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经常奔忙往返于延安、重庆之间。1940年3月刚从苏联治病回到延安的周恩来就考虑到此次返渝尚须办理的有关事宜。一是重庆办事处的警力不足;二是电台方面人手不够。周恩来想趁此次返渝之机带一批同志到重庆工作。中央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从陕甘宁边区部队抽调了32名红军干部组成警卫排护送周恩来到重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今年又逢董必武诞辰130周年,重庆红岩村,当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办公驻地,它见证了董必武在渝近8年风雨如磐的抗战岁月。时光荏苒,往昔的红岩村,现已是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青山无言,位于纪念馆内一栋修建于重庆大轰炸时期的3层楼房,仍每天向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  相似文献   

3.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随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陆续设立了办事处,有的称通讯处或交通站。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后,八路军办事处也称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但通常仍称八路军办事处。八路军设在各地的办事处主要有:驻陕办事处、驻晋办事处、驻南京办事处、驻沪办事处、驻甘办事处、驻新疆办事处、驻武汉办事处、驻湘办事处、驻广州办事处、驻香港办事处、驻衡阳办事处、驻桂林办事处、驻重庆办事处、驻洛阳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在蒋介石的反共方针下,始终把中共驻重庆机关和工作人员作为侦察、控制的迫害对象。在重庆参与这一阴谋活动的特务机关计有:军统局、军统局重庆特区(简称渝特区)、军统局控制下的重庆卫戍司令部稽查处(简称稽查处)、军委会办公厅特检处(简称特检处)、军委会运输统制局监察处和重庆市警察局侦缉大队(刑警处)。中统局及其所属的中统局重庆实验区。宪兵司令部警务处及所属的直属特高组。被特务包围、监视的中共驻渝机关主要是:化龙桥、小龙坎地区的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曾家岩、上清寺地区的中共中…  相似文献   

5.
红岩村,原名红岩嘴,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所在地,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工作八年,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于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1943年到1946年间曾3次到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汇报工作,接受任务。当时正是抗日战争从相持到反攻以至胜利前后,形势紧急,来去匆匆,没有来得及仔细了解、观察红岩的一切。但红岩精神始终鼓舞、激励着我。初到红岩1943年6月,我从广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以世界大药房董事长身份开展工作。这时,徐鸣告诉我,他将调回重庆,组织上有意要我利用暑假同他一起去,集中一段时间学点理论。我们7月8日到达重庆,10日上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虽然地理条件较好,但依然处在国民党特务、军、警…  相似文献   

7.
1966年12月,我和几位同学步行串联到重庆。16日晚,我们到“北地东方红”(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红卫兵)驻渝联络站去。上楼的时候,偶然遇到北地东方红负责人之一的王大宾,他告诉我,东方红驻成都联络站和驻重庆联络站都接到朱成昭(北地东方红的主要负责人)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传达党中央、“中央文革”的指示,要我们把彭德怀揪回北京。  相似文献   

8.
▲董必武,何莲芝重返红岩时与原大有农场工人何荣森(后排右二)、罗大娘(前排右二)合影1958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在视察云南、四川等地的工农业发展后途经重庆。重返原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11月10日这天上午11时半,在通往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旧址的一条石板小路上,一行人簇拥着一位身材魁梧、雪白的八字胡须挂满上唇的老人,沿着小路朝旧址方向走来。当这位面容慈祥精神饱满的老人步入旧址大门时,眼尖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就认出是董老,“董老回红岩”的消息顿时传开了。附近的群众闻悉…  相似文献   

9.
资讯     
《红岩春秋》2021,(5):4-7
正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首次对外开放警卫室、秘密电台等4月29日,经保护修缮和展陈升级,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对外试开放,不仅展出3000余件实物和103张珍贵图片,更首次对公众开放了"八办"警卫室、厨房、秘密电台、暗房等,再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同志们办公、生活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红岩春秋》2021,(1):4-5
正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大楼拟于4月对外开放2021年1月5日,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大楼保护修缮工程进入尾声,计划4月底对公众开放。目前,红岩革命文物遗址已修缮完工的有18栋,正在修缮的有9栋,这些文物遗址将在今年7月1日前全部修缮、布展完成,面向公众开放,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相似文献   

