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到大,我获得过不少奖励、荣誉,但这一次很不同,因为志愿者这三个字是我内心深处极为珍视的,它意味着友爱与责任、文明与进步。而当志愿服务与学雷锋紧密融合在一起时,这三个字更意味着不变的初心和永恒的光芒。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知道学雷锋就是做好事。随着年岁漸长,我越来越能体会到雷锋精神所蕴含的平凡中的伟大。一件件小事,都是举手之劳,但集合起来,彰显的正是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咨询台     
同事正常的交往没有错!编辑老师:您好!我是山东省某市保安服务公司的一名普通保安队员,现在有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直纠缠着我,让我非常苦恼。2004年9月,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认识了几名女队员,我们之间建立了友谊关系。11月份,她们分配到了执勤单位,正好离我的执勤点非常近,有时我就给她们发信息,或打电话问候一下,都是很纯洁的交往,但后来发生了一件我们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这几名女队员的班长竟将她们的短信偷偷地看了,还偷听了我们的电话内容,并将我们交往的情况反映到公司领导那里去……这件事对我的打击非常大,我没有想到,同事之间简单的…  相似文献   

3.
“你好,我能跟你谈谈吗?我的心里太痛苦了。”电话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忧郁而且缓慢,说话好像都在斟酌。 “请说.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我用同样的语速回应她。 “我今年33岁,孩子3岁,原来在一家外企当秘书,最近我辞职了,暂时还没找到工作。因为我离婚了,我的前夫是我的副总经理,他爱上了另外一个女孩,我不想看见他。”声音停顿下来,传来低低的叹息。 “你是因为这件事很痛苦吗?”我们的热线电话每天都至少有两个以上有关外遇的内容,很多女性为此痛苦,不过她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一年下来能赚多少钱""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医药费报销了多少"……贫困村里的这些"小事",习近平一直都很关心。  相似文献   

5.
友情仍在     
她和他曾是一对恋人,为了一件小事吵翻了,并愤愤然分手。分手的那个雨夜,看得出来,他想缓和僵化的关系,把手伸给她:“我们今后虽不再是恋人,但还可以做个好朋友。”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需要。” 她在一家公司工作,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他的保安部,时常与他不期而遇。好几次相遇,他都冲她微笑,眸子里投去问候的目光,但  相似文献   

6.
卖书     
最近,公安局常常接到一些推销各类法律业务书籍的电话。卖书原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由此我联想起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两件小事。 北京一位女士未经商量便自作主张给我们政委寄来一套工具书,因为  相似文献   

7.
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编辑同志:我和队友都喜欢看《中国保安》杂志。我们小小的站前保安中队就订了10本。每逢杂志寄来,人人争阅,爱不离手。我是从事保安教练工作的,虽然从军30年,到地方又干了10余年,但对保安工作很是生疏。因为保安工作既不属国家治安部门正式编制,又不...  相似文献   

8.
正我与《人大建设》接触时间并不长。2015年年底,我接手了新的工作——到办公室搞文字材料工作。虽说是中文系毕业,但这几年一直从事别的工作,现在要干老本行了,要发挥专长了,心里特激动。但静下心来一想,平时写得少,手很生,怕胜任不了工作,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唯恐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为尽快适应工作,我每天都要翻阅过去的资料和机关订阅的各类报刊。一天上午,收发室的林叔进来,把新来的报  相似文献   

9.
刘永清 《中国保安》2011,(24):25-25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了,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觉得这是让我吸取社会经验的一个好机会。”  相似文献   

10.
暖暖的雪夜     
张国栋 《中国保安》2006,(14):50-51
那是我当保安员的第一个冬天。那些日子,我心里始终烦烦的,因为无论顶寒风、冒飞雪,我们都要进行军体训练。每天摸爬滚打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手脚都冻得长疮、流血,但中队长却毫不顾及我们的感受,依然固执地坚持要每日必训,这让从没吃过苦的我有了满腹的愤懑。中队长是一位30多岁,已经有十几年工龄并一直在基层工作的老队长了,他平时很少说话,是个“闷葫芦”,整天黑着脸,谁都猜不透他在想什么。说实话,刚开始我并不觉得他有什么可敬之处,甚至还认为他不懂“以情带兵”而鄙视他。渐渐地,我和中队长少了沟通、多了隔阂,直至形同陌路、互不理睬。…  相似文献   

11.
运从口入     
我们生活的经历常常告诉我们,不要犯错,正确地做事。但是,现实是,一个人做得越多,犯错的次数就越多。不做事就不会犯错,因为错的对象都不存在了。由于认为错误是一件令人羞耻和难堪的事.我们经常陷入“宁可不做,千万别错”的退缩中。而我却认为,错误远远比正确要有价值,原因是:  相似文献   

