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学著作。作者,孙武,字长卿,也称孙武子,一说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即今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一生战绩赫然,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孙子兵法》一书对我国军事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兵学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在举世  相似文献   

2.
论《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囿于时代的限制,孙子的军事经济理论还有不少局限性,但其中的"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军赋改革以及战争与物资奖励思想均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研究《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有益于我们把握古代军事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其代表作《孙子兵法》问世至今,已有25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孙子兵法》不仅为中国历代兵家所尊崇,而且被奉为世界军事宝典。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在《孙子兵法》英译本序言中指出:“2500多年前中国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对于研究核时代的战争是很有帮助的。”事实上,《孙子兵法》这本只有约6000个汉字的小册子中所蕴含的军事指导理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的军事伦理观,尤其值得今人学习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从成分分析法对《孙子兵法》两个译本中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文学作品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子》又称《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产生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据史书记载,它是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孙武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其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孔丘同时期,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生于春秋晚期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卓越的军事理论著作,在我国唐代中期已传入了日本。日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规模大而卓有成效。日本现代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佐藤坚司在所著《日本武学史》中说:日本人研究《孙子兵法》主要是采用孙子的用间。英国谍报史专家理查德·迪肯在所著《日本谍报史》中说:“日本人搜集情报的灵感,是受中国二千四百五十年前的战略家孙子的影响”,“孙子著作中的名言,成了日本情报机构的座右铭”。因此,探讨日本的谍报活动中《孙子兵法》的作用是有意义的。拙文不是对日本谍报活动的全面研究,也不是对日本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尊为"兵学圣典".其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唯物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明的军事论著 ,它所提倡的战略思想与当今侦查讯问的有关理论有着内在的联系。侦查讯问工作中运用军事思想 ,借鉴其策略战术 ,必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各哲学流派关于"对立与统一原理"的观点阐述以及其当代现实作用。同时,也是对辩证法发展的一个探讨。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其自身发展经历了古希腊的朴素主义、康德的纯粹理性自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四个重要阶段。同时,从我国古代经典文本出发,在公元前11世纪,人们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出了早期的阴阳学说,《易经》、《老子》、《孙子兵法》等著作都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贤哲人的辩证法思想。最后,感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对立统一规律,同时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的当代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子兵法》流传到日本 ,为日本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及企业家所推崇 ,被称为“东方兵圣”。《孙子兵法》对日本的军事思想有重大影响 ,构成了日本军事思想的主体结构。孙子的作战原则和“用间”思想 ,被用于历代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人将《孙子兵法》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形成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 ,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用计谋胜敌,变劣为优,变弊为利,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历来为古今兵家所崇尚。用兵是此,侦察办案乃同理可循。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侦破技术尚欠发达的中国古代,用于侦察办案的科学技术甚少,且较落后。古代明吏凭借什么执法断案呢  相似文献   

12.
首先,谈一谈互助保险在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其所包含的内容来讲,应该是三大类,即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和互助保险。这一归纳本身就说明了互助保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在《保险法》起草过程中,开始我们也曾认为合作保险、互助保险是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保险法》的草稿里还有合作保险这一章。后来我们越来越感到互助保险和商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中的三个重要战略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本著名的军事著作,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发掘及不断扩展应用范围,其很多战略原则已经在其他一些存在竞争和对抗的领域得到应用.所以,现代有些人将它与<道德经>和<论语>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亦称《孙武兵法》,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以及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军事理论著作,它所阐述的运筹帷幄,定计施策的对抗斗争手段,是研究军事活动,为军事斗争服务的谋略。同刑事犯罪作斗争,虽然在斗争形式上不同于军事行动,但是刑事侦察部门与犯罪分子是对立的双方,两者之间也存在一条无形的战线,犯罪分子流动并隐匿在人民群众之中,直接危害着社会治安秩序,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积极地而又艺术地行使侦查权,采取针锋相对的斗争谋略,才能依法打击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在侦察破案活动中,刑事侦察部门一般处于主动进攻的地位而犯罪分子往往处于被动、防御地位,但是我们决不能低估刑事犯罪分子的活动能量,在狡猾的对手面前,能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群雄逐鹿、战争不断的时代,而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利,《孙子兵法》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利益的驱使使得战争不可避免。但是利益的获得并不完全靠“战”来得到,换句话说,兵家“不避争,但慎战”。从《孙子兵法》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如何减少冲突、战争而获取更大利益的谋略,这种“慎战之争”在《孙子兵法》中有多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过程性信息成为很多行政机关拒绝公开的理由之一,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纠纷。我国有关过程性信息的立法最早出现在地方政府规章中,中央政府部门的规章中也有类似的规定。这些规定存在变相扩大不公开的政府信息的范围、违背《条例》的立法目的、部分规定属于超越权限的立法等问题。未来立法应当确立判断过程性信息的基本标准、过程性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以及过程性信息公开的条件和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军事理论成就和战争指挥才能是举世公认的。他的军事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军事学说和哲学及其丰富的革命战争实践,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民族战争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土壤,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特色的产生有多种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借鉴和汲取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孙子兵法》系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一部兵书,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兵学著作。此书虽然只有五六千言,但它舍事言理,词约义丰,内容宏博,议论深刻,举凡…  相似文献   

18.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展示的"全争"思维及观念在句吴从以"让"治国到以"争"强国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孙子兵法》不仅对吴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平崛起"的战略思维是与以"争"强国思维有某种历史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只有把《红楼梦》还归其人文环境,才可能揭示这部伟大小说的深厚生命内涵。本文对《红楼梦》的阐发从两个层面着手:情属于直接的层面,心性属于根本的层面。《红楼梦》既继承了《西厢记》、《牡丹亭》等戏曲中的有情世界,又能够超越二者的隐晦基调;而后一目标的实现,实有赖于《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中洋溢的心性精神。从这两条线索,可归结出《红楼梦》的文化生命结构——心性之情。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庞大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几乎每一种性质的思想文化都有其相应的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彼此融合。文化思想的这种复杂关系决定了文学对于文化思想的认同也不可能单一化:在《诗经》的各类诗歌中,如果说祭宴饮诗属于礼乐思想文化体系,是对于礼乐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