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新媒体在大学生公民教育过程中的新作用日益凸显:体现了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和自由性,体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海量性,体现了教育形式的数字化与交互性,体现了教育语境的虚拟性。我们要善于积极主动地掌握和利用这种教育的新形式。同时,新媒体传播方式也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模式和自身素质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规范新媒体运作,加强社会媒介素养教育,从而将大学生公民教育推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基石。当今世界多元的思想文化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巩固,而这种影响在新媒体的助推下,变得比过去更加复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关系着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水平。因此,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而培育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一是政府要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强后盾;二是社会要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高校要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四是大学生要进行自我教育,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有效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打造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强势新媒体,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作用,建立新媒体理想信念教育信息发布机制,完善大学生党员新媒体使用行为的监督机制,加强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自媒体时代下,新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和必备素质。本文以媒介素养为研究对象,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思辨能力,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丰富发展了自媒体下媒介素养的理论内容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遵循本土性、主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原则,并积极探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李杉 《世纪桥》2012,(5):148-149,154
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微博以其交流的便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在带来变化和影响的同时,这种基于现实的虚拟也不可避免地拓展至大学生的心灵,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撼动,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应对这一挑战,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严峻挑战。而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育大学生网络骨干的工作力度显得不够,大学生网络骨干的素养也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骨干的培育工作,并分类别、多层次、多维度地培育大学生网络骨干。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普及,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大学生既是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也是改善网络生态的重要力量。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但同时也面临着大学生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网络上涉民族言论不同程度存在风险、对网络言论的监督存在薄弱点等诸多挑战。在此基础上,高校应从挖掘新兴元宇宙空间,构建校园新媒体平台,整合新旧媒体资源,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入手,构建起高校全媒体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新格局,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我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正处于初级阶段,完善的教育体系尚未建立,显著的教育成果尚未产生。批判精神,对于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效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批判精神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促进作用,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模式三个角度出发,探索通过培养批判精神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新时期我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移动新媒体逐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另一方面,移动新媒体的离散型、去中心化、自组织等特点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文章从教育理念更新、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媒介素养教育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当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在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此,高校应加强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目标,并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同源同归,大学生人文素养作为大学生素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素养体系提供了可能性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素养体系的现实路径,可以从更新培育观念,转变实践育人模式,创新教育载体等三个维度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如何在高校有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快速发展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教育背景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了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条路径: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育能动性;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媒介素养;优化教育技巧,革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便利和满足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对大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新媒体时代产生的冗繁复杂的信息,许多大学生却无力应对,甚至陷入了信息认知偏差、信息判断失误、信息道德失范等困境,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高校,加强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培育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制定科学、有效的信息素养培育标准方案,建立健全系统的信息素养培育课程体系,探索开展信息素养的在线培养模式以及注重培育大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全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必将深刻影响其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前,社会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普遍不足,导致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多方面的缺失与问题。高校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推进媒介教育体系构建,切实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9.
职业素养就是为了达到职业的要求、全面地履行职责、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大学生职业成功与否选择的关键。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给大学生的学习模式、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培育和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方式开始发生新的变化,本文试图结合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行为特征,深入探讨如何发挥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促进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容易出现价值观的混乱与迷茫,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被淡化,社会主流话语体系被弱化,学生理性思考能力被隐化,自身的价值观识别能力被淡化,阻碍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为此,需要高校、政府、社会和大学生多主体协调合作,制定出一条系统完善的培育机制,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引领;加强自媒体平台监管;弘扬自媒体先进典型;提升自媒体媒介素养,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