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任弼时     
“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任何个人的计较。”这是叶剑英对任弼时一生十分生动的描绘和中肯的评价,朴实无华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崇高而伟大的形象。少年忧国任弼时,1904年4月30日出生在汨罗市弼时镇(原属湘阴县熟塘乡)一个贫苦的教师家庭。从小聪明好学,关心国事。他13岁读高小时,面对帝国  相似文献   

2.
采访罗孝和,最大的感受是见识了一位真正的专家。他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也没有任何社会兼职。这位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屡建奇功的奇人,是那么朴实,朴实得让人实在无法将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最高科技奖——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得主联系起来。在这种朴实中,能让人随时感觉到他满身的书卷气和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3.
李勤 《党史文苑》2014,(10):20-22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也是举世公认的模范夫妇。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始终与革命事业紧密相连,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婚姻与家庭,对于正确处理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关系,为青年一代、党员干部和千万个家庭树立榜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个朋友,月收入有3万块,可他过的生活是五星级的生活.即使每个月多缴一堆利息给银行作为循环利息,也要“分期付款”把他喜欢的名牌和食物拿到手.每个月到月底,他又苦哈哈,身上没有任何现金的他,有时花不起一点钱吃路边摊.但仍用信用卡到餐厅吃更高级的料理.我们常常笑他是“贫穷贵公子”.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14,(3):36-37
林肯(1809-1865)是美国第16任总统,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出身于一个拓荒者的家庭,是个“乡巴佬”。竞选时,他没有专车,只能买票乘车。每到一站,朋友们就为他准备好一辆耕地用的马车,他便站在车上开始竞选演讲。  相似文献   

6.
1929年,辛九思出生在望奎县富源乡白三村一个贫困落魄的私塾教师家庭.在书香的浸润中长大的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日后会征战沙场,破敌立功.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1,(2):49-50
1992年1月27日,邓小平视察珠海江海电子有限公司,在谈到人才和创新问题的同时,出人意料地谈到了家庭问题。他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我们还要维持家庭。孔夫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8.
正曾任毛泽东警卫队长的陈长江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在特别年代接触到一些特别的人与事,也目睹或参与一些特殊事件。其中,对有关毛泽东逝世后的细节他特别记忆犹新……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一代伟人毛泽东"停止思想了"!生前,他没有留下任何遗书,也没有向任何  相似文献   

9.
在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二处,一提到一队的青工李天汉,人们都竖大拇指,那可真是个好小伙子。殊不知一年前,他还是个入了“另册”的捣蛋鬼。小李从小丧父,母亲身体多病,无力管教孩子。没有家庭与集体温暖的他,就从哥们儿义气中寻找寄托。参加工作后也是不务正业,常常无端惹是生非,成了全队有名的“刺头”,没有哪个队敢要他。一队党支部书记朱金山却认为,对这样的青年不应撒手不管。他在同事  相似文献   

10.
<正>他太普通,普通得没有任何"光环",他太平凡,平凡得让我们看不到任何"缺陷"。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他",兑现着一名兵团职工不屈的诺言。丁勇是十二师三坪农场六连的一名在职职工,小时候因高烧致使左腿小儿麻痹,患肢体残疾四级,现为天润乳业19号奶站技术工人。"再穷,也不吃低保!""丁勇,咱两个孩子都上学,你的腿又残疾,要不,咱向连队申请低保吧!"妻子杨小萍满是愁容地向丁勇问道。  相似文献   

11.
鑫垚 《当代工人》2021,(3):10-11
对自己狠 刘健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的语言总是利落而简短,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对此,他解释说:"我每做一个大型铸件,都是上百吨,价值几百万上千万.带领一个团队,话要明确扎实,不能含糊其词."可以说,军令如山倒,这也塑造了他不苟言笑的性格. "差一毫米、一两都不行."这是刘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刘健在沈阳铸造公司全国闻名的...  相似文献   

