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兵 《学理论》2009,(26):163-165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不容乐观。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旨在阐述历史学科自身特有的教育功能,探索高职院校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寇文博  黄海菲 《学理论》2012,(26):207-208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加强并改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人才的必然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发挥先进典型事例的教育意义,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立 《学理论》2012,(20):287-288
在当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较为明显的不足。面对当今教学改革的新形势,高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塑造精英文化,塑造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灵,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就这一问题展开简要的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郭君  邓东波 《学理论》2013,(11):360-361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当前困扰教师专业成长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予以关注。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既有社会以及当今高职教育大环境影响,同时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机制,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等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职业过程。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应从改善社会大环境、加强学校人文关怀、教师个体自我调节等几方面入手进行。  相似文献   

5.
彭军 《学理论》2015,(8):111-112,117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主要内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和研究,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态发展,即职业素质、人文素质、法治素质的培养;阐述教育生态学在高职教育运用中的几项原则,这对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工作者应通过赏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心、兴趣和意志,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高校学风建设应将赏识教育贯穿全员育人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因材施教,促进整体教风、学风水平的提升。赏识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应用对于学生教育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注重培养职业技能与知识,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通过对黑龙江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从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来探索黑龙江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教育管理者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者来说,人文关怀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等人文素养的必备师德。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贴近学生、规范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者的人文关怀的具体表达。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建设是有效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队伍又是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本文试图从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入手进行思考,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应对对策,以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25)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高等学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也应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一根本的工作原则和基本的工作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关怀。鉴于此,基于群众路线维度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已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基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人文内涵,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素质等途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吴俊蓉  兰华龙 《学理论》2010,(26):242-243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现象伴随着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张而产生,其弊端也在人才使用的过程中日益凸显。综观国际国内高职教育的经验,人文教育当是高职教育的内容之一,人文环境建设也当作为学校整体规划与人才培养策略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人文环境建设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整体性、自主性与持续性原则,从物质、制度和文化层面探索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丁伟 《学理论》2013,(30):323-324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以学生为中心的社团活动。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互融合的有效载体。社团文化在对营造整体良好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弥补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足以增强高职校园文化的自强与自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具有层次性。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高,但在价值实现的评价层次和行为层次存在偏差。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评价层次到行为层次的转变,要从主体需要出发,把握高职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人文教育与技能培养互补融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等方式来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5.
符俊  袁晓辉 《学理论》2010,(16):75-76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塑造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就必须彰显和倡导人文关怀。伴随着现代化所需要的个体主体性的高扬,对个体价值的重视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人为关怀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关怀,是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马克思关于人性的理论和人的本质的学说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提供了理论基石,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6)
教育信仰是人生最有效的"赋值"方式之一,以教育信仰作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教育生活需要信仰,教育信仰教育能很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教育信仰作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具有现实性要求。教育信仰教育,必须追求教育的本真价值,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理性维度;必须在教育活动中增强人文关怀,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感性维度。  相似文献   

17.
警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稳步推进警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既是人民警察的职业要求,又是保证警察院校大学生从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人民警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立职业信念,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方面增强职业能力的需要.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素质教育广为实施的现代社会,警察院校要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在教育和管理中不仅继续突出“警”字特色,更要注重全面把握人文素质教育对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关怀在教育和管理中的运用,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警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学生党建是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高职院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其次,要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上体现创新意识;再次,要把学生党建工作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大学生的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价值的有效实现。然而现实教育往往忽视了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没能实施人文关怀对尊重人、塑造人、培养人、完善人的积极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情感培养,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完善网络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服务大学生的水平,实现对大学生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内涵提升的意义体现在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变革、推动学校效能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影响校园文化和学生文化的形成。教师文化建设应凝练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学校精神,建立具有人文特色的制度文化、塑造自然的合作文化,构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