信责备他:你做官,拿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不能给我带来好处,却反给我增添了忧虑。陶侃读毕母亲来信,愧悔交加,无地自容。自此以后,严母训导铭刻在心。其后为官40年,勤慎吏职,始终如一。李母量廪教子唐代监察御史李畲之母为人清白廉洁。一次,李畲…  相似文献   

15.
正五月大地花娇艳,塞上江南好风景;和谐盛世话感恩,母亲河畔迎嘉宾。2012年5月13日上午,"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暨第二届感恩母亲河活动"在黄河之滨的青铜峡市金沙湾中华黄河坛隆重召开。活动由文化部、国家民  相似文献   

16.
正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一代名将。在荆州刺史任上,他督造战船,令工匠将废弃的竹头和木屑分类收集储藏。到了来年积雪融化时,陶侃叫人把收藏的木屑拿出来铺在路面上,以防行人滑跌。后来,桓温接任荆州刺史造船时,因缺少竹钉而被迫停工,人们把陶侃储藏的竹头拿出来做成钉子,解了燃眉之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革中,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垃圾的处理与利用。古人在垃圾清理、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等方面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世上,在所有资源中,时间是最宝贵的,在所有浪费中,时间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古今中外,有很多格言、警句是劝导人们珍惜时间的。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陶侃)“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汉乐府诗》) 珍惜,或浪费时间,是对人生态度严  相似文献   

18.
作家金振林在他撰写的《毛岸英》一书中披露,杨开慧临刑前曾给堂弟杨开明写了一封托孤的信。信中写道: “我好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的面孔!说到死,本来而(于)我并不惧怕,且可以说是我喜欢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我有点可怜他们!而且这个情绪缠绕得我非常厉害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100周年诞辰。1936年8月2日,年仅31岁的赵一曼被日寇杀害。牺牲前,她给唯一的儿子写下了一封充满感情与希望的遗言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没有人知道赵一曼的孩子究…  相似文献   

20.
宋庆龄给我母亲书信的发现 面 对着 写字 桌 上摆 满 的一 封 封信 纸 和 便条 ,这 些用 打 字 机打 印或 是 用手 写 的 ,有 些几 乎退 了 色而 且 大小 不 一的 纸 张 ,我 心潮 起伏 , 久 久不 能平 静 下来 。 这 些信 件全 都是 宋 庆龄 女 士给 我 母亲 的私 人信 件, 加起 来 一共 有 近 300封 。 随 着 阅 读 这 些 经 过 多 年 尘 封 的 信 件 ,像 影片 中的 慢 镜头 一 样, 思 路先 把 我 带到 了我 幼年 时 生活 过 的抗 战 时期 陪都 重庆 ,马 上又 定 格 在解 放前 的 旧上 海 滩 上, 接着 又是 北 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