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9,(20):62-64
1998马英九与陈水扁的对决 1998年12月5日,在进行了四个多月的选举动员和庞大的宣传后,国民党的马英九击败了民进党的陈水扁成为台北市市长;民进党的谢长廷则击败了国民党的吴敦义成为高雄市市长。此外,国民党则在“立法委员”选举方面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2.
方明 《理论参考》2008,(6):50-50
2008年3月台湾领导人这次选举以马英九的大胜宣告结束。这场选举结果所彰显的意义与影响,不只是国民党的一次大胜与东山再起,不只是民进党的重大挫败,而是宣告了横行台湾10多年民进党“本土神话”破灭,宣告民进党丑化中国与抹红手段的彻底失效,宣告了经济与生活问题取代意识形态成为选举的关键因素;宣示了民进党未来发展面临的巨大困境。  相似文献   

3.
在2008年上半年的两次大选中,主张“台独”理念的民进党都是以惨败收场,表明在台湾社会内部主张“台独”的激进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和削弱,这对于两岸关系的缓和相当有利。国民党在野8年,此番再次执政必然会更加重视两岸关系的改善。至少马英九当局不会在两岸关系上主动挑衅,不会去主动碰两岸关系的红线。这必然将有助于营造两岸关系改善的大氛围。从这个角度上讲,“台独”的高发期已经过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正在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0,(12):25-25
大陆台湾问题专家2日在此间聚会研讨台湾政局,谈国民党改革,也谈民进党面临转型抉择,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部指出“五都”选举将是政局发展的关键指标。部分学者认为,今年马英九当局面临的当政形势将逐渐好转,大陆各项对台优惠政策措施的作用正逐步显现,台湾经济活力也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5月20日,台湾地区经历了民主化转型以来第三次政党轮替,民进党再度上台执政。与陈水扁执政时期(2000~2008)的"分立政府"相比,民进党此次在"立法院"成为单独过半的多数党,蔡英文实现完全执政,延续了马英九时期的"一致政府"态势。民进党建党30年来首次兼掌行政权与立法权,并且在台湾地区多数地方县市执政,客观上为蔡英文施政创造了比陈水扁时期更好的条件。但是马英九执政八年的经验显示,台湾地区执政党在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民进党正处在十字路口,一方面,民进党内部要求改变的理性力量开始成长与不断集结,主要是由于民进党连续在2008年及2012年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遭到重大挫败,使民进党内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要重新思考和处理两岸关系。另一方面,民进党内部的保守势力仍然相当强大,特别是民进党内部的主流并没有放弃“反中”、“仇中”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尽管马英九强调,“整顿是必要的,不做的话,政党政治没有希望,台湾政治也没有前途”,但面对选举送礼这一国民党的“历史共业”,如何处理是考验马英九最直接的难题,“党产”问题也仍然是国民党的“软肋”。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2,(14):21-21
5月27日,民进党新一届党主席选举最终落下惟幕。苏贞昌的当选意味着民进党正式进入“苏贞昌时代”。一位强势的“弱势”党主席苏贞昌是民进党的创党元老之,属于美丽岛律师世代的代表人物,民进党内的“四大天王”之一。  相似文献   

9.
此次选举过后首先反映出的便是民进党的政策走向已被证实,不符合现实利益,台湾老百姓对陈水扁失去信心,愿意给国民党一次重新上台的机会。但是,国民党和马英九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也不一定能解决台海的僵局。  相似文献   

10.
"特支费"风波9月22日,民进党"立委"谢欣霓曝料称,马英九把"特支费"用在了宠物狗马小九身上。于是,马英九从政以来最大的一次政治危机开始了。11月14日,马英九因为市长"特支费"问题接受台湾"高检署"查黑中心检察官侯宽仁约谈。根据李述德的说法,疏漏出在一个具体办事的市府科员余文身上。余文在经手核销发票时,因  相似文献   

