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石阡县位于铜仁地区西南部,武陵山脉南支脉贯穿全境。东邻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风冈、余庆,北抵思南、印江等县。土地总面积2172.4平方公里。有汉、仡佬、侗等民族。“石阡”最早见载《元史·地理志》名“石千”,“千”为仡、侗古民俗语,释为山崖岩洞。元至元初年(1264~1270),置石阡等处军民长官司,为石阡县名之始。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石阡府。民国3年(1914年)改石阡府为石阡县。  相似文献   

2.
石阡是苔茶的故乡。石阡苔茶品质优良,历史悠久。据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夷州即今天的石阡县。据《贵州通史》载:“石阡茶,湄尖茶皆为贡品”。  相似文献   

3.
石阡县跳出本县抓工业,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合作,借助大龙便捷的交通、发达的物流发展“飞地经济”。近日,围绕“飞地经济”为石阡构建起工业发展新平台、搭建起撬动跨越发展新支点的的实践与探索,本刊记者专访了石阡县委副书记、县长黄万清。  相似文献   

4.
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这里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名胜众多,有国家级保护单位万寿宫等明代古建筑群。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府文庙、太虚洞和“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1992年,石阡被列为贵州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评定为革命老区。石阡地热矿泉堪称一绝,素有“泉都’之称,1995年被列为省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如今,石阡县在外的名声已逐渐响亮起来——  相似文献   

5.
石阡是“中国长寿之乡”,有着丰富的长寿文化旅游资源。在打造长寿文化旅游升级版过程中,如何将长寿文化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促进石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酒茅台,国水石阡.为全面展示石阡地热资源之丰富、自然景色优美、历史人文之灿烂,2009年11月18日,由贵州省旅游局、铜仁地区文化局、铜仁地区民族宗教教事务局和石阡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品牌定位为"疗养圣地·魅力石阡"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中国温泉之乡·石阡首届温泉文化庄旅游节"隆得开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石阡县把推进"文化大县"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点睛之笔",充分依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让文化增添城市活力,凸显生活魅力,催生发展动力,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石阡以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而闻名。近年来,石阡县把推进"文化大县"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点睛之笔",充分依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让文化增添城市活力,凸显生活魅力,催生发展动力,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石阡县把准两条底线主航向不偏离、坚持换挡加速主旋律不跑调、打好民生改善主动仗不松手、激发改革创新主动力不停步、坚守党的建设主阵地不退缩,全力维护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近几届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昔日贫穷落后的夜郎古都——石阡县正重放光彩,幸福美好的新石阡呼之欲出。面对同步小康的美好愿景,石阡县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换挡加速、奋力腾飞。适应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十二五"是石阡县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全县在换挡加  相似文献   

9.
文叶飞  张凤琴 《当代贵州》2013,(8):I0001-I0001
山川造物,景出自然,时光堆积起石阡县旅游富矿。在仡佬山乡、百里侗寨,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时光停留的痕迹。围绕建设“民族生态旅游大县”的目标,石阡人正把“泉都”打造成贵州高原的“独秀花园”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行走在龙川河畔,红房黑瓦、绿柳潺江,古朴风情扑面而来;每当夜幕降临,沿河两岸,霓虹闪烁,人流穿梭,似乎进入秦淮河畔。历史文化名城石阡,在县委县政府"老城仿古、新城现代"这一理念的经营打造下,已成为集养生、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和谐人居"。石阡是历史文化名城,石阡秦置夜郎县,明置石阡府,石阡县原为"夜郎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石阡  相似文献   

11.
奔流不息的龙川河,在沉雄巍峨的泉都大地上逶迤蜿蜒,深情滋润着石阡各族儿女. 石阡县地处武陵腹地深山地带,工业经济一直薄弱,2021年以来,石阡县委、县政府攻坚克难、坚定信念、创新谋动,矢志不渝寻觅机遇、挑战机遇,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用智慧和力量拼搏奋进,新型工业化奋楫劈波,成效初显,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崭新步...  相似文献   

12.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10,(22):48-48
<正>一两百年来,石阡木偶戏之所以能够普及到乡村山寨,与其演出不受场地的制约有关。田间地头、农家庭院,只要有丈余见方的小地块,就可以搭台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236类别:传统戏剧编号:Ⅳ-92项目名称:木偶戏(石阡木偶戏)发布时间:2006年6月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石阡县简介:石阡木偶戏是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傀儡戏曲剧种,它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  相似文献   

13.
石阡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为重点,探索出一条“用园区来带动,用产业来主导,用投入来增强,用科技来支撑,用机制来激活”,具有石阡特色的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未来几年是石阡县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期。石阡县将以"坚持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阡"为主题,着力实施"优环境、强工业、兴产业、惠民生"战略,全力打造"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突破基础设施瓶颈,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为确保如期顺利实现2018年整县脱贫目标,石阡县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做到对象识别不清楚不放过、短板补不齐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到位不放过、扶贫成效不达要求不放过、群众对工作不满意不放过,全力以赴谋划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石阡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省委、省政府2018年计划整县脱贫退出的16个县之一。为确保如期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石阡积极响应中央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省委"五步工作法"和铜仁市委"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则,紧扣  相似文献   

16.
<正>石阡县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中国温泉省"精神,全力做大做强以温泉养生为引领的文化旅游产业,让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温泉成为养生名片。"这里的水质太好了,中国温泉之乡果然名不虚传。"7月3日,贵阳游客陈蓉对石阡县城南温泉赞不绝口。石阡温泉的特点在于历史悠久、水质优良。石阡地热资源丰富,有城南温泉(又称"夜郎古温泉")、城北温泉、吴家湾温泉、凯峡河温泉、施场温泉等20处,自然出露点36  相似文献   

17.
戴金杉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4,(4):I0002-I0002
2013年,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石阡县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逆境突围、转型升级、奋力前行,工业增速位列全省第16位、铜仁市第2位,荣获全省工业园区考核一等奖。石阡如何抓好"转"和"赶",开创发展新局面,本刊专访了石阡县委副书记、县长黄万清。  相似文献   

18.
文叶飞  谭勇  彭元吉 《当代贵州》2014,(26):I0002-I0002
正时下,享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等美誉的石阡县正吹响建设"美好幸福新石阡"的号角,一曲宏大的"文明创建"交响乐章正在天然秀丽的龙川河畔激情奏响。"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东西两控'、南部延伸、北部扩展的发展思路,以‘一江两岸三组团、山水泉城苔茶香'的‘521'空间格局,全力打造魅力‘温泉之城'。高起点、高标准,努力把石阡建设成为充满发展活力和时代魅力的温泉之城、历史文化名城、铜仁市西部重要节点城市和以  相似文献   

19.
“不到泉都岂有诗”。乘车行进在石阡,沿线的蓝天、绿野、峰峦、湖泊、层林、花丛,延绵成一幅撩人心弦的宽斓画卷。龙川河两岸,“四化两型”的工业发展号角声声清越。绿色石阡、法治石阡、创新型石阡,亮点频闪。千帆竞发。  相似文献   

20.
<正>山川造物,景出自然,时光堆积起石阡县旅游富矿。在仡佬山乡、百里侗寨,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时光停留的痕迹。围绕建设"民族生态旅游大县"的目标,石阡人正把"泉都"打造成贵州高原的"独秀花园"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石阡的旅游黄金线,基本上都是由一个个独具风情、原汁原味的民族村寨组成。这些村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