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安骏 《政策》2010,(3):47-47,58
法律援助是政府为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保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一直十分重视法律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2.
农村法律援助对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公正、化解基层矛盾隐患、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基础薄弱,存在着需求困境、供给困境、质量困境和保障困境多重发展困境。破解这些困境是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应采取针对性的有力措施补齐短板,推动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迈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孙立定 《江苏政协》2013,(10):39-40
<正>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稳定,以实现"应援当援、应援共援、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目标,以加强队伍、业务、制度建设为重点,健全机制,创新思路,尽心尽力为困难群众服务,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该区法律援助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律援助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面广量大的农村,绝大部分群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14,(4):49-49
正2013年,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273件,同比增长21.1%,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12520.28万元,"12348"法律援助咨询电话共接待来电、来访52660人次,法律援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4年,我省将实施法律援助工作三大任务,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一是办实事,做大做强法律援助事业。从加强网络建设、引导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案件全程监管、争取获得本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宣传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合乎民意、顺乎民心,是一项扶贫济弱的"惠民工程"、"阳光工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民事法律援助的价值分析(一)民事法律援助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LEGLEAID)起源于罗马法,在英美  相似文献   

6.
法律援助是一项民心工程,她对树立党和政府形象、维护弱势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公平和正义至关重要.如何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援贫助困维护公正"的作用,为受援群众带来更大的实际、实用和实惠,是每一个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为某些经济困难或案件特殊的当事人提供免、减法律服务费用的援助 ,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社会公益性的法律制度。1996年我国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在妇联的工作实践中 ,对妇女实施法律援助也已成为新时期维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实施妇女法律援助是新时期妇女维权工作客观需要建国以来 ,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 ,形成了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核心的法律保障体系 ;男女平等成为基本国策之一 ,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与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  相似文献   

8.
为贫困者提供法律援助是一项公认的国家责任。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在立法、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需要大力推进和完善,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却请不起律师打官司时,你是否想到了法律援助?这项让困难群众享受免费法律服务的民心工程,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姜健等44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制定法律援助法等议案,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弱势群体平等享受国家法律成果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法律援助作为十项重点办理的建议之一。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司法部联合一些相关的国家机关制定了《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和《关于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并且规范了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的管理,法律援助制度有了很大完善。中国法律援助制度渐成体系,给贫弱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有效地维护了他们在人身、财产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2005年,有433965名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比2004年增长48%。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扶助,它是指国家制定的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并提供无偿法律帮助,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诉讼公平、司法公正的一项法律制度。长期以来,法律援助作为国际社会普遍推行的一项司法救助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然而就是在最近几年间,法律援助这一伸张正义、扶危济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9,(13):49-5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更好地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司法部决定,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全国、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十项便民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青政[2015]1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各军分区(警备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37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纠纷,妥善处置好涉军涉法问题,切实维护好部队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部队与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有利于军人安心服役,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有利于强化官兵  相似文献   

14.
《湖北政报》2010,(2):10-11
<正>(2009年11月28日)鄂办发[2009]59号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律援助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法治湖北、和谐湖北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焦政[2010]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律援助工  相似文献   

16.
《贵州政报》2013,(9):3-4,55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3]1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最低生活保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作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下,我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会救助是国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的功能定位日益清晰,法治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运行日趋规范,困难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在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托底保障作用。3月17日,2016年全国社会救助工作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打赢脱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显著的作用.但目前,法律援助的发展与社会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还有待提升,与诉讼、非诉讼纠纷处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和融合还需要完善.如何将法律援助制度融入矛调中心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中,提高公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8,(4):42-43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多年来,陕西省地县三级妇联年均受理妇女儿童咨询投诉万余件次,70%涉及法律问题。2003年起,陕西省妇联在建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机构、建设专业志愿者队伍、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余蕊娅 《人民论坛》2010,(4):106-107
监狱法律援助是对服刑人员权利维护和保障的一种有效措施,对于提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质量、促进监管安全和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应当从提高社会共识、创新法律援助工作形式、设立援助基金入手,探索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从而切实维护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