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百年来,在犯罪原因的理论方面,可谓学派林立、观点纷呈。由于不同的犯罪原因说都是不同的犯罪对策产生的理论前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滋生犯罪的诸因素,就成为一切社会预防和对付社会离轨行为时首推的理论课题。 当前,面对我国社会犯罪现象的普遍存在和犯罪率的上升,如果恪守原有的社会主义犯罪原因说,显然已不能完全解释犯罪现象存在的各种根源。因此,对复杂的犯罪原因作出比较科学的说明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作尝试。  相似文献   

2.
历代统治阶级对犯罪问题都非常重视。为了维护统治秩序,他们经常探索犯罪产生的原因,分析犯罪的表现形式,寻求防范犯罪的措施。儒、法学派的思想理论(包括他们的犯罪学说)最能体现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且不说儒家思想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就是法家学派的学说,也同样是统治阶级的重要思想武器。所以研究儒法两家的犯罪学说,实际上就是研究二千多年来封建阶级维护社会秩序的实践、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犯罪社会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菲 《犯罪研究》2003,(5):7-12
犯罪社会学派是犯罪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网络时代犯罪的社会学研究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本文在介绍传统犯罪社会学派主要理论及网络社会特性的基础上指出了犯罪社会学派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于志葵 《犯罪研究》2006,(5):19-23,29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与犯罪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一直没有理论科学解释犯罪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也没有找到科学防治犯罪的对策。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犯罪研究与许多复杂性研究一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良内驱与自控冲突原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个体自身和谐为切入点,整合现有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社会学派理论、环境学派理论,综合分析社会、自然、个体诸因素的影响,探索犯罪生成机制原理、模型、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杨岭 《犯罪研究》2016,(1):106-112
芝加哥社会学派关于犯罪理论的观点主要有犯罪的空间布局论以及犯罪的文化与符号观.芝加哥社会学派在理论成果、研究方法、研究精神等方面对犯罪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学派犯罪理论及研究存在局限,过分强调生物性因素;研究数据来源缺陷;忽视系统的社会学理论建构,存在明显的非学科化取向;城市生态模型缺乏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我国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犯罪原因这个敏感问题的观点,千篇一律、不加思索地表述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犯罪现象,但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不产生犯罪。社  相似文献   

7.
<正> 一、市场经济与犯罪的关系犯罪是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经济发展是否必然产生犯罪?犯罪是否同经济必然联系在一起?这些问题都是犯罪学理论研究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研究当前犯罪问题时,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盲目地不加分析地肯定或去否定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认为,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个人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犯罪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就必然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  相似文献   

8.
<正> 二、近代学派近代学派也称新派或实证学派,其产生、发展及其演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或时代特征的。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大陆,尤其是在德国,由于近代大工业城市发达,阶级斗争激化,贫穷、失业日趋严重,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等的社会不稳定现象,导致犯罪现象激增的后果。旧派的刑法理论,面对这种局势,显示出无能为力的状态。这对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不利。应此政治需要,而出现了新的刑法理论的近代学派。又由于科学文化的日愈发  相似文献   

9.
李波 《中外法学》1986,(1):12-16
<正> 政治犯罪,也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其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叛国罪是最古老的政治犯罪,并且一直被看作是最严重的犯罪。西方学者认为,政治犯罪涉及到心理、社会、道德、法律和司法诸方面。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有不同的政治犯罪。下面分析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学者关于政治犯罪的学说,政治犯罪的历史,当代几个  相似文献   

10.
薛静  韩丽莎 《河北法学》2006,24(8):148-151
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已是不争的客观现实.透过犯罪现象的表面,折射的是青少年犯罪防控机制组织形式、运作方式、规范体系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在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认真审视这些弊端和缺陷,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文明稳定发展,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条件的新变化,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控制青少年犯罪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发展稳定等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犯罪,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但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犯罪这一事实,尤其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犯罪的原因,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犯罪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关系。以下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讨论了在新经济条件下,走私犯罪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控制预防走私犯罪的发生,以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作为犯罪社会学的重要理论,社会失范理论为我们认识犯罪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较为深刻地提示了犯罪的社会根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把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引入犯罪学,形成了系统的社会失范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继承并发展了该理论,使之成为解释犯罪现象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存在犯罪?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为什么会犯罪?这是我国犯罪学中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实际问题。弄清这两个问题,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犯罪现象的实质、原因、研究预防犯罪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为什么会犯罪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犯罪不仅是一种社会存在,而且是一种个体存在。当然,这里的个体是作为社会成员存在的,离不开社会这个生态环境。但对犯罪的社会解释决不能代替个体解释。本文拟对犯罪存在进行个体解释,以期推进犯罪学的理论研究。 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的出发点是个体,这里的个体是社会关系的一定主体,因而只有在社会解释的总体框架下才能对犯罪存在作出科学的个体解释。在犯罪学中,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基本上有三种倾向:1.人类学解释,又称为生物学解释。德国犯罪学家施奈德指出:现代犯罪生物学理论与实证主义及其先驱者相衔接。这些理论不再断言犯罪仅仅是或主要是由遗传引起  相似文献   

16.
菲利作为刑事实证学派的“犯罪学三圣”之一,十分注重研究犯罪产生的原因。菲利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提出了他自己的犯罪原因论。菲利的犯罪原因论分为三类,即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不仅如此,他认为犯罪是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一种自然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朱立恒 《时代法学》2012,10(4):69-73
从古代社会到启蒙思想运动,再到古典犯罪学派、实证犯罪学派、犯罪社会学,人类社会关于刑罚目的与功能的刑罚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刑罚的认识却存在不小的偏差,往往将刑罚作为专政的一种工具,将刑罚视为政治问题,过于强调通过刑罚手段来严厉打击“敌人”或者严重犯罪分子,而不是将刑罚视为一种科学。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我国在对传统刑罚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肯现代刑罚观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犯罪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出现过各种不同的学派:一是以意大利的龙勃罗梭为代表的刑事人类学派,主张从生理角度研究犯罪;二是以比利时的凯特勒为代表的刑事社会学派,主张完全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犯罪;三是以德国的李斯特为代表的介于前两种学派之间的折衷学派。还有这些学派的若干分支等等。当代资产阶级国家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依然沿袭或演用了各种一般犯罪学派的学理,有的国家尚有新的发展。不过流行最广的仍是社会学派。  相似文献   

19.
<正> 犯罪未遂是近现代世界刑事立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刑法学犯罪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犯罪未遂理论在资本主义时代得到了发展,它大体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古典学派倡导的客观主义未遂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学派所力主的主观主义未遂论以及后来的折衷主义未遂论几大学派的发展和变迁。苏联十月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犯罪未遂制度也先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刑事立法上逐步得到确立、发展和完善,犯罪未遂理论也是社会主义刑法学说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 如何完善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政法部门和法学界急待探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着导致犯罪产生的“犯罪源”与“犯罪流”。完善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的必要性,就在于我国出现犯罪情况,并非短暂的现象,而是有着犯罪源规律作用和犯罪流规律作用必将导致犯罪产生的长期的历史现象。因此,综合治理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大年之计。可是,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人们没有认识到:我国在本世纪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历史条件和发展程度,同马克思当年揭示社会运动的规律和远景而作的科学预测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