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伟乐  杨倩茹  连悦 《学理论》2012,(16):56-57
近些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行政决策的多目标性、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传统的决策模式在当今日益艰巨的决策任务中捉襟见肘,电子政务应运而生。然而,电子政务是一把双刃剑,基于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的现实,将从电子政务对于行政决策消极影响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质量"命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持续发展,电子政务的运用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而电子政务对于行政决策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电子政务是一场运用新的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对传统政务模式的一种深刻的变革。本文首先就电子政务的概述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进而对行政决策的概述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于此,提出了电子政务对我国行政决策的影响,旨在全面提高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应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简称韩国劳总)釜山直辖市地域本部(简称釜山劳总)的邀请,上海市总工会访韩代表团于四月十日至十七日访问了韩国。在韩期间,代表团出席了釜山劳总定期大会,拜会了在汉城的韩国劳总,与釜山劳总进行了友好坦诚的会谈,参观了大宇、金星等七个企业并和企业工会以及两个最有影响的产业工会进行了座谈,参观了工会举办的培训设施。通过对韩国劳总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接触了解,感到韩国劳总是一个正在发展壮大中的工会,然而已经是一个有着相当影响的工会。  相似文献   

4.
魏涵 《学理论》2014,(20):12-13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建设任务。和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是,我国电子政务也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电子政务和行政体制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电子政务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是:电子政务发展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的深化;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控制机构编制;创新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试析地方政府行政服务机构的组织边界和行政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地方政府行政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行,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其适度的规模应该是怎样的,在其发展阶段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未来的走向又如何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地方政府行政服务机构的组织边界和行政权力范围,笔者提出从静态层面,主要就“管理部门职能”、“行政文化塑造”、“电子政务建设”、“行政成本控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和意见;并针对该类机构的建设规模的“适度”问题,提出了一个动态建设模型。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6月10日,由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行政论坛》《新视野》《地方治理研究》杂志社协办的"民主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高端论坛"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西北政法大学召开。全国26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中国行政管理》《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探索与争鸣》《江淮论坛》等多家刊物的主编、编辑应邀参会,共百余人出席论坛。论坛分为学术交流、专题讨论和实地调研等三个部分。在大会主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者从宏观理论、领域研究和案例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深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3,(23)
第四届亚太区域红十字会红新月会大会在京召开第四届亚太区域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大会5月24日至5月29日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亚太国家和地区31个红会代表就防火备灾、卫生救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联合签署了《北京宣言》。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如何“领跑”信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蕙 《瞭望》2002,(16)
四月五日,第六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大会由于参展商的减少显得有些冷清,这与电子商务在我国乃至全球都进入了一个更为冷静、务实的新阶段有关。今年最“热”的当属大会的电子政务论坛,一些外国政府代表的参会使它凸显“国际化”色彩,各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亮相使人们感受到其中涌动的巨大商机,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政府代表则预示着电子政务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一方面增加了某些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又具有多方面节约行政成本的潜力。电子政务能否从整体上节约行政成本,取决于增加的成本与减少的成本之间的比较。一般而言,电子政务之初行政总成本会增加,只有到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行政总成本才会降低。从长时期看,电子政务的行政成本可能是一条先升后降的曲线。电子政务能否真正节约行政成本,有待实践的长期检验。当今需要超越单纯的行政成本,以更广阔的视野全面理解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1,(38)
韩国总统金大中7日改组内阁,保留李汉东总理等15名内阁成员的职务,撤换了5名内阁成员。 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7日在莫斯科会见了来访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总书记阿布·马赞。双方就解决巴以冲突的途径以及俄罗斯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作用交换了意见。 在9日举行的白俄罗斯总统选举中,现任总统卢卡申科以绝对优势战胜另外两名候选人,再次当选白俄罗斯总统。 各国议会联盟第一百零六届大会9日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开幕。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相似文献   

11.
行政公开,是现代政府的一种基本理念,也是有效促使行政机关积极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的一项制度设计。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政府信息公开这一主题在知情权、服务型政府、公共危机、电子政务、"两馆"角色定位及域外经验等多个维度展开讨论并取得了累累成果。尽管现阶段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种种不足,但对我国政府管理理念和行政方式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当然,要不断推进此项工作,还有待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2.
行政现代化既是一个吸纳普遍性的过程,又是一个变革与创新的过程。文章认为行政现代化的目标必须是在对传统行政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发达国家行政中存在的普遍性要素,有选择地加以确定。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行政现代化的目标应集中在:一是强化社会公共行政职能;二是实现依法行政;三是确立正当行政程序制度;四是更新行政管理手段;五是实行电子政务管理。  相似文献   

13.
看韩国民众义纾“国难”一月一日被金融危机所困扰的汉城市民在寺庙里祈祷新年好运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着韩国。汉城金融市场一片混乱,美元短缺,外汇告急。政府、银行、企业都在迫不及待地渴望着外来的资金援助。韩国是东亚经济模式中的一员,有过经济腾飞的辉煌,有过...  相似文献   

14.
巴黎专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该在打破南北不平衡、促进各国智力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和增进人类进步中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出席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代表的一致呼吁。 两年一届的教科文组织大会10月17日至11月16日在巴黎总部举行。来自158个会员国和100多个国际组织、政府间组织的代表共2000多人聚集一堂,审议并通过了下一个双年度(1990—1991年)计划和预算以及第三个中期规划(1990—  相似文献   

15.
王亚飞 《学理论》2010,(19):20-21
受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电子政务在各个国家的发展结果不同。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信患和通讯技术的普及程度、经济发展的水平、行政管理体制和人的素质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王缅 《瞭望》2003,(Z1)
韩国汽车产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今天将产量的目标锁定在世界第五的目标上。看着马路上拥堵的汽车长龙,很难想像这就是在五年前因为亚洲金融危机而被判了“死刑”的韩国汽车产业吗? 韩国去年汽车行业实现了历史最高销售业绩。据韩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7日的统计透露,2002年韩国造汽车销量达313万多辆,创历史之最。其中供给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数量几乎是平分秋色。 韩国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一辆汽车。在这个人口不足  相似文献   

17.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是电子政务运行的软环境。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协作文化、法治文化的提升有助于电子政务绩效的增强;效率文化对于电子政务绩效无影响。由此可见,要提高政府电子政务的绩效,就要大力发展和完善政府部门的行政文化,建立与电子政务相匹配的行政文化,这是电子政务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事关民主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旸 《团结》2004,(5):29-30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段话已经把我国推行电子政务的意义和目标说的非常清楚了。什么是电子政务?从技术层面看,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实现日常办公、信息收发、公共管理等政府事务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一种现代行政管理模式。但是,电子政务对于公共管理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构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电子政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特征、行政体制以及信息环境等方面的缺陷造成了发展的困境 ,对政务信息化的妥善规划、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新型治理:韩国民主进程中的市民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在以发展型国家著称的韩国,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影响不断增强.本文分析了韩国民主巩固进程中市民组织的政治化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市民组织在政策过程中的三个政治活动案例,揭示了韩国市民组织的组织特征和政治功能,最后还对韩国市民组织的特征与日本市民组织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对韩国政治中市民组织在新型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