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港澳之行     
方苏 《四川党史》2002,(4):61-61,63
赴香港、澳门旅游非我所愿,以我的旅游爱好,重在山水之间。港澳也有一些名胜古迹,但缺少自然风光,我就着意于人文景观和社会考察,毕竟是两种政治制度,自有许多不同之处。香港有三大产业,即集装箱、金融股票及旅游业。本地既无农业又无工业,粮食、蔬菜、水果,全是从国内及其他国家进口。原有的工业,厂址均已迁入国内深圳、珠海一带。一入境,香港导游就劝导我们不必在港澳购买电器和服装。澳门的采博业举世闻名,是澳门主要的财政收入,2001年全年财政收入,赌场占64%以上。这是我们从导游介绍所知道的大概情况。先从港澳人…  相似文献   

2.
来新夏 《世纪桥》2000,(2):34-36
1998年的冬天,我同时收到台港澳的学术邀请,而且好像事先协调好似的,访问的日程有秩序地排开。于是我从台湾开始,途经香港,然后从香港乘快艇到珠海,经关闭入澳门。也许是一种奇妙的巧合,这一天正是澳门回归前一年的12月20日。台湾是再次访问,香港是去过多次的地方,只有澳门是心向往之而未曾亲临其地。前几年我曾在珠海洋面作过一次环岛游,远眺过澳门,虽然能望见依稀面貌,但终如隔靴搔痒,有一种不满足的感觉。如今,能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到澳门访问,真是一件让人激动的幸事。有人在考察澳门后,曾经说它是待琢磨…  相似文献   

3.
回归——写在迎接香港回归的日子梁志宏1历史一次巨大的潮汐潮去——潮回竟然经历了一个半世纪。2我古老的祖国啊从什么时候,层层退潮——异国侵略者以炮舰和滴血的刀尖逼迫拖着长辫子的满清政府,屈膝就范;翡翠色的香港,澳门……一块一块埋有陶罐和铜鼎的国土被割去...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圈是一个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联为一体的经济联合体。中国经济圈的形成对祖国的完整统一十分有利。1997年7月1日,香港这个亚太地区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和旅游中心及最大的出口、转口贸易基地已回归中国;1999年澳门也将回归中国;海峡两岸的统一也是大势所趋。大陆的人力、物力加上台湾、香港、澳门雄厚的资金和技术,统一的中国一定会是一个世界经济巨人。中国在未来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近们多年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5.
上星期还在香港。同几位香港文化人聚会,他们一听我的口音,便问:“你是‘老北京’吧?”我便告诉他们,我是四川人。我生在成都,长在重庆。“那你怎么一口的‘京片子’?”我笑了。香港人毕竟是香港人。他们听到  相似文献   

6.
《党建》2008,(4)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既要积极参与国是,更要积极为"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贡献力量。香港、澳门回归以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港  相似文献   

7.
周迅 《湘潮》2009,(11)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社会保持繁荣稳定,经济上克服了各种困难持续发展,特别是经受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切实可行的。尽管时间久了,一切都在变化。人们的记忆渐行渐远,但香港澳门回归的盛况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决策却始终是人们的美好记忆。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07,(7):17-18
香港回归见证者柯在铄 柯在铄这个名字与香港回归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是香港回归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曾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的柯在铄大使生前始终认为.能参与和筹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工作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光荣。他曾多次参与中英香港回归问题会谈及中葡澳门问题会谈.对香港和澳门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在集中全党智慧,运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分析我国和世界的实际,反映中华民族和时代要求的基础上,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继香港之后,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回顾澳门回归的历程,便于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一国两制”从构想到现实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和平回归祖国,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持之以恒努力的结果。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共历史上,叶剑英是最早探索澳门和平回归道路的领导人,对澳门和平回归做出了多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1.
澳门中文传媒纷纷在3月25日这一天发表评论,以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1000天。《澳门日报》发表评论称。“刚送走的香港回归倒数100天及今日迎来的澳门回归倒数1000天,都是澳门居民欢欣鼓舞的日子。” 该评论说,香港的顺利回归与澳门顺利回归都是港、澳历史上的光辉日子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里程碑,是邓小平制订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丰硕成果。澳门回归后,亚洲再也没有一寸土地为外  相似文献   

