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晔玲 《前线》2014,(5):58-58
<正>《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公开发表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到动手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到1859年该书出版,历时16年之久。本书的出版为马克思彻底完成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跟《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有密切关系、流传于世的文章,主要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两篇。那么,这两篇文章又有什么区别?各发挥了什么作用?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马克思进入到独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阶段。在多年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2.
有关消费的理论马克思没有作专门的论述 ,但散见于他的著作中。特别是在《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所论及的消费内容是极丰富而深刻的 ,它从不同侧面形成了马克思消费理论。现在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 ,对于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消费理论 ,指导我国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的消费理论马克思首先把消费分为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认为 :“提出生产的消费这个规定 ,只是为了把与生产同一的消费跟原意义上的消费区别开来。”①在《资本论》中说 :“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 :后者把产品当作活的…  相似文献   

3.
《资本的界限》是美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从空间视角系统重构马克思《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级危机理论”,进一步发展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从其理论逻辑来看,他转换了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即在逻辑起点上不同,他从商品的价值转向商品的使用价值;从逻辑分析过程上来看,他从可变资本分析转向固定资本分析;从最终逻辑结论上看,他从资本经济关系分析转向空间矛盾分析.由于哲学方法论上的经验主义色彩,这种逻辑转换的最终结果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升级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从而忽视了马克思三大“拜物教”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维度.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批判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批判的前奏。马克思是通过市民社会批判,引出“现代社会”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概念,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矛盾,从而拨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迷雾,科学论述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构层次(环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从直接考察生产过程出发,认为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内部整体性结构,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生产关系概括为“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  相似文献   

6.
人是个体与类的统一。所谓人的发展包括个人的发展和类的发展两个层面。鉴于“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本文将着重从人的个体发展的角度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一、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考察与展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以人的主体性作为划分标准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即以“人的依赖关系”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也需要改革。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界许多同仁的共识。例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年第2期上,曹钢同志撰文《政治经济学教材急需大改革》。该文指出,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仍是以“两部分”式分割组合作为基本框架的,资本主义部分讲商品经济,社会主义部分过去讲计划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后,社会主义部分也讲商品经济了,但是观点上和概念上出现了矛盾:前边讲资本是“资本”,后边则叫“资金”;前边批判“剩余价值”,后边则肯定“剩余劳动”;前边说“利润”掩盖剥削,后边说“利润”是企业的生产目标。而且,“两部分”都讲商品经济,造成内容严重重复。因此,应打破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的分割组合,“形成以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为主线的统一体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进行全面批判,从而发展出他自己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承认由政治经济学提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相对有效性,但又指出其局限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发展了阶级关系和价值关系借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再生产中表现的中介,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产力理论。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自然科学。”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全面阐发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构成  相似文献   

10.
一次重要的探索──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林克建国以后,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毛泽东多次倡导领导干部要多学一点政治经济学,他自己率先身体力行。50年代中期以后,他在同我学英语时就读过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英译本。...  相似文献   

11.
一位西方学者曾说:“经济学家的沉默,是社会的最大悲哀。”而孙冶方就是一位即使站在地狱的入口处也绝不会保持沉默的“硬骨头”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2.
刘刚 《党建文汇》2014,(12):54-54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神曲”已经成了我们现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这个“神曲”绝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诗人但丁那部带着人们游历了《地狱》《人间》和《天堂》的旷世长诗,而是近年来形容某种音乐让人如洗脑一样着了魔的音乐概念词。  相似文献   

13.
政治经济学逻辑中的政治哲学颠覆———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解读□张一兵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对青年恩格斯并非是不重视的。可是,学者总是愿意相信是马克思影响恩格斯,而忽略了后者的《政治经济学大纲》在特定时期中十分关键地影响前者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是在经济学与哲学的结合中走向历史的深处的。在马克思初创唯物史观的历程中,尽管费尔巴哈哲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真正起本质重要作用的则是马克思自己开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在这一历程中,《莱茵报》时期物质利益的难事是最初动因,而后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启发下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是开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是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基地。正是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的过程中,唯物史观才得以诞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重要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研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较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问题;研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基本矛盾这个概念是毛泽东提出来的。而这个基本思想和研究社会发展的方法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方而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性的论述。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辩证运动规律,阐明了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毛泽东把马克思发现的  相似文献   

17.
英国籍奥地利人波普尔(1902—)把自己所主张的哲学定名为“批判理性主义”,它包括“证伪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两个部分,前者是其核心。波普尔在1934年写的《探究的逻辑》一书,对维也纳学派的证实原则和意义标准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证伪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历史循环论的贫困》和《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两本书中,又把自己的证伪思想运用到社会学说中去,提出了“社会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18.
1.学习政治经济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政治经济学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6页)列宁把政治经济学称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列宁选集》第二卷第580、588页)政治经济学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  相似文献   

19.
2003年7月15日经过事先多次磋商,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IMES)成员弗雷德·施拉德(FredSchrader)先生到哲学所与所领导和马哲史室的同志进行了座谈,商讨在中国北京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为核心,同时与其他院校和研究单位合作,与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共同成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国际版工作站”,促使我国参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国际版的历史性考证和研究工作。施拉德先生在座谈中介绍了国际版的工作情况,并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和《资本论》为…  相似文献   

20.
魏晔玲 《前线》2014,(5):54-57
<正>01研究对象——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见《导言》)这是《导言》的第一句话,马克思开宗明义,揭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物质生产。虽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把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研究对象,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是把社会生产而是把孤立的个人生产作为出发点。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孤立的个人生产当作出发点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这里所说的物质生产,指的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物质生产。研究物质生产,就是研究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