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备条件。正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所指出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随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诸多任务中,最关键的工作则是改革和完善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并造就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3.
论民主政治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作用,二者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物  相似文献   

4.
略论我国企业家的职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我国企业家的职业化胡江华肖智润一、市场经济呼唤职业企业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从企业制度的历史沿革看,其经历了“业主制”到“合伙制”,再发展到“现代公司制”三个阶段。前两个阶...  相似文献   

5.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这—论断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点,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定和要求。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既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方针,又是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1,(4):64-64
《理论视野》日前发表中央党校原教育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兴山的文章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而难就是难在这个“结合”上。因为如果结合得好,就能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系统化,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决定》明确指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本文就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随着我国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更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比较中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越性,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用好“看不见”和“看得见”“两只手”,在市场更加有效、政府更加有为、党领导更加有力三个方面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熊刚 《求实》2001,(Z1)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和江、浙、沪考察工作时指出 :“面向 2 1世纪 ,我国经济的发展 ,必须大力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整套制度和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 ,它对增强企业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着重要意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 ,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活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 ,是我国企业改革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的国际惯例和通常做法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1.
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格局中的两个“基点”是什么?答:第一个“基点”是,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以社会主义基本一制度为基础的,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活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有社会公平又有社会效率,两者互相结合的新型的经济制度。这样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而不是以私有制为全础,不是以私人资本为主体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言而喻,社会一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制度,它的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挤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要抓好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工作。规范的公司最集中地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建立“产权清晰”的企业法人制度,有利于建立“权责明确”的企业有限责任制度,有利于建立“政企分开”的现代管理体制,有利于建立“管理科学”的企业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有利于形成企业多元化投资主体,增资减债、广泛融通资金等等。它对现代企业制度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运行,无疑具有巨大的催化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完善经济体制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创建体制环境的目标和落脚点。社会主义制度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社会最高发展目标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办法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受社会主义最高目标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必须沿着“以人为本”的目标推进。根据以人为本的精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重点。上海根据中央精神,为实现邓小平同志向上海人民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率先试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是转换经营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后,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解决企业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制度系统,我们要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它,并全面地贯彻。但…  相似文献   

16.
加强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条件。因为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但是,怎样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最近,我们就“市场经济与法律”这个专题走访了贵阳地区的部分专家和学者,下面就是他们的认识和看法,欢迎大家踊跃参加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并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8.
曹晔 《求贤》2014,(9):12-13
一、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历史沿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1993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关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深化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的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论述的具体实施,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从中国国情出发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左辉云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深化包括劳动用工制度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要“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