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基层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枪支存放设施、保管不完善,对持枪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枪支使用环节较多,枪支装具及配套工具缺失,以及认识方面的误区等主要问题。对此,加强枪支管理的重点应提高对枪支管理的正确认识,进一步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强化对民警的培训力度,健全枪支配发、保管制度,依法配枪、用枪,最大限度减少民警的伤亡和枪支的丢失,使枪支真正成为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新增设的罪名,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明确该罪的设罪理由、构成特征以及与相关罪名的区别,旨在使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公务用枪的持有人,重视对公务用枪的管理,杜绝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严格管制枪支,但对于什么是法定意义上的枪支,即"枪"与"非枪"的分类,以及"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的分类,"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的分类,却在立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实务界在认识上存在重大偏差,同一行为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差异很大。这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和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讨"枪"与"非枪"、"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等问题,对枪支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可以为新形势下的执法、司法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狩猎热、购枪热的不断升温,个人非法持有枪支数不断上升,且有向枪种高档化、持枪人成分多元化方面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分析这一动向,对于我们打击持枪犯罪,强化枪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严格管制枪支,但对于什么是法定意义上的枪支,即"枪"与"非枪"的分类,以及"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的分类,"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的分类,却在立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实务界在认识上存在重大偏差,同一行为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差异很大。这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和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讨"枪"与"非枪"、"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等问题,对枪支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可以为新形势下的执法、司法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犯罪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犯罪客观方面是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建议对刑法第129条规定进行修改,删除“不及时报告”使此条规定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7.
枪支管理工作作为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生产生活和娱乐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枪支管理在立法方面仍然存在较严重的行政管理痕迹,突出地表现为在立法上强化公务用枪管理、弱化民用枪支管理;强调行政权的优越性,忽视个人权利保障;同时还存在枪支概念不完善、枪支分类不科学、规范枪支使用的法律缺失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枪支管理,从枪支管理立法上加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公民拥有普遍持枪权利的国家。拥有枪支,在美国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枪患的增多,挺枪派与禁枪派的争论亦是此起彼伏。"禁枪"、"控枪"、"限枪"对美国社会有何意义?有无实现的可能?笔者试图在法学语境下对美国禁枪问题的前景做出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9.
英国为兼顾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需要,建立了授权持枪警察制度。该制度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全面的培训和常规的认证管理,提高授权持枪警察的专业素质;同时,立法和警察政策明确规定了配发、使用枪支的条件和授权控制制度,有效地防范警察枪支使用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警察公务用枪受困于维持社会稳定现实需要的冲动和防止警务用枪不当使用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控制之间的矛盾。控制策略在我国现行涉枪法律制度中脉络清晰,冲动来源于以暴恐犯罪为主因引发的对枪支使用的呼唤。建立以自由优先为原则,以自由和安全的平衡为补充的枪支管理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是解决困局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人权是一种为人人所享有的权利。人权保障离不开立法活动,人权需要国家首先在立法层面予以保障,加之严格的执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人权保障的视角看,应深刻剖析我国枪支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唤醒枪支立法领域的人权保障意识,即枪支不仅是制止违法犯罪、维护行政权威和行政效率的工具,也是广大公民生产、生活和休闲娱乐的工具;不仅应该依法用枪,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也应该保障广大公务用枪人员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2.
