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24)
在抗日战争期间,众多爱国作家把自己在战争中的情感体验融入作品当中,在激发大众斗争意识、反对文化统治、宣传抗日救国、鼓舞民众奋勇抗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塑造日本兵形象过程中,爱国作家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日本兵内心深处,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人性复苏与反省的"特殊日本兵"形象,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能够教育人们理性看待中日关系,在艺术创作中摆脱脸谱化的思维、准确塑造日本兵形象,铭记屈辱历史,真正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相似文献   

2.
信息全球化时代,社会形象决定着社会认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形象的内涵与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其社会形象的塑造,可从不同维度为其提供"应然"形象标准、"必然"形象标准、"类"形象标准,在多维度标准的引导下塑造一个美好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围绕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怎样塑造国家形象的问题,中共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立足国际国内大局,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谋篇布局,以全面把握国家形象塑造之"势"为基础,以始终遵循国家形象塑造之"道"为根本,以综合驾驭国家形象塑造之"术"为支撑,积累了丰富的基本经验,形成中国国家形象的特质。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发掘总结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国家形象战略谋划及实施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1)
城市形象定位是研究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品牌营销的核心。本文在对哈尔滨城市整体形象历史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形象树"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战略,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得出"文化城市、生态城市、冰雪城市"这一核心范畴来定位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就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为"活力冰城"。最后,揭示了其城市形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城市形象塑造组织与管理的指导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形象树"理念而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对其城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形象是党员形象的总和。党员群体的形象如何,又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塑造什么样的党的形象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领导干部中绝大多数是党员,他们在业余活动中的形象是领导干部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领导干部在业余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塑造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严要求自…  相似文献   

6.
李素艳 《理论探讨》2012,(5):134-136
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在党的理论形象塑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塑造了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理论形象,而且塑造了党自信、开放的理论形象,更塑造了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形象。可以说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塑造党的理论形象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口岸形象包括口岸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基本方面,或者说应包括口岸的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塑造深圳口岸新形象,就是要把深圳口岸建设成为廉洁高效、安全畅通、依法把关、优质服务、效益显著、环境优美的一流口岸。深圳是与香港毗邻的口岸城市,陆海空口岸在深圳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口岸是城市的一面镜子,塑造一流的口岸形象,对于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以及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深圳陆路口岸形象所面临的紧迫问题,研究解决深圳口岸形象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精兵简政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了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所实行的重要政策之一。它的贯彻执行,对于克服头重脚轻的现象和文牍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对于加强党政军民的战斗力,使之更能适应当时游击战争的环境,对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和克服当时严重的物质困难都起了很大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虽然和抗日战争时期有着许多根本差别,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同抗战时期精兵简政的内容有很大区别,抗日战  相似文献   

9.
白杨青 《学理论》2011,(28):36-37
军队的形象塑造是我军军事外宣工作的重点之一。广告作为舆论传播的重要手段本身具有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心理的特点,凭借"润物无声"的特性发挥着重要影响力。军事对外宣传工作可依托公共广告传媒,充分发掘广告的特殊效应进行军队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0.
翁军 《疏导》2000,(Z1)
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是建设安装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为主的国家一级资质电力建设骨干企业。在长期实践中 ,逐步形成了具有“送变电”特色的企业文化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塑造企业形象带来的无形效益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逐步得到展现。在实践中认识到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并实现有形形象到无形形象的转化 ,是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本人认为 ,塑造企业形象 ,必须抓好四个“建立”。一、建立充满活力的内在机制企业内在机制 ,对于塑造企业形象具有决定性的作…  相似文献   

11.
胡凤萍 《学理论》2012,(19):189-190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的文化代言人,公共图书馆形象对政府形象国家的基础文化具有重要影响。从塑造公共图书馆形象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本体因素,分析了塑造公共图书馆形象的重要性。从公共图书馆、政府、社会团体三个角度分析了塑造公共图书馆形象的主体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时期,公法建设迫切需要法治形象的良性导向作用。我国对法治形象的塑造经历了"非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中国"的演进,并且在多种语境中展现出多样化的"面孔"。我国各种行政法理论也曾描绘出一定的国家法治形象,但与法治实践中所倡导的法治形象并不完全一致。未来行政法的理论创新应当回应建设"法治中国"的需要,加强"善治政府"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的<金锁记>塑造了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曹七巧,这是一个精神变态以致人性泯灭的形象,探究曹七巧这样一条鲜活的生命,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族中被摧残、扭曲终至人性沦丧的心路历程,对于更深入地认识这部作品,进而加深对于张爱玲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员的时代形象何顺意由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担负的主要任务不同。党员为完成党赋于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形象也各不相同。马克思、恩格斯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他们不仅创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而且从理论上设计、塑造了党员的形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国家形象是国之门面,通过"自塑"和"他塑"途径形成。互联网传播媒介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综合国力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决定性力量,其中国家的政治形象是最本质的和核心的,文化形象是最为深刻的,经济形象是最基本的。而国内民众给予外界的综合形象是影响一国形象塑造最为直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武装力量,它在我国的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建国以来,我们对于东北抗日联军的研究不够、成果较少。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任宇  郭金荣 《学理论》2010,(23):144-144,166
作为视听结合的电视,首先是一种视觉艺术,重在塑造屏幕形象。而灯光造型作为演播室塑造屏幕形象的主要资源之一,对于塑造美的荧屏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县级电视台演播室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做好灯光造型,使播音员能给观众留下一个轮廓鲜明、造型大方的屏幕形象。  相似文献   

18.
领导形象、情态、行为论韩瑞琳一、领导形象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延安人民拥到机场上送别。当时,在机场上的人们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随着毛泽东那高大的身影移动。人们不知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挥手。这时,毛泽东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  相似文献   

19.
秦陵兵马俑军阵塑造的指导思想是:"政胜"强军战略,"奇正战术"理论,"排兵布阵"理论,皇权至上思想,"事死如事生"理念.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10,(34)
<正> "由于这个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胜似亲人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地完成了‘由鬼到人’的转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两批日本战犯进行了教育改造工作。一批是在解放战争中俘获的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反共活动的日本战犯,共140人;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