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福建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福建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状况”的调查活动。本文引用调查资料,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激励与约束问题浅谈己见。一、激励疲软,约束乏力,是当前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存在的两难问题此次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分为四类:A卷:国有企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B卷:国有企业正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C卷:国有企业正副董事长、正副厂长(经理)、监事会主席、三总师;D卷:国有企业的中层干部、职工群众。其中,A卷问道:“影响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心、责任感的…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评介孔明1994年8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国新等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以下简称《国史长编》)一书。这部书分为四卷:第一卷(1949-1956)约70余万字;第二卷(1957-1965)约90余万字;第三卷(...  相似文献   

3.
邢贲思从事社会科学工作近50年,是人们熟悉的哲学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近50年来,他听从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召唤,勤奋耕耘,活跃在思想战线上,写作发表了大量论著。前不久,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邢贲思文集》,洋洋160万言,是其成果的部分汇集。《邢贲思文集》按内容分为四卷,第一卷是关于人道主义两个专题的研究成果:《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第二卷是多篇哲学论文,以其为《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撰写的专文《哲学》打头,以《在反思、探索、开拓中前进卜文殿后;第三卷包括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论述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4.
《前线》2001,(6)
学习主题:纪念建党八十周年 学习目的: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通过学习和回顾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史,学习和掌握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增强理论素质,增强党性观念。 自学内容:1、 中国共产党章程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2、《共产党人》发刊词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3、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以稳定求发展,以秩序求前进。邓小平同志反复要求:“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6页)。他还说:“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4页)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就会一事无成。当前,在社会稳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从我们株洲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相互…  相似文献   

6.
当评者仔细地阅读了韩民青先生的大作《当代哲学人类学》后 ,不禁暗自庆幸 :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哲学人类学终于面世了 !首先 ,这部著作形成了自己独创的学说。该书第一卷探讨“人类究竟是什么”这个关于人类本质的问题 ;第二卷探讨人类内部关系即社会的组合及演变问题 ;第三卷探讨了人类的外部关系即人类与自然、文化的环境关系问题 ;第四卷探讨人类的最终归宿及其历史地位问题。该书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 ,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物质形态进化的总过程 ,坚持运用物质形态进化理论去观察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发展。其次 ,把人类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生动记录和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领导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第四卷围绕“三大时代课题”,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体现了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仰叶齐 《探索》2002,(4):24-26
衡量和考察农村基层干部是否实践了“三个代表”,主要是看其是否解决了四个问题:首先是愿当代表的问题,即是否与农民群众同心同德感情深厚;其次是能当代表的问题,即是否有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过硬本领;第三是会当代表的问题,即引导和教育群众是否有新的办法;第四……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凡是涉及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全局性、根本性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如那些关于提高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经济问题,他都要把它们上升到政治的、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和分析。正如他自己所强调指出的,他在经济问题上,“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7页,以下凡引自“邓选”均只注卷本与页码)“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第二卷第194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同上第163页)“政治工作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符合国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会强调,要着眼全局、科学谋划,切实把握五个重大问题,第一,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第二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第三,牢牢把握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两个关键;第四,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强大动力;第五,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正>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既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贯通起来,全面系统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又要重点关注第四卷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深刻体悟这一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  相似文献   

12.
<正>1951年10月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1952年、1953年、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相继出版,全国掀起了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热潮,而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热潮也推动了中共党史学习、研究的深入。学习、研究中共党史与学习、研究毛泽东著作的相互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毛泽东著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产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系列档案文件集俄文版②第五卷出版发行。这套五卷8册(第二至四卷每卷两册)的文件集是至今为止关于联共(布)、共产国际对中国政策独一无二的档案文件出版物。此套文件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历时13年(1994年至2007年),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政治历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的思考□邓于君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1页)。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坚实的经济基础,由此决定了上层建筑,决定了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15.
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感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许多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定;社会主义本质的界说;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的论断;以及关于国际、国内问题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此外,我在通读邓选第三卷的过程中,还感到邓小平同志从原则的立场出发,尊重国际国内的客观实际,主张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是又一个柔中离刚、举重若轻的指导思想,是对某些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1994,(6)
胡锦涛在第四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上指出:要在掌握理论体系和紧密联系实际上多下功夫第四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理论研讨班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胡锦涛强调,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了40年心血写成的科学巨著。第一卷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共有7篇,25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简单商品生产为对象,分析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形式;第二部分叙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部分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对象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其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共分3篇、21章。第一篇分析资本流通的形态及循环,第二篇分析资本周转,第三篇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三篇分别着重分析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分七篇。第一篇叙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如何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接着叙述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家共同分享剩余价值;第三篇揭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四篇叙述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如何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从而剩余价值在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五篇叙述利润又如何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从而剩余价值又在银行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六篇叙述超额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地租,从而导致土地所有者也来瓜分剩余价值;最后第七篇通过总结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构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问题关键是把共产党内部搞好,这是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思想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以下凡《邓选》3卷,只注页码)“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6页)“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第357页)如果离开共产党领导,搞“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第244页)…  相似文献   

19.
郭德宏送我他主编的<彭湃研究丛书>,6大本,分为4卷:第一卷彭湃年谱;第二卷彭湃研究;第三卷彭湃研究史料上、下;第四卷彭湃研究论集上、下,总计291.8万字.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就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马恩全集》第1卷第82页)。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 (《马恩选集)第2卷第52页)。列宁发展了马恩的思想,提出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