11.
5月20日,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在野8年之后重新执掌台湾政权。回顾刚刚过去的8年,由于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路线,奉行去中国化方针,使得两岸关系日趋陷入山重水复的境地。如今,随着台湾政坛发生重大变局,两岸关系可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走向和平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马英九携带高额票数登上“总统”宝座,同时1月初国民党在立法院所取得的压倒性胜利使得马英九在处理对内与对外事务上更具有话语权,然而尽管如此.马英九在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上毫无疑问会受到内部与外部结构因素的制约,而认识这些结构性的制约因素对于认识两岸之间的后续政治发展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3.
秦华 《瞭望》1999,(21)
5月8日至9日,民进党举行第八届第二次“全代会”。此次大会是民进党在面临该党前主席许信良退党风波的强烈冲击、台湾民众要求修改“台独党纲”压力进一步增大及下届“总统”选情扑朔迷离的形势下召开的。其结果将对民进党政治生态及该党明年“总统”选情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秦华 《瞭望》1998,(25)
台湾民进党选出新主席●秦华6月7日,台湾民进党第八届党主席选举揭晓,该党首席顾问林义雄以31万多票、约62%得票率的压倒优势当选。这次选举是民进党第一次通过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党主席。林义雄现年58岁,台湾宜兰县人,长期从事“台独”活动,是台湾“党外运...  相似文献   

15.
秦华 《瞭望》1999,(17)
台湾地区三项选举之后,台湾政局出现若干新的重大变化。国民党与民进党内部围绕下届“总统”候选人提名之争愈演愈烈;民进党内最有可能参选下届“总统”的陈水扁,为重塑形象,不得不提出“新中间路线”;第五次“修宪”,因各党内部共识小、分歧大而步履维艰;台湾经济呈现出的危机苗头对政坛的影响正日益扩大。三党“总统”选取战国民党内各派势力围绕下届“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斗争日益尖锐。李登辉近来多次表示,明年任满后除继续担任国民党主席外,不再寻求延任或连任“总统”。国民党推举连战为下届“总统”候选人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11,(14):13-13
2012年台湾“大选”序幕逐渐拉开。就在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积极部署党内初选之际,第三势力似又呼之欲出。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为首的一批政界、学界、文化界与企业界等知名人士发动“我心未死”运动,展开争取10万人的网上连署行动,  相似文献   

17.
沸沸扬扬的台湾地方选举于日前结束,选举结果使台湾地方政治生态“变了天”。在台湾地区23个县市的地方选举中,民进党以43.24%的选票获12席,国民党以42.12%的选票只获得8席。此次选举,民进党基本上达到它过去所倡言的“以地方包围中央”的“绿色执政”目标。仔细分析一下民进党的得胜“版图”不难发现,如今民进党依然是台湾的地方“执政党”。放眼望去,民进党的  相似文献   

18.
最新选战部署 一、提出竞选主轴。国、民两党确立正副“总统”候选人后,相继提出竞选主轴。民进党将“正常国家决议文”和“幸福台湾”确立为竞选主轴。一方面妄图继续操弄“统独议题”,巩固深绿基本盘;另一方面以经济议题吸引选民。但谢长廷的“幸福台湾”论述多为抽象概念,说服力不强,“统独”议题仍将是民进党的重点操作对象。  相似文献   

19.
立委和“总统”两次选举,民进党接连大败,回到执政前的基本盘,所有的中间选民几乎都弃民进党而去。检视过去八年的执政,执政者和在野党当然都有责任,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爱护民进党的选民身上。支持者如何对待执政者,才是执政者表现的关键所在。8年来.民进党的支持者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心境和表现——噤声、掩饰、攻击,而这也正是民进党的衰败三部曲。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08,(18):28-28
5月20日上午9点20分,陈水扁与马英九交接完毕,正式下台,当即失去了所谓“刑事豁免权”的保护伞。上午10点钟,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马上签署“2008年特侦字第三号”,将陈水扁列为“国务机要费”案的被告,进行侦办,案由是贪渎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