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是学医的,我退休后,他就动员我去农村生活,找个环境好的地方安享晚年。"来自广州的黄肖凤乐呵呵地说。为了给自己找个"安乐窝",儿子带她"考察"了不少地方,最终"相中"了巴马这块"风水宝地"。2009年,黄肖凤花7万多元在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买了一套小产权房,使用期20年。虽然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但出门就见青山绿水,爬山、做健身操、享受粗茶淡饭,她将"巴马生活"过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2.
王贺亭今年56岁,在保定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工会任副主席,老伴李秀花连续多年被评为保定市劳动模范,1984年被评为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她主动将自己超产奖金全部捐给厂幼儿园买了玩具,单位给她浮动一级工资,她坚决不要,把机会让给了困难职工。单位看他们家房子太挤,决定分一套房给他们,王贺亭想,厂里房子紧,就主动把房子让给了年轻职工。 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他们在单位都是工作上的佼佼者。女儿年年被评为先进,是全系统的“十佳业务能手”。儿子参军后,通过努力考入西安通信学院,毕业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  相似文献   

3.
一、“新闻分析”的两个课例  课例之一:初中二年级,2001年3月。教师结合初二教材第九课“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投影了一则本市新闻(摘自《青岛晚报》2001年2月3日):  “2月2日,我市某校初一女生李丽在人民路某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刚要出门,一名保安员和一名售货员拦住了她,说她偷了超市的面包。保安员先搜查了她的书包,又搜查了她的衣袋,结果除了购买的学习用品外什么也没有发现。李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当作小偷对待,感到十分委屈,一路哭着回了家。”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法律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  相似文献   

4.
孙宇 《两岸关系》2003,(8):58-59
正是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使台北的房地产广告异常火爆,消费者买了小得不能再小的房子,还庆幸自己是有购房能力的都市新类;买了远得不能再远的房子,还很高兴自己是郊区生活的新生贵族;买了吵得不能再吵的房子,还很兴奋自己是居住在市中心的都市名人;买了又远又高的房子,还骄傲自己是居住在新地标的摩登现代人……  相似文献   

5.
沉陷的村庄     
“我怕把房子震塌。”她指着不远的一处宅子轻声说。这个村子地下空了.房子随时可能倒塌。她觉得自己得处处小心。 “都是煤矿闹的。”老太太被夕阳拉长的影子在地面上缓缓移动。“自从煤矿来了,一切都变了。”  相似文献   

6.
小正  春鸣 《当代广西》2013,(2):60-60
温州市鹿城区一位姓季的妈妈发现两岁的儿子身上有淤青,怀疑儿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为了“搜集证据”,她买了一支录音笔,让儿子带着去幼儿因。有网友感慨:难道孩子家长和老师之间,也要上演“谍战剧”了吗?  相似文献   

7.
勤俭难忘     
去年,单位给我分了三间房子,房子虽然是旧的,但比起我以前住的单间要强得多。欣喜之余,我和妻子商量,如今房子宽敞了,该把母亲从农构接到城里来享享清福了。回到老家,我与母亲说了此事。母亲说,我在农村住惯了,在城里怕不习惯。但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她终于答应进城住几天。进城后第二天早上,母亲说她夜里没睡好,我和妻子忙问她怎么啦,母亲说:“这里的路灯怎么一整夜都亮著,谁掏电费呀?”我笑着说:“您老人家就别操那份心了,不让你掏钱就行了呗。”母亲却说:“这得浪费多少电呀,村里人浇地电都不够用呢,咋城里人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作为母亲,她遭受了最大的不幸:22岁的儿子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作为母亲.她毅然肩负起儿子的梦想,放弃在日本辛苦打拚出的事业,甚至卖掉在上海的房子.发起了“绿色生命”的公益性组织。  相似文献   

9.
糊涂的母爱     
母爱是无私的、圣洁的、伟大的。然而,在郑州市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得知自己的儿子吸毒上瘾后,她不是将儿子送往戒毒所,让司法机关帮助戒毒。而是大肆贪污公款供儿子吸毒,替儿子交罚款。再后来。她为了挽救吸毒成瘾的儿子,竟突发奇想。决定以身试“毒”给儿子作个戒毒的榜样,可没想到自己也踏上了吸毒这条不归路,到头来与儿子成了“毒友”。为吸毒。在短短的一年中,身为单位出纳的她竟大肆贪污公款达45.2万元。  相似文献   

10.
距离猴年春节还有两个星期,山东莱阳的一个小镇上,57岁的左家四婶已经开始准备过年了。前几天,她和邻居家的几个婆娘去赶集,买了两只鸡、一个猪头,还有五斤鲅鱼,鲅鱼是在北京的小儿子最爱吃的。傍晚,她又在院子里收拾秋天就挖回来的野荠菜,这也是给小儿子准备的。  相似文献   

