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方略。自从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方略以来,反响强烈,理论界尤其是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界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要对“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以德治国”能否作为治国基本方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德治与人治及传统德治的关系、如何开发利用传统“德治”思想资源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的主体、如何…  相似文献   

2.
正确地学习、研究和领会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这个重要提法 ,关键问题之一是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评价中国古代尊崇德治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我们党和国家几十年的治国经验。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以德治国”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古今中外许多统治阶级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道德对于政治的作用。道德发挥作用的特点是求之于内而直指人心。古人讲 :治世在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心的主要手段只能是靠“德治”。正因如此 ,讲“以德治国”就成了古代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精华。在中国历史上 ,传说中的尧、舜、禹 ,皆…  相似文献   

3.
由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历史教研室主办的全国党校系统“以德治国”与传统治国思想研讨会,前不久在宁夏银川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党校以及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的4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以德治国”的内涵、怎样进行道德建设、“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以德治国” 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批判地借鉴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走过漫长的岁月至今仍熠熠生辉。习近平法治思想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现今的中国法治建设紧密结合,在实践中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使命。其中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抓关键少数”“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等思想中,我们仍然可以窥见中国古代传统法治文化的影子,这启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既坚持文化自信又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德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德治传统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江泽民“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对加强行政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即行政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其时代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时代的需求;“以德治国”思想内容的时代性;“以德治国”思想实践措施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方略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对党的治国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德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十分重视道德的教化,将德治作为一种政治理想。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最近,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  相似文献   

9.
黄中平 《理论前沿》2002,(13):25-26
“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需要我们科学把握。“三个代表”是治党治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完善的治国方略。实践“三个代表”必然要求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本文试从“以德治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三方面进行探析。一、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以德治国”思想,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