12.
打开衣柜     
石湾 《前进论坛》2009,(10):50-51
我在6月上旬写完一部书稿之后就歇夏了,整整两个月没出门参加社会活动,每天都是短裤、圆领衫,一身休闲打扮。前些天,我突然接到开会通知,才打开衣柜挑一件短袖衬衫来穿。没想到与会的朋友们见我穿一件丝质的花衬衫,竟盛赞我引领时尚,显得格外精神!其实这是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穿的一件衬衫,只是因为人上了岁数,再穿当年的新潮时装才让人感觉我仿佛又年轻了几岁。  相似文献   

13.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山东人,在武汉当保安员。最近一段时间江西地区连续发生地震,11月26号那一次我们这里也感觉到有很明显的震动。我长这么大,还没从经历过地震,我听人说九江那边已经死亡好多人了,房子也都塌了,情况很严重。很多武汉人都去买了帐篷,打算晚上睡在外面。我心里很害怕,觉得我住的地方很不牢固,晚上都不敢睡着,我的几个队友也和我一样,这些天我们都是穿着衣服躺在床上的。晚上休息不好,就影响了白天的精神状态,我在工作中总是走神,已经挨了班长的批评了。现在地震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我还是不能放心睡觉,地震有多可怕?我该怎么…  相似文献   

14.
IT销售员     
《创造》2006,(4):23-23
1999年16岁的黄英只身来到昆明求学,中专毕业后一直从事电脑销售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累。因为很多知识都不知道。于是不断地买书买IT杂志来充电”、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与磨练.现在的黄英已经是分店店长,“当了店长,责任更重了,每天大事小事都要经过自己.需要协调的杂事实在太多,这让我觉得心很累、不过.虽然很忙.但这种工作发展空间很大.比较自由又不会影响私人生活。”  相似文献   

15.
队友如兄弟     
富兰克林曾说过,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其后句我最喜欢,也深有感触。的确,朋友常常如兄弟,尤其是和我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保安兄弟。几个月前,班里来了一位新兵小郭,工作认真,热心真诚,很友好,但我却不怎么喜欢他。记得有好几次,我正在岗上值勤时,他走到跟前抬起手为我正正大沿帽或是摆正一下衣领或领带,提醒我说,你的帽子歪了或你的衣领翻了或领带松了。还解析道:“为了良好的保安形象,不能忽视任何细节。”他的行为和提醒都是友好的,但在队友面前我深感丢尽了面子,为此我们“转友为敌”。后来,发生的两件小事儿,让我改变…  相似文献   

16.
感念父亲     
看着我的父亲与我的儿子逗乐儿,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儿。 父亲有两个女儿,在我下面还有一个小妹。我知道,父亲这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儿子。换在以前,换在农村,无子是一件挺没面子的大事儿。虽然我的父亲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农村,虽然我的个性像极了他且成长过程中从不让他多操半点心,虽然父亲表面上也没说什么,而且母亲也没有因为生女儿便在家中没有她的地位。但,确切地说,我们这个家族的姓氏最终到我们这一代便止住了,  相似文献   

17.
那一个春天     
高永明 《人民公安》2011,(20):45-45
想起奶奶的病逝。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和沉重,因为我不知道在奶奶临终前,我是做对了一件事,还是做错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18.
中秋祭     
一件小事,在千禧年中秋将至时节,突然涌上我的心头,使我的记忆频泛涟漪。这件小事的原创者,乃是一个英年谢世的警官,他叫王月顺,卒于2000年11月,时年54岁。在寓示团圆的中秋时节,追忆这个令人伤心的话题,似乎不合时宜,但基于这件小事与中秋节有关,使我不得不提及。直面王月顺所主创的那件小事,源于我当时是局里的宣传干事。90年代初期,我的撰文码字拙技,尚停留在就事论事、就案论案的阶段,也就是说,只要听到某个科所队在查处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或者某个民警做了扶老携幼、帮困解难的好事,我保定立马赶去采访,然…  相似文献   

19.
父亲、母亲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我们姐弟五人都各自奔忙,不在他们身边。去年的这个时候,母亲生病了,尽管她一直对这件事轻描淡写,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我还是渐渐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母亲血压高时已经超过了200,曾长时间地不省人事,离死亡只有一线之隔了。大夫心里也没有一点把握,只能不停地输液降压,连动一下都不敢。我反复思量着母亲的病,料定母亲病前的日子心里一定想我们想得厉害,心神不宁,加上田里的农活,猪牛鸡鸭的牵累,母亲的精神和身体才招架不住,病倒了。事后,母亲安慰我说:“其实,我能想得开,只是那几天梦见你们都不大好,心里就…  相似文献   

20.
一位外地来甬工作好几年的朋友,向我谈了不久前回家时一件震撼他心灵的小事。那是他母亲给他说的一席话:“父亲每天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非要再看天气预报不可,而且只有看到你所在的那个城市是一个小红点时,他才放心。否则就要唠叨:天气不好,这孩子也不知道增减衣服,会不会感冒?”朋友要我猜猜他当时的心态。我说,不用猜了,作为男子汉的你,当时是忍住了眼泪,可你现在还想流泪。 是啊,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天气情况,可这中间又牵动了多少人间真情啊!爱人出差了,我们会去关注“那一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