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华荣 《学习月刊》2012,(11):55-56
2012年5月18日,远华走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赖昌星走私、行贿犯罪一案,名医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法院认定。赖昌星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千万元,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赖昌星的违法犯罪所得依法予以追缴。到此,震惊中外的赖昌星案因走私274亿、偷税140亿、贿赂64名官员在世人脑海里画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相似文献   

2.
走向深渊     
《党建文汇》2001,(1):31-31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会同监察部、海关总署、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税务总局、中央金融工委等部门组成中央专案组,在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和厦门市委的支持配合下,自1999年8月开始,对厦门特大走私案开展调查。现已查明1996年以来,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及其他走私犯罪分子在厦门关区大肆走私进口成品油、植物油、汽车、香烟等货物,  相似文献   

3.
国内要闻     
《党的建设》2012,(5):8-9
4月1日,世界上首条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汉)广(州)高铁,开始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4月6日,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涉嫌走私、行贿犯罪一案,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4.
资讯     
《廉政瞭望》2012,(1):8+10-13
微观【赖昌星的"大结局"】近日,曾经的"走私大鳄"赖昌星终于侦查终结,面临起诉。网友们一片唏嘘,大家回想起想当年老赖的狂言":‘远华’的货物都是白天公开开进厦门港的,说是什么货就是什么货,不用验"",用体力赚钱是下策,用钱赚钱是中策,用关系赚钱才是上策"等等。  相似文献   

5.
厦门特大走私案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走私案值达530亿元,偷逃税款达300亿元。在党中央的直接指挥下,中央纪委会同监察部、海关总署、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税务总局、中央金融工委等部门联合出击,疯狂敛财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纷纷折戟落马。在厦门特大走私案首批案件涉案人员中,25名党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中有厅局级干部8人;84名罪犯受到法律的严惩,其中有14人被判处死刑。 厦门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的始作俑者赖昌星,早年只是福建晋江一带的一个拾破烂的,后来逃港经商。以赖昌星为首的走私犯罪集团及其他走私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在厦门地区逞凶一时,大肆走私进口成品油、植物油、汽车、香烟等货物,关键是他们以金钱、女色等为手段,有预谋地拉拢腐蚀了一批国家工作人员,使这些国家工作人员手中的权力为其所用,并为其走私犯罪活动提供帮助和庇护。 在厦门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被昭示天下之时,让我们看看那些被赖昌星拉下水后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无穷危害的部分违法犯罪的党员领导干部的下场。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中旬,为国内外舆论所密切关注的厦门特大走私案在福建省厦门、福州、泉州、漳州、莆田等五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厦门特大走私案件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多年来,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及其他走私犯罪分子采取进口货物不报关、伪报贸易性质、伪报货物品名等手法,疯狂走私,偷逃巨额税款,牟取暴利,并以金钱、女色等为手段,有预谋地拉拢腐蚀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其走私犯罪活动提供帮助和庇护,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诱发了大量的腐败现象,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危害.终于,恶有恶报的时候到了.  相似文献   

7.
在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中,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被赖昌星用54万元俘虏。当记者问庄“你与赖昌星是什么关系”时,庄毫不隐讳地回答:“朋友关系”。其他被赖昌星糖弹击倒的腐败官员,也都自认为与赖昌星是“朋友关系”。懒昌星看重的也是这个“朋友关系”。如果没有一批高官朋友为赖“开绿灯”,赖的巨额走私活动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没有一批高官朋友为赖撑起“保护伞”,一百个赖昌星也早就被打掉了。所以,赖昌星包藏祸心,千方百计地往领导者的“朋友”行列里挤。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连续两天的特别节目,揭露了建国以来最大的经济犯罪案件──厦门特大走私案的黑幕。案件的首恶赖昌星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议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这个煞星的神通到底有多大? 大量事实表明,赖昌星的确是个神通广大的煞星。你想,一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农民,通过走私倒卖很快成了村里首富,摇身一变就成了“港商”,不久又成了走私犯罪集团的黑老大。从1996年到1999年,短短几年时间,这个走私犯罪集团走私的商品从成品油、植物油、香烟、汽车到化工原料、纺织原料、通信设备、电器、西药原料等…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的春天来临之际,厦门打击走私、惩治腐败的斗争前沿,传来了鼓舞人心的胜利捷报。 由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中央金融工委等部门组成的中央专案组,在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的过程中,发现并查实了公安部原副部长、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李纪周收受走私犯罪分子赖昌星巨额贿赂、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严重问题。这是厦门特大走私案查处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厦门特大走私案  相似文献   