当下,我国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着民警"不知是否可以用枪""不敢用枪""不会用枪"的问题。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用枪规范体系,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限制性措施十分严格,缺乏严格、系统的枪支培训制度。纾困之道在于,完善现行有关民警用枪法律法规,使之明确可行,即有利于民警在紧急状态下作出可否开枪、如何开枪的决定,并能够预知自己开枪行为的后果;建立科学、严格的责任评估及责任追究机制,并根据开枪民警是主观故意还是过失作出从重还是从轻乃至免予处罚的决定,对非主观故意的民警给予特殊的用枪保护,激励民警敢于合法用枪;建立系统的枪支训练机制,拓展多种形式的模拟实战训练方式;严格配枪资格,推行枪支认证制度;将心理训练纳入考核体系,对开枪民警及时跟进"强制会见"、心理辅导等措施,以帮助其舒缓压力,以此不断提高民警的枪支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公安民警使用枪支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认识"人民警察使用枪支权"的职权性质,提高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职业法律意识,完善公务用枪的法律法规,加强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训练,不仅有利于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规范公安民警因公使用枪支、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维护公安机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及法律的至上权威。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严峻的反恐形势,要求公安民警必须具备依法、正确、熟练使用枪支的能力。持枪证申领培训是民警拥有配枪执法资格的必经程序。按照现行规定,只有通过持枪证申领培训的民警才具备持有所有枪型的资格。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实战需要,枪型不断丰富,持枪证的管理与培训模式已跟不上实战需求,因此,应该通过公务用枪持枪证的分级分类管理,加强民警申领持枪证的培训力度,从源头提高民警依法用枪的实战能力,便于在警务实战时有依据地分配各种武器,依法发挥武器的最大效能,有力打击暴力恐怖事件。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了解基层民警用枪现状,分析基层民警在实战中"不愿碰枪、不敢开枪、不善用枪"的原因,促进枪支训练规范化,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4年5月份"山西省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培训"的民警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所示,解决当前基层民警枪支训练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着重从建立基层民警用枪培训常态机制、打造基层民警用枪规范化培训基地、提高基层民警用枪理论与战术素养等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笔者就当前警察查缉行动中使用枪支问题开展调查,归纳出警察查缉行动中使用枪支时存在枪技不熟、用枪不当和畏惧用枪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强训练,掌握使用枪支技能,不断提高警察的临战处置能力;全面掌握使用枪支法律,大胆依法使用枪支;牢固树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执法观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三门峡市在加强公务用枪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公务用枪的丢失、被盗等案件仍时有发生。据统计,九四年以来,我市发生的58起涉枪案件中涉及公务用枪就达20起,占34%,对社会治安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震惊全省的渑池县“97.4.2”特大持枪抢劫运钞车案的发生,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笔者近日对我市九四年以来发生的涉及公务用枪案事件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发现长期困扰公务用枪安全管理的以下几个问题。(一)超范围配枪。目前,我市存在着超范围配枪现象。不少党政领导干部、一些厂矿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8.
国家公务人员持枪涉枪暴力犯罪的心理“痕迹”是持枪人的“适格性”与“不作为”相分离的一种体现。它包括“公务特权和优势需要”、“拒绝自陷入罪的特权”、“职务上的特权”和以“合法”手段获得逃逸的“保证”等四种情况。国家公务人员持枪权利体现的是对合法持枪人员人身安全的保障及其对相关社会利益与特定社会关系的保护与维护,不是特殊权力的产物。未来制定的相关法规中应确立预防国家公务人员持枪涉枪暴力犯罪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9.
国家公务人员持枪涉枪暴力犯罪的心理"痕迹"是持枪人的"适格性"与"不作为"相分离的一种体现,它包括"公务特权和优势需要"、"拒绝自陷入罪的特权"、"职务上的特权"和以"合法"手段获得逃逸的"保证"等四种情况.国家公务人员持枪权利体现的是对合法持枪人员人身安全的保障及其对相关社会利益与特定社会关系的保护与维护,不是特殊权力的产物.未来制定的相关法规中应确立预防国家公务人员持枪涉枪暴力犯罪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20.
警察用枪案件频发,警察枪支使用问题的矛盾日益突显。不愿带枪的警察和暴力袭警现象的增多,个别警察的滥用枪支共同构成了目前警界的空前的用枪困境。课题组选择用枪矛盾最突出的广东展开调研,广泛收集警察用枪素材,听取实战部门对于警察用枪的切实困难,深入分析其成因,并发掘广东警方枪支使用和管理的宝贵经验,以期能够为我国警察枪支使用立法提供坚实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