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总起来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正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昆  程恩富 《探索》2015,(1):108-113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种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等传统增长点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在经济新常态下,只有在正确价值导向的引领下,我国国民经济才能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又克服潜在的风险与挑战。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正确的价值导向主要包括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导向、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导向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2):12
<正>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障。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然催生新产业和新需求。谁能够敏锐地发现,谁就能抢占经济发展先机。从产业发展看,我区产业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工业主要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服务业规模小、层次低,发展空间很大。只要我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电子商务等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黄再胜 《前线》2015,(3):81-8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正从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打破"中等收入陷阱"魔咒,顺利实现"双中高",就必须辩证地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新引擎,改造升级传统引擎,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新常态呼唤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超高速增长,演绎的"中国奇迹"举世瞩目!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6.
<正>在经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进入增速减缓、结构优化、动力多元、质量提升的新常态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必然结果,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和学者再度鼓吹"中国经济崩溃论",唱衰中国经济。这是经不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的。从区域发展格局看,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和区域发展差异大,多元化区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5,(1)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主力军作用。一、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的重要使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5,(7)
<正>中国经济新常态实质上是指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开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就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理解新常态下的新变化。当前,内蒙古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过渡期、转型期,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务之急是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一、认清内蒙古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5,(9)
<正>编者按: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按照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善于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在提质增效的前提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考验。这组笔谈告诉我们,办法远比困难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要有充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罗甸县积极适应新常态,克难奋进,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信心不断提振,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经济发展呈现稳中突进、稳中提质、稳中优化的良好态势。习近平总书记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变化,指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的新预期,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伊犁州直经济走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面影响下,也由经济高速增长的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进入增速换挡期的初期阶段。在新常态下,伊犁州直经济应当如何应对,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出发,从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供需结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伊犁经济新常态的现状与特征,提出从供给侧进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应急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公共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有望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顺应形势,发展应急产业一举数得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经济"新常态"这一概念,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毫无疑问,经济新常态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内涵和活力,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探讨。一、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一)经济新常态及其基本特征所谓"经济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在经历30余年的高速发展以后,在速度、结构、动力、方式等方面表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5)
<正>近年来,包头市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14年末,包头市民营企业累计发展到32035户,注册资本(金)1242.4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08%和19.22%,民营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包头市民营企业要不等待、不观望,牢牢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靠创新驱动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8)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工作政策思路发生的重大变化,也是新常态下内蒙古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向结构优化要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紧紧围绕制约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加  相似文献   

16.
汪连杰 《求实》2017,(5):34-43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新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今后政府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发展"新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必然要求。与美国"新经济"内涵不同,中国的"新经济"预示着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增长动力、新的配置机制和新的经济结构。"十三五"期间,政府应该不断深化理论创新,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战略,注重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转向调存优增并存,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的新时期,贵州大数据产业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空间和动力,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公众高度好评。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态势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贵州经济在转型提速,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上已成了决策层共识。2014年贵州电子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地将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作为2015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中长期来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业强国,关键也在于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根本要求。当前,国际经济复苏依旧疲弱,国内经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内蒙古不仅意味着新挑战,更蕴藏扩展有效需求、产业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开放合作、释放市场活力等发展的新机遇。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结构性改革寻找内蒙古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理论导报》2015,(4):6
<正>结构决定发展后劲,结构失衡越久,越会导致经济问题的积重难返。新常态下,我们看到的一个令人欣喜的新变化,正是经济结构出现新的优化。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跑赢GDP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9%,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从需求结构看,消费是"三驾马车"中贡献最大的,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从产业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