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与增收。近年来,遵义市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加快了结构调整,产品得到了省内外市场的高度认可,成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2.
正黎平坚持绿色发展、知行合一,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林下产业,让巍巍群山变成金山银山,绘就出一幅生态得保护,农民增财富,乡村更美丽的新画卷。"这几年中药材行情好,种植户们收入都不错。"5月27日,黎平县中药材办主任吴文琰说。目前,黎平县以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5.1万吨,总产值达3亿元。中药材产业成为全县助农增收、有效脱贫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重点针对缺乏产业支持或容易返贫而又有林地的贫困户,通过大力实施单株碳汇项目,建立长效碳汇购买机制,将树林生态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努力提高林户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成果。"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让我们又多了一条增收路,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一定会保护好这些树。"  相似文献   

4.
林业是普洱市的支柱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对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普洱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推进北京沟域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图 《前线》2016,(12):82-84
正山区是首都的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地和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拓展区,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胜地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供给基地。同时,山区也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薄弱的地区,是北京全面实现小康的难点和关键点。为筑牢生态屏障、服务首都北京,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7)
正达茂旗林业局以打造国家西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示范旗为统领,切实结合当地实际,围绕1个中心(以生态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解决2大难题(造林绿化后期抚育管护,林下经济增收不足),抓住3个关键(推进以国土绿化为主的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自然恢复等生态保障,加大林业产业化和林游开发为主的旅游景区景点增绿建设),实施4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林下经济是立足所拥有的森林、林地以及生态环境,根据可持续经营,实施复合经营的生态优化型经济。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以生态扶贫为统揽,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林下经济发展面积、产业效益和助农增收实现"三增长"。但是,我省林下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环 《奋斗》2014,(1):31-32
正"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一点、保护一面、带动全局",是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为林区可持续发展做出的科学定位。两年多来,伊春市恪守"两个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林下经济、园区经济和绿色矿业经济"三篇文章"同步做,努力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推动林区逐步走上了一条生态功能日益彰显、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的绿色崛起之路。做活"林下经济"文章重新审视林业经济。林业经济是林区生产建设活动和林业再生产各环节经济关系的总称。包括培  相似文献   

9.
正在贵州石漠化片区,通过有效推进石漠化治理和脱贫攻坚,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蓬勃发展,部分地区石漠化得到遏制,群众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五大脱贫产业,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涉及近50个县区,有近一半贫困人口长期在此生活。党的  相似文献   

10.
田林县是广西人均拥有林地面积最多的县,其中全县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06万亩,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下种植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和发展食用菌、养殖家禽等,将会大大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把单一林业引向复合林业。对于林农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6,(24):6-7
正近年来,贵州厚植生态保护基础,突出抓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不断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厚植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加快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让生态美起来、百姓富起来;厚植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把生态短板补齐、长板做优,让绿水青山带来源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经济 ,其核心问题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解决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需要做出新的探索。关键要努力探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 ,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切实解决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重大问题 ;以改革为动力 ,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3.
贫困地区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已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长期增收难?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本文作了尝试性回答.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民增收难度大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增收渠道单一、结构失衡、产业化进展慢、农外就业难等等 ,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在新形势下 ,促进农民增收要“围绕一个中心 ,实现二个突破 ,奠定三个基础 ,推进四化”。  相似文献   

15.
鲁东亮 《学习论坛》2004,20(5):34-35
农民增收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农民增收的环境仍丝毫不容乐观。如何破解这道难题 ?我认为必须根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来解决 ,重点是在以下六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要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实现新的突破 ;二是要在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要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实现新的突破 ;四是要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五是要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上实现新的突破 ;六是要在落实保护农业政策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习水县的退耕还林工程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全省营造林质量一等奖和遵义市2003年退耕还林达标单位。实现了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牟景君 《奋斗》2013,(8):43-44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丰富的林下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破解林业发展难题,开发"原字号"资源,推进以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作为一个多民族、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边疆农业省份,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发挥比较优势,实施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改善财政支农投资体制,加强农业产业化的科研转化力度;有效吸收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和谐农村,确保农民增收,实现云南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黔东南州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根本路径,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了重点产业,努力形成兼具规模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林下经济产业。3269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67.98%……黔东南的山林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希望。立足优势选产业生态名片,是黔东南州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近年来,黔东南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生态优势,明确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颍组 《江淮》2012,(5):28
近年来,颍上县以保护农业生态为前提,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发展生态农业,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开创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