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重点证明,集中体现在现行《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属于狭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它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运行及其增长中的诸多现实问题缺乏解释力,根源不在它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而在它本身内容的狭义性。确立和运用广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本身的真正任务。搞清楚价值源泉是确立广义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确认价值是不同社会财富的同一的社会计量尺度,是确定价值源泉的唯一历史依据。依据劳动结果的不同存在形式,社会财富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与此相对应,作为财富的社会计量尺度的价值也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价值三形态的不同特点及其内在的比例关系.对于确定货币供应量及其按比例的投放和流通,对于确定既定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程序及其比例关系,都有内在的制约作用.它们是广义的劳动价值规律支配国民经济运行及其增长的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2.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的一元论,承认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应该扩大生产劳动的范畴,认为凡是有益社会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各种非生产劳动要素虽不是创造价值的要素,但却是创造价值的前提,创造使用价值的要素,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按要素分配不存在剥削,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耿素德 《理论前沿》2002,(19):32-33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和江泽民同志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都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劳动贬值现象越来越严重,长期的劳动贬值会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劳动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它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基于中国现阶段的现实,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应当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回归劳动价值论有利于帮助大家树立劳动和劳动者光荣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更好地执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体现了公平正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5.
鲁从明 《理论前沿》2001,(21):12-14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的这一根本性的真理没有过时,必须坚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资本收入不能等同于剥削.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党的十六大提出生产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理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并按“贡献”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7.
尹汉宁 《理论前沿》2002,(11):21-22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笔者认为,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科学回答这个问题,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研究并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要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推进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产生的时空条件1.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对马克思作了这样的评价,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运用与发展,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进一步突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又一次生动体现。(一)社会财富的来源,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人类最早的经济学理论,就认为财富即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把获取有用物看作是经济…  相似文献   

9.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就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在这里,其它要素虽然参与了使用价值的创造,但劳动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是以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客观依据的,它不仅与按劳分配是统一的,而且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价值理论是一种与静态资源配置、产权关系、财富分配和经济发展等研究都有关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除了劳动价值理论以外,西方经济学界还存在四种其他价值理论,它们是货币价值论、使用价值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供求价值论。与其他四种价值理论相比,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但亦须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加以拓展,尤其是对广义商品价值的探讨,具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理论.伴随着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理论界对如何深化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基本问题上.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的基本原则是既要尊重马克思的原意,也要尊重实践,与实践逻辑保持一致是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经过 2 0年的改革开放 ,广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 ,面对新的世纪 ,机遇与挑战同在。广东能否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不负党中央的期望 ,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努力的  相似文献   

13.
论劳动的分离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形态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历史性分离。分离的结果,是劳动形态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劳动归源于人类的活劳动,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终极来源。这对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目前正面临着知识经济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依据江泽民总书记的"创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代表的理论,为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价值源泉究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问题 ,是当前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中所遇到的一个具有关键性和根本性的“难关”问题。要突破这一“难关”,就必须首先明晰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与其他领域和学科中的价值 ,生产要素中的物化劳动部分与活劳动部分 ,决定生产力的要素与决定价值的要素 ,马克思的财富观与价值观 ,以及商品的实物形式与活动形式等基本理论界限 ,从而在研究和探讨的基本理论前提上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就业再就业的严峻形势决定的。党中央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全面开展扩大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即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劳动就业体制。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misalignment between the realities of work in the new economy and the regulations is having negative health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at all levels of Canadian society. Remedying this requires drastic reshaping of policy approaches, but current laws and employment norms presume the labour market is a static entity. Policymaker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how labour market data is collected for producing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and on re‐evaluating neoclassical economic assumptions underpinning this outdated framework. We argue the expansion of precarious work is reshaping the Canadian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data,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to address this trend.  相似文献   

1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制度价值上值得推崇,诉讼经济、程序便捷、审判集中的优越性是独立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所难以比拟的,但现行立法规定过于简单笼统,造成司法实践中遭遇困惑,形成立法理念与执法现实之间的差距。通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对于该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进与完善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劳动权初探     
劳动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权,是劳动者得以生存的基本权利。工作既是每个人的根本需求,也是整个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加强对劳动权的研究,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促进人权保障。劳动权在我国理论界备受关注,同时又有众多分歧的话题,本文对此问题从劳动权的概念、内涵、历史发展以及其实现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主义及其产生方式,一种是资本主义自我异化,即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一种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变基础上,通过社会革命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而建立的社会主义。这使得它们之间的特征也完全不同。由于马克思没有完成他的研究计划,因此不仅使得他的经济理论,而且使得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一种没有完成从抽象到具体转换的阶段性成果,带有高度的假设性,所以还不是一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如果将被抽象的因素,如国家等纳入进来,这些结论必将被做重大修改。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为了完成这种抽象到现实的转换所做的探索.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