10.
水风 《廉政瞭望》2006,(2):14-15
最具杀伤力的行贿人一赖昌星身份(职业):原厦门远华集团老总贿赂对象:代表人物有公安部原副部长、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李纪周,福建省公安厅原副厅长、福州市公安局原局长庄如顺,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厦门海关原关长杨前线等经典之作:在厦门特大走私案中,数以百计的党政干部被拉下水,其中有200名党政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近150名干部受到刑事责任追究,可见赖昌星“贿弹”杀伤力之强,堪称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远华案曝光后,赖昌星的名言“不怕当官的,就怕当官的没有爱好”和远华的“红楼”一样声名远播,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一段艰难的查处,令人震惊的厦门特大走私案案情已大白于天下。查出在赖昌星等犯罪分子施用金钱、女色、职位的诱惑下出卖灵魂、腐败堕落的党政机关、行政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以及金融单位的工作人员346人,其中厅级以上领导干部20多人。这些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是如何由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公仆沦为利用权力纵容、庇护、助长走私犯罪的帮凶呢?剖析他们蜕变的轨迹,足以使人警醒。我们举其中部分案例.以昭世人。  相似文献   

12.
姜洁 《党建文汇》2006,(10):32-32
有人开玩笑说,在加拿大媒体上.曝光最多的中国人恐怕非赖昌星莫属。这不仅因为赖昌星身负要案而备受关注,还因为赖昌星本人为“赖着不走”而上演了一幕幕“丑角戏”,大大满足了媒体自娱和娱乐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卷入赖昌星走私大案并落马的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已于2001年10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沦为阶下囚的李纪周在狱中写下忏悔录,总结了自身堕落的四个教训后说,“如果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都像我这样,国家的前途将令人担忧,那真是会亡党、亡国。”其忏悔发人深思,但愿李纪周的教训能给广大干部以警示。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03,(4)
卷入赖昌星走私大案并落马的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已于2001年10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检察日报》在其最新一期《廉政周刊》中刊出已沦为阶下囚的李纪周的忏悔录。李纪周总结了自身堕落的四个教训后说:“如果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都像我这样,国家的前途将令人担忧,那真是会亡党、亡国。”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11,(8):12-12
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于今年7月23日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中国。7月23日下午,中加双方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办理了有关交接手续。随后,我公安机关依法向赖昌星宣布了逮捕令。  相似文献   

16.
上回说到去国离家12载的赖昌星终被遣返,生与死不再是案件的焦点,罪与罚期待着正义的伸张。"赖昌星都遣返了,我逃得掉吗?"近日,南昌一男子参与绑架杀人后逃亡5年,因受赖昌星被遣返回国触动,在家人陪同下投案自首。可以说,赖昌星们无处逃的时代正在到  相似文献   

17.
纠结了整整十年的"赖昌星遣返案",最近再次掀起波澜。赖昌星前妻曾明娜携女悄然回国,并在厦门安静居住了3个多月。更具实质意义的是,中国与加拿  相似文献   

18.
郭光文 《学习导报》2011,(23):46-46
在《辞海》里以“诱”字开头的词共有11个,而其词义都是贬多褒少。如诱胁、诱拐、诱饵、诱因等,见词就知意。至于“诱惑”的释义,更是开门见山,即“引诱迷惑”。在当代诱惑本领最高的人恐怕应该首选臭名昭著的远华走私案头目赖昌星。赖昌星有两句“名言”:第一句是“只要能把领导请出来吃顿饭,  相似文献   

19.
守住底线     
<正>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个走私者为躲避警察的追捕,被迫闯进一座教堂。他请求牧师答应他把走私的货物藏入教堂的阁楼里。这一要求被牧师断然拒绝,牧师要这个走私者立即离开,否则就要报警。走私者哀求道:"我给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1,(16):28-29
2011年7月22日.当赖昌星要被遣返的确切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微博上有人戏谑道:“一个商人回来了,一批官员要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