11.
初到红岩     
那是1939年的春夏之交,我从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转赴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那时我只是个16岁的小姑娘,向往着到延安参加革命。由于有外祖父徐特立的介绍,我到了八路军办事处就仿佛到了家,办事处的领导们,都把我当作他们的孩子,热情照顾,谆谆教导,使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我的母亲——徐特立老人的长女徐守珍(原名徐静涵),是上海南方大学学生,赤色工会积极分子,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捕失踪。同志们都认为她已经牺牲了(直到解放后她才跟外祖父和我们联系上),因此对我这个革命后代十分关照。我初到红岩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对重庆进行大轰…  相似文献   

12.
1940年夏,日机经常空袭重庆,当时防空设备很差,管理不好,经常是敌机已临上空,才发出警报,人们来不及躲避,炸弹已经扔下来了,死伤人数不少。在5月的一天,也是这样,日机已经飞临重庆上空,才发出了警报。红岩咀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同志们从房子里跑出来奔向防空洞。在远处看到一个矫健的身躯,站在农场的空地上指挥奔跑的人群,他就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随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陆续设立了办事处,有的称通讯处或交通站。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后,八路军办事处也称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但通常仍称八路军办事处。八路军设在各地的办事处主要有:驻陕办事处、驻晋办事处、驻南京办事处、驻沪办事处、驻甘办事处、驻新疆办事处、驻武汉办事处、驻湘办事处、驻广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外地驻渝办事处工作人员,我们要负责与重庆市党政部门联系沟通,开展经济合作、招商引资等工作。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关注捕捉这座城市的发展动态。 怎么捕捉?借助报刊、网络是一个重要手段。在重庆报刊中,我尤其推崇《当代党员》,一是因为它是重庆市委机关刊物,具有权威性;二是因为它很有实用性。我尤其看重第二点。  相似文献   

15.
姐姐成为“最可爱的人" 姐姐谢若愚,生于1931年,比我大十多岁。幼时只记得姐姐自白胖胖的,笑声特别响亮。她在万县市读书的情景,我记忆中已没一点印象。姐姐1948年由万县女中考到重庆,进了抗战时内迁至渝的上海公大文史系。 父亲当时在万县市的金融、桐油界颇有名气。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父亲公司驻渝办事处主任黎伯伯每次回到万县,都要向父亲说:“大小姐某月某日又来取了多少银元。”父亲就点头。家里人便常对我说:“她想用钱就到办事处去取,你爸没给她定限额,你长大了也去外地读大学,像她一样花钱。”为  相似文献   

16.
中共驻渝公开机关在监视和迫害中巍然屹立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设在其统治区的公开机关采取的一条方针是:既不得已容许其公开存在,却又千方百计地进行限制、防范甚至捣乱和破坏。中国共产党设在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馆就面临如此境况,无论是国民党军统还是中统,都对共产党这两个公开合法的机构采取了上述方针。  相似文献   

17.
静谧的夜幕下,寒风呼呼地吹着。 红岩嘴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的竹篱笆墙内有全幅武装的警卫在巡视着,红岩村内显得气氛紧张。 三楼机要电台前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地监听着,希望能再次收到来自皖南新四军军部的电波 这是1941年1月17日之夜。 红岩的全体党员都集中在办事处大楼二楼的过道上,静静地等待着。 不祥的征兆越来越强烈,几乎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自从得知新四军军部北上抗日途中被国民党七八万人围攻的消息后,同志们就一直关注着局势  相似文献   

18.
正李金德1930年代参加红军,1934年11月随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25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参加了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开始在周恩来身边从事机要工作。1937年8月被派到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任办事处机要组组长。1938年自国民党办的译电训练班学习结束,先后在武汉、长沙、湘潭、衡阳、桂林等地八路军办事处做机要工作。1941年秋调任中共中央机要科副科长,后任科长。1945年12月作为周恩来的秘书参加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参加政  相似文献   

19.
杜娟 《红岩春秋》2013,(3):60-62
人物简介林正亨(1915-1950),台湾台中人。中共党员、台盟盟员。1937年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9年毕业后参加过昆仑关战役。1944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建立联系。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返台从事工运。参加台湾"二二八"起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1,(9)
正担任八路军驻湘代表的是徐特立。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运动的发展,支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征得国民政府的同意,中共中央决定在西安、武汉、重庆、长沙、桂林和兰州等重要城市设立八路军的办事处或通讯处。1937年11月,中共中央任命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徐特立为八路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11月26日,花甲之年的徐特立和驻湘通讯处主任王凌波一道离开延安,踏上回湘之路,辗转千里,于12月9日到达长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