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面来风     
《当代贵州》2009,(6):10-10
贵阳市:跻身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近年来,贵阳市凭借自身独有的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创建"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等城市品牌,有效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虽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全市旅游总收入仍较2007年增长了51%。旅游产业呈现出喜人的良性发展势头。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年会上,贵阳市跻身2009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榜单。  相似文献   

2.
正贵阳·深圳大数据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介会旨在推动贵深两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升级,为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聚集更多要素,为两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3月21日,春分,在这个春耕春播的农忙日,贵阳和深圳两市为日后共同发展播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贵阳·深圳大数据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介会在深圳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出席推介会,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作推介,并为"贵阳市人民政府驻广州投资促进局"授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龙超云,副省长王江平,省政协副主席黄康生,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出席会议。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  相似文献   

3.
人事任免     
正中央:刘金国兼任中央政法委委员地方:安九熊任贵阳市人民政府秘书长王廷志任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福菓任贵阳市教育局局长帅江任贵阳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康克岩任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唐矛任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李华任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4.
王丽 《实事求是》2005,(4):67-69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克拉玛依市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这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自治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自治区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为旅游业大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为了抓住这一契机,加快克拉玛依市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城市功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合作、创新体制、保护好资源。  相似文献   

5.
王庆  崔荣星 《当代贵州》2010,(12):62-63
5月12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深入贵阳市乌当区进行调研时指出:"乌当区的广大农村通过村庄整治和精心打造,处处山清水秀、干净整洁,‘庖汤第一村’、‘布依八大碗’等民俗特色更是吸引了大量游人,乡村旅游业正蓬勃健康发展。"这一切成果的取得,皆是乌当区根据"温泉、体育、民俗、生态"的旅游产业发展定位,把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围绕旅游做农业,围绕农业办旅游,发展体验式、参与式农业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正式印发实施。《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推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7.
刘奇凡 《当代贵州》2013,(19):42-43
铜仁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铜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部署,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  相似文献   

8.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主要政策: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发展布局、发展环境,推动农村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服务领域改革,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主要政策: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思 《理论与当代》2008,(12):20-22
当前,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我市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贵阳市“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为充分理解和贯彻落实《贵阳市“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执行,本文就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认识、国内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验及结合我市“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我国旅游业的开拓者和直接推动者,也是我国旅游理论的奠基者。他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世界生产力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立足于解决外汇困难、就业问题以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等问题,提出了当代中国加紧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旅游业和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经济产业、从整体上谋划旅游业的发展、重视保护旅游资源、用管理经济的办法来管理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富民的目的等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怎样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山东省旅游局牢牢把握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突出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目标,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载体,极大地推动了全省旅游业科学发展和旅游强省建设。创新发展理念,找准创先争优的"切入点"。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转方式调结构先行产业,积极推进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体制机制、发展模式创新。重点实施了一个战略、四大工程。一是实施"好客山东"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2.
陈高泽 《当代贵州》2013,(26):46-47
以"创新、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要求六盘水展示出一条旅游发展新路径:打造中国避暑休闲城市、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山地康体养生度假胜地……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健康有序的范本。8月18日,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六盘水市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省委副书记李军,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省领导廖少华、龙超  相似文献   

13.
正贵阳市观山湖区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从基础设施、核心产品、融合发展等方面出发,着力打造城乡联动、多元发展的生态休闲、康养度假、特色民宿等高质量旅游产品,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2019贵阳市观山湖区春节灯会庙市活动历时12天,共吸引219万人次赏灯逛庙会,成为广大市民、游客寻找年味的"目的地";历时两个多月的第三届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当代贵州》2009,(2):10-10
贵阳市:为建筑市场立"规矩"贵阳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传出消息,该市将多措并举,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建筑市场各项管理行为。相关报告显示,该市已印发相关意见,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为在建项目的农民工提供集体宿舍,提高建筑工地施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由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中共贵阳市委政策研究室、贵阳市社科联、贵阳市社科院举办了“贵阳市‘做表率,走前列’,率先在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高层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围绕如何推进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跨越进行了研讨,并为贵阳市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本刊特摘发部分专家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6.
李枫 《当代贵州》2011,(34):10-11
11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等的陪同下,先后深入黔南州、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的街道、社区、村寨以及农户家中,考察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情况,并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17.
<正>休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要求。我省应顺应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积极培育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加快推进建设旅游强省步伐。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明确了长远优化旅游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休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正开阳县依托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水东文化、农耕文化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旅游扶贫模式,以"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阳县作为贵阳市全域旅游的大花园,素有"喀斯特生态世界公园""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的美誉,"旅游立县"战略让开阳"水东硒州·诗画开阳"的品牌定位更加突出。作为2018年贵阳市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五届农业嘉年华举办地,开阳县依托丰富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09,(18):18-21
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贵州自2006年以来加快旅游发展、实施旅游精品战略、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袁周 《当代贵州》2008,(7):27-27
贵阳市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在乡镇企业发展中培育扶持创业型企业,巩固提升带动型企业,积极引导发展扩张型企业。改革开放以来,脱胎于农业、根植于农村的贵州乡镇企业,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逐步壮大起来。30年来,贵州乡镇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成为农民客现小康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