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开始兴盛.深陷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很快便成为新自由主义的"试验场".不过,强调"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在拉美地区产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拉美各国遂纷纷摒弃新自由主义模式,努力探寻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21世纪社会主义"就是拉美国家尝试走出新自由主义"改革陷阱"的积极尝试.玻利维亚作为拉美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的带领下,努力建设富有本国特色的"社群社会主义",各项改革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2019年年底,玻利维亚经历了重大政治危机,这一"黑天鹅"事件无疑表明,拉美的改革之路依旧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2.
劳工立法改革是拉美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结构变革向纵深发展,社会政策的相应调整和有关立法的修改及变动就是不可避免的。到1990年前后,拉美国家先后提出一系列重新调整劳动关系,改革劳工立法的政策措施。目前,改革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3.
杨启先 《理论前沿》2002,(14):12-13
理论创新,是经济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国经济改革几十年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没有理论创新,改革就不可能顺利推进、甚至会寸步难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运行方式乃至一些主要的经济活动,都是受一定的理论指导的.如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在理论上就集中概括为三大标准或原则.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拉美国家普遍制定了“进口替代战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拉美地区从落后的农业经济过渡到先进的工业经济,城市化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大幅提高,经历了30年的发展奇迹。20世纪80年代后,拉美国家主要经济指标同时全面恶化;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求实出版社出版了中央党校青年学者马庆泉同志著的《新短缺经济学》。这是一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基础的学术专著。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借鉴不囿成说.《短缺经济学》是匈亚利经济学家科尔内的代表作.作为一位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家,同时也作为亲身经历匈亚利经济改革过程的见证人,科尔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剖析了社会主义经济机体,建立了一个以过度需求形成短缺为基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革命和经济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第三次革命,即政治革命,通过改革人传人、人拉人式的党员发展模式,吸收最优秀人才入党,改革受领导者个人意志所左右的干部选拔制度,实行干部民选和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公务员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诉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7.
纵观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坚决不改革的,如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失败了;二是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的,如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也失败了;三是既进行改革,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如我国,取得了成功,闯过了“六.四”这一关,保持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实践证明,不改革,不行;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也不行。  相似文献   

8.
本书1987年12月由日本青木书店出版发行,作者上原一庆是日本京都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专攻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本书共分六章,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和必要性、改革开放的基本状况、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相比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改革过程中的不同理论观点和存在的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不竭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在短短30多年里,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近1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奋力推进各方面改革,财税、金融、价格、国有企业、农村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主观时间观和客观时间观的统一,以“现在”统摄“过去”与“未来”,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需增强社会主义改革目标的明确性,同时也要看到其动态性.立足于“现在”,需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过程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由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发展过渡时期的最主要特征,改革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因为不断改革而获得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下的不断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地方政府应办好四件大事,即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发展面临公共经济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公共经济的范畴及其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开始大量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公共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正在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新课题.解决公共经济建设难题需要有新的研究思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公共经济体系,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在操作意义上就是经济制度的改革 ,是经济法的改革 ,其核心是经济法律制度的改革。为此 ,必须按国家的立法规则 ,加快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改革和稳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问题.战后社会主义各国适应世界潮流,走上了改革的道路,改革的策略不同,社会主义的前途就不同.渐进式的改革,带来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五、能否说,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的实践,是对“等同论”的进一步否定。这里讲的公有制改革,不是通过改革取消公有制,而是使公有制经济更加完善,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密不可分的两项重大内容,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与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两大主题。解决好这两大主题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无论是发展还是改革,都需要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需要重视和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在传统体制下,忽视和排斥市场机制,把市场调节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结果阻碍了祉会主义经济的顺利发展。改革传统的经济体制,改革传统的政治体制,改革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一、多选题 1.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是: A.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到200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到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概括和总结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丰富经验,在所有制、公有制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9.
国有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面向新世纪,必须从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发,对国有经济进行定位和战略调整。 根据我国的实际,对国有经济的定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国有经济的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稳定功能、引导功能、支撑功能和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国有经济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本文首先结合目前国有经济的改革 ,对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然后基于此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