12.
实现祖国统一,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二代领导人自70年代末就提出的三大任务之一。关于收回澳门的时间,曾有过早于香港、与香港同时、晚于香港三种考虑,但是最晚也须在本世纪之内收回。 澳门回归的时间问题是中葡谈判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葡方在谈判中曾一度提出到下个世纪的主张。对此,中方态度坚决。邓小平明确指出,澳门问题必须在本世纪内解决,决不能把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一世纪。回归日期谈判旷日  相似文献   

13.
著名诗人闻一多1926年在其《七子之歌》中呼唤澳门回归。如今,7O多年过去了,紧接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后,澳门,就要在今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怀抱了。诗人的殷殷呼唤,马上就要成为事实。澳门同香港一样,从来都是祖国南疆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澳门为葡萄牙人管治,与香港曾经为英国人管治又有些区别,是由不同的历史原因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回顾葡萄牙人管治澳门的历史经过,不禁令人涌起对500年中国历史发展的酸甜苦辣来。葡萄牙逐步侵占澳门的经过人们在探讨中国历史的变化,研究其由盛转衰的历史原…  相似文献   

14.
余玮 《党史纵览》2012,(7):17-24
“1989年底.我被派往澳门工作.大家知道.澳门是一个小地方,面积只有20多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长期被葡萄牙占据。后来.中葡双方经过谈判,在1987年签订了中葡联合声明.确定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尽管当时距离回归还有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很长.但是任务却很多。我主要分管文化、教育、体育,还有法律政策研究室这些工作。我对当时能被选派去澳门做回归的工作.感到非常荣幸。”接受采访时,宗光耀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是毛泽乐、周恩来首倡,邓小平、江泽民运用实施的。随着香港已经回归、澳门即将回归,中华民族的统一今后主要是解决台湾问题。早在50—70年代,担任政府总理兼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主持对台工作,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上有过多次筹划和数十次讲话,为推动祖国统一作出了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16.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自党的十五大以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成功运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在“一国两制”理论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邓小平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在中央的领导下,经过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可以允许局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而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依法保留不同于全国现行制度的特殊制度。这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与解决香港问题一样,解决澳门问题一开始也是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在解决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84年以前,邓小平在谈到祖国统一任务时,更多的是针对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讲的。由于澳门问题和香港问题属于同一性质,都是要收回被外国殖民主义者所占领的中国领土,而且澳门问题又没有香港问题那样引人注目,所以,邓小平当时没有再单独提出澳门问题。但实际上,邓小平在构思祖国统一的新方略时,是把台、港、澳回归祖国问题统筹考虑的。在他看来,在大政方针上,台湾、香港问题解决了,澳门问题也就迎刃而…  相似文献   

18.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作为邓小平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提出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和方针。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一国两制”构想已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台湾问题的性质与香港、澳门问题性质不同,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纯…  相似文献   

19.
随着1999年12月20日的日益临近,澳门———这颗被外国列强占领四百年之久的东方明珠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澳门虽小(1994年为23-5平方公里,42万居民),但是她拥有相对独立的政府框架、法律体系、司法制度和独立的财政税收、金融等制度。如何在其回归之后仍保持其稳定与发展?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澳门基本法)将是未来澳门长期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一、澳门基本法规定,回归后的澳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长期不变。与香港相比…  相似文献   

20.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不仅收回了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占的台湾、澎湖,而且收回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中国强租的全部租界以及广州湾等租借地。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各界人士强烈要求收回香港和澳门。国民党政府外交部也于1945年9月电饬驻葡公使向葡萄牙表明中国政府收回澳门的意愿,并针对澳葡当局取缔反民反葡运动和藏匿日本人的行为,国民党军队还对澳门实施武装封锁。澳葡当局十分恐慌,请求重占香港的英军帮助防守澳门,并请求英国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交涉,还向广东国民党当局表示了一系列许诺: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