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要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创建。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全文如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创建.  相似文献   

4.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既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重点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遵循村民主体、激发动力的基本原则,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2020年4月16日~17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萍、副主任韩宏亮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来到叶县和舞钢市,进乡村、走现场、看项目,实地感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积极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言献策、加油助力。  相似文献   

6.
<正>津政办发[2015]28号有农业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委、局,有关单位:市农委、市建委、市环保局《关于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关于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农委市建委市环保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天津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7.
陈小燕 《江苏政协》2023,(10):46-48
<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必然要求,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事关基层民生福祉和群众根本利益。近年来,如皋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点题任务,充分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利用好“两代表一委员”“有事好商量”等平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农业生态整治、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合力,常态长效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督导推进、协商监督,在推进“市委点题、政协解题”中彰显政协担当和作为。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村建设有利于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和区域环境治理,也减少城市疏解行为对承接地造成新的负荷和困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指出要切实把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重要方针。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联系北京实际,推动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精神落实"。指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在梳理已有文献基础上,阐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时代价值,剖析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提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机制,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制定规划,明确整治的内容及优先序;依据区位,确定整治的技术与模式;科学匡算,为整治提供资金保障;加强监管,确保整治成效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在梳理已有文献基础上,阐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时代价值,剖析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提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机制,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制定规划,明确整治的内容及优先序;依据区位,确定整治的技术与模式;科学匡算,为整治提供资金保障;加强监管,确保整治成效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正>大政发[2014]46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4]12号),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农村开展宜居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对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一体化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门峡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总结经验,完善规划,凝聚全力,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9,(32)
正中山市南朗镇以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总抓手,以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着力点,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今年上半年,南朗镇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基本面持续向好、重点工作突破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4月,在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大背景下,八桂大地一项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响应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活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应运而生。自治区党委出台文件明确通过8年时间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4个梯次依次推进,"这是广西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格最高、影响最广泛、最受群众欢迎的一项活动。"近5年来,乡村建设的画笔在八桂大地豪迈挥洒,两年一场攻坚  相似文献   

15.
正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并不是要摧毁旧的农耕文明,用城市文明代替农村文明,一定要避免重蹈一些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破坏的覆辙,要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尽量突出农味、土味、原生态味,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2017年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是要全面提升农村环境、产业、文化、管理、服务,实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将农村打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9,(32)
正近年来,广东省普宁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村庄环境整治、村巷道硬化等5项作为重点建设内容,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奋力建设"商贾名城、美好普宁"提供有力支撑。"让乡村成为城镇的花园,城镇成为乡村的厅堂。"走进如今的普宁,城与乡如一枝并蒂莲,两处各芬芳:一边是广阔沃野,一边是高楼广厦;一边是美丽乡村承载起"大景区""大花园"的梦想,一边是中心城市品质功能加速升级。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目标的重要抓手。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等系列政策的实施,北京市加大了对城乡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客观要求来看,北京的城乡环境水平与首都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宜居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2019年以来,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以我区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颜值"和"内涵"并重,聚焦"形、实、魂",努力打造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2020年12月,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指挥部《关于印发第一批南宁市优秀基本整治型村庄名单的通知》中,马山县列入12个村,位居南宁市13个县(区)的第2位。马山县的12个村屯中,林圩镇列入6个。  相似文献   

19.
正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综合示范区成为首批10个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之一,横县入选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100个示范县(区、市)名单,全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落户马山……近年来,南宁全面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全市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美丽南宁"特色鲜明、亮点纷呈。连片推进,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大片大片的玫瑰花绽放,水塘边垂柳依依,青瓦房红灯笼交相辉映;游人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美丽田园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美丽江苏和美丽扬州建设的重要内容。扬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作出了"推进美丽田园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强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三大行动’"的重要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5%,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88%,化学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