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群众》2011,(7):49-50
“十一五”是江阴高新区从一般的经济开发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转型的五年,是由开放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江阴高新区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确立起“建设现代化科技新城”的总体目标,把科技创新列为战略核心,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发展为方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五年的努力,江阴高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并率先实现了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刘伟 《湖北政报》2010,(22):2-2
<正>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东湖高新区成为全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探索完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5,(11)
<正>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昆山、江阴、武进、镇江等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江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苏南发展的殷切期望,对破解苏南发展瓶颈、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区域现代化的路径,具有重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支持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区由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组成,横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江苏的新使命,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起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2015年2月,专题召开深入实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5,(11)
<正>苏南是我国科教资源最丰富、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过近年来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苏南自主创新成绩斐然,已成为国家高新区最密集的地区和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基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意味着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对破解苏南发展瓶颈、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全国首个  相似文献   

6.
<正>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区域发展经历了苏南率先突破、区域共同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融入了中国经济的大变革,开启了江苏发展的大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探索空间发展规律的重要实践。在新时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7.
正《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瞄准"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力争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民营企业是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建议:一、上下联动,确保政策落地。明确各高新区的责任主体地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具有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等多个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为民营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广阔平台。我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系列政策,为全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具有重大指导作用。民营企业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必须抓住机遇,主动作为。一、进一步完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一是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建立涵盖发改、商务、外事、财政、税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高新区)位于杭州西郊,是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核心组成部分,是杭州国家高新区青山湖园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青山湖科技城(高新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核心意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聚焦产业化,突破大项目,构筑新优势,努力打造成为经济发展主阵地中的"主阵地",项目招引排头兵中的"排头兵",项目建设示范区中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阎立 《群众》2013,(11):29-30
面对资源环境日益制约常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压力,常州紧紧抓住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新优势。常州过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常州未来的发展更需要创新驱动。当前,为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常州瞄准国际科技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昆山高新区入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1"阵营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化创新引领,坚持特色发展,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量质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高新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自主创新的产业方向还不够明确,平台功能还不够强,产业化的规模效应还有待提升。由于苏南各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5,(11)
<正>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对于常州加快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全国首个"城市群联合创新"的重要成员,一年来常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要求,积极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新机遇,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增添新动能。  相似文献   

14.
方建中 《群众》2015,(1):55-56
2014年1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昆山、江阴、武进等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此,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在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主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同舟共进》2020,(4):F0003-F0003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党中央赋予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推动茂名加快融入大湾区建设,这既是政治责任,更是发展机遇。当前,茂名正牢牢扭住大湾区建设这个“纲”,强化机遇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以战略对接、交通对接、产业对接、市场对接等为重点,以点带面,奋力推动茂名融入大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全面启动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召开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意见,成立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举办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对接会,研究打造国际强港、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印发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启动建设173个总投资2800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5,(12)
<正>2013年9月,苏州市吴中城区由原长桥、苏苑、龙西三个街道撤并组建,为吴中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2015年11月,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面积15.3平方公里,下辖29个社区,包括7个涉农社区,常住人口20万。近年来,吴中城区紧紧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加快"再城市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吴中区"四大板块"、"四轮驱动"和千企升级等重大战略部署。城市形态、产业转型、经济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到"十二五"末,  相似文献   

18.
<正>张连珍主持专题协商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6月29日,省政协举行十一届二十一次主席会议,围绕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会议并讲话。张连珍在讲话中指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加强统筹协调,谋划思路举措,落实保障条  相似文献   

19.
黄丹 《当代广西》2014,(12):26-27
正专家名片〉〉杨鹏广西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博士,兼任广西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和战略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将上升为国家战略!4月21日,自治区主席陈武在2014年绿公司年会上表示,覆盖了广西大部分地区和广东主要区域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将很快被国家批准实施。届时,广西又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此,记者专访了研究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战略的广西社科院专家杨鹏博士,就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将给广西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以及如何抢抓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黄金机遇"进行展望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充满机遇,能否抓住机遇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的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必须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敏锐捕捉机遇、及时把握机遇、努力用好机遇,才能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提高机遇意识,增强把握机遇的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观察问题,用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中洞察机遇。客观分析形势变化,敏锐捕捉和把握新情况,从国家经济形势和本地区所处的周边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本地区生存发展的机遇。要善于从对市场经济发展最具影响的事件中抓住机遇。寻找那些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