12.
杨东 《世纪桥》2005,(5):8-12
1992年1月17日(农历腊月十三),一个寒冷得让人缩手缩脚的日子,一列没有编号的专列载着一个已卸去任何职务头衔的老人,深夜出京。从外表上,丝毫也看不出这是个饱经风霜的老政治家。他打了差不多一辈子仗,却在闲余时酷爱玩玩桥牌;他不善高谈阔论,却可扭转乾坤;神的  相似文献   

13.
老憨办事     
时间:2011年10月地点:团场职工家庭人物:老憨、老婆子、连长老婆子:(手提大小礼包)这几天,一个事呀让我很难受,打麻将都提不起精神,这不儿子也这么大了,到现在连个工作也没有,老头子去找了几次领导也没有办成事情.有人给我出主意,叫什么要用"手雷弹"开路,这不刚买好东西回来,回头让老头子给连长送去,我就不相信他这个绿灯开不了.老头子、老头子……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强调要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他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如果动摇了这些根本东西,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是党所要实现的目标,信念是对理想的追求和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心,理想信念是凝聚全党的旗帜.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共产党人选择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这一选择既是共产党人理性思考的结果,也是共产党人社会实践的证明.  相似文献   

15.
在韶山革命纪念地,毛泽东母亲的名字,1966年以前的说明为"文氏",1967年到2013年前为"文七妹",2013年后由于新档案的发现,改为"文素勤"。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时毛泽东家庭成分的划分问题,近些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年韶山进行土地改革时,毛泽东的家庭不具备划定任何阶级成分的经济基础和实际条件,因此,土地改革工作队和地方人民政府,没有给毛泽东家庭划定任何有产阶级成分。实际上,毛泽东不仅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伟大的一生,而且献出了全部家庭财产和六位亲人的生命,他的家庭是光荣的革命家庭。  相似文献   

16.
22年前,他是普通的外引稻农,种地40亩;22年后,他是农场的水稻"管家",负责稻田48万亩.他没有任何技术职称,却是农户最欢迎、最信任的"水稻专家".  相似文献   

17.
对人民的爱,是赤子的忠诚:对亲人的爱,是血脉的传承。高军爱事业、爱百姓,他也爱妻子、爱家庭。他的爱博大深沉,无私无我。他的心中,装满了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2018,(7):10-11
他曾带头赤脚站在冰中修筑淤地坝,他曾带领干部两天接待逾700位来访群众,当场拍板、限期解决近200件问题.他说:“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 他禁止亲朋好友打他的旗号办任何事,自己考察调研常常住普通房、吃家常菜.他说:“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 他亲上火线主导改革,砸开了一个个以前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他说,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9.
立秋 《党史纵横》2003,(5):20-20
王稼祥是我党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他在没有任何麻醉措施的情况下坚持八个小时的腹腔手术,犹胜关云长刮骨疗毒,被称作现代"关公".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西部边缘一连串的卫星湖中,有一个长满芦苇的浆潭湖。(?)(?)的红土岗上,有一处叫龚家咀的村庄。村里有一位老人,从30年代起就天天在村头盼望远行的儿子归来。岁月更替,冬去春来,老人至死也没有等到自己心爱的儿子——长征路上牺牲的红三十一军参谋长龚炳章。 (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龚炳章是星子县苏家垱乡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是在1987年以前,当地党史、革命史上却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 龚炳章1907年正月初二出生,下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弟弟出生后不久父亲就病逝了,时年44岁。龚炳章小时候曾先后在本乡土牛咀与开福寺念私塾。他原名火生,炳章这一名字是私塾先生给他取的。父亲逝世后,家庭生活无着,三个妹妹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辍学的龚炳章则去邻县德安当朝奉(店员),后又在乡药铺当学徒。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成为苏家挡乡颇有见识与文化的青年。这时,他结识了赣北早期共产党人龚谦,刘星彩(均已牺牲),偏远的龚家咀也成了革命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