11.
唐发余,一个寄托了父辈发财梦的名字。“看来要辜负他老人家了”,来北京打工10余年的唐发余也没攒到多少钱。“自己快45岁的人了,也很难再有什么作为,过些年攒点钱帮儿子买套房子,这辈子就算交代了,圆满了。”唐发余笑了笑说,“要是真的有钱了,肯定是先修路。”这位来自扬州市邗江区红桥镇的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拉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12.
幽默四则     
像北京人 阿三打拼了多年,终于在北京买了房子.把户口也迁到了北京,虽然他也是一口京片子了,但别人就是说他不像北京人。  相似文献   

13.
因为和儿子较劲,一位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母亲炒起了花生、瓜子。岁月流转,两个儿子相继大学毕业,她也把自己“炒”成了百万富婆。  相似文献   

14.
中午买了个冰冻鸡兴冲冲赶回家,想让妻子高兴一下。却见她还躺在被窝里,问她是否“欠安”,她冷冷地说病了,头又理到被窝里。无奈,只能自己下厨掌勺。杰作一小时后出来了,揭开锅盖,儿子却摇着鼻子嚷道:“怎么这只鸡支哄哄的。”他边说边到妻床边告状。妻子来到热气腾腾的锅前,朝里一脉,惊呼:“你怎么连肚子也不破洗一下就下锅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忘了破胜开肚清洗五脏六腑就整个儿下了锅。我摇头只叹太糊涂,儿子又问我你还忘了什么,我想想没什么,他提醒我:“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一下便了,今天是妻子40周岁生日,怎么…  相似文献   

15.
从老家到县城到省会,再到北京,她几乎一路不停地奔跑着。她对自己说,我要出人头地;她对自己说,我要到北京拥有自己的位置和房子,我要成为一个北京人!因为远大的目标,她干得很辛苦,也曾付出不少——包括亲情、快乐,包括和色迷迷的上司约会,付出本不愿付出的东西。那天,她在西单一个面包店买完东西出来,听见一个男人对身边的女人说,今儿天多好,要是爸在就好了——他的臂上系着黑纱,眼睛里充满忧伤。她的心忽然震颤了,像被一件东西重重击打了一下。她想起她的父母,这些年,她只顾着在城市奋斗,和他们有过多少交流?温暖过他们多少?只除了每年过年…  相似文献   

16.
"  “买房,受的窝囊气还少吗?”"  “我们这些指工资过日子的人,攒了一辈子的积蓄才买了房子,没想到,买来这么多麻烦。” 近年来,我们听到太多这样的抱怨。"  开发商的言而无信,购房者少得可怜的房地产知识,房屋买卖合同的漏洞百出,房地产业纠纷、投诉率的居高不下……中国房地产业在四面楚歌中度日如年。   “中凯现象”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在中国房地产业引起极大震撼。今年7月,由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浙江省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凯现象高层研讨会”。结合“中凯现象”,与会各界人士针对商…  相似文献   

17.
律师信箱     
《公民导刊》2012,(12):44
·电子邮箱:Zhuangxinbuyi@foxmail.com·热线:13883961196·传真:023-63850822老人处理自己名下的房子,儿女有权干涉吗?问:我老伴去世后,2003年秋,我与耿女士结婚并与她女儿一家一起生活,我将我名下的78米楼房出租(该房系我与前妻单位分配的,后来我们买了产权,并登记在我名下)。2010年初,因她女儿的房子动迁,经商量,我将自己名下的房子以35万元价格卖给她女儿,并继续  相似文献   

18.
她叫小芳,今年才 20岁。此刻她就坐在记者面前,苍白的脸上挂着憔悴,柔弱得像一株小草。难怪她,自从 1月 4日,她跟宋天鹏在沈阳北市场一家典当行当金镯子被警察“请”进公安局后,两天两夜,她没吃进去一口饭。她怎么也不相信眼前的残酷现实:一夜之间,自己崇拜并深爱着的同床共枕的男子竟是个魔鬼般的盗贼。她更不敢相信,同样是一夜之间,她从一个披金戴银人人羡慕的骄傲的“花仙子”变回了原来那个一贫如洗的“丑小鸭”。她多么想回到那挥金如土纵情欢娱的“爱”的甜梦中…… 一、按摩女浴池遇“大款”, 萍水相逢真情献   她出…  相似文献   

19.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贷款买了房子,却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用来还债,每月“供”出大半收入,不得不背上学生的生活负担,没有人统计过,这样的“房奴”究竟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苏枫 《小康》2010,(2):50-51
获奖无数,但她却说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西行”十年、“东归“十载,她认为自己回到了中国式环保的门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