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小华  刘克思 《前沿》2010,(1):170-174
为使节庆、纪念日这个承载着独特民族传统的文化介质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现代社会,文章从情感教育的视角对美国节庆、纪念日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梳理,比较分析了我国传统节庆、纪念日文化蕴涵衰落的主要缘由,进而提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赋予我国传统节庆、纪念日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提升活力;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相统一,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新的节日特质,提升吸引力;将民族性与世俗性相结合,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大众化特点,提升感召力;将节庆文化和城市文化相互促进,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地方特色,提升生命力;将节庆文化和情感关怀相统一,赋予传统节庆、纪念日人文精神,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四川彝族传统节庆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包含着优秀的德育资源,是彝族节庆文化之魂。随着四川彝族地区现代化的推进、西方强势文化的进入,越来越多的彝族群众关注当下的流行文化,渐渐疏离了传统节庆文化,这导致彝族传统节庆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传承陷入尴尬境地。文化的发展强调与时俱进,作为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彝族传统节庆文化,梳理并做好优秀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能激发传统节庆文化的活力,实现德育资源的当代传承,开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伟林 《当代广西》2012,(21):54-55
据统计,目前广西节庆的数量已经发展到130多个,可谓一县一节,有的甚至一县两节、三节。这些文化节庆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各民族的传统节庆,如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京族"哈节"等。这些传统节庆大多有数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证明了它们的生命力和传承力。另一种为新创制的文化节庆,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永福福寿文化节、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罗城攀岩旅游节等,这些文化节庆通常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大都面临创办容易、持久  相似文献   

4.
"壮族三月三"时空格局的拓展,实现了传统民俗节庆向现代旅游节庆的转型。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广西应深挖"壮族三月三"节庆与部分东盟国家节庆的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联动、共建共享节庆文化品牌是"壮族三月三"的创新路径之一。把"壮族三月三"打造为国际化、多样化、系列化、集群化的旅游节庆文化品牌,不仅可以推进广西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也必将推动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为例,试述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针对性保护对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重要意义,针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针对性保护的对策与途径,进而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保护提供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6.
节庆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设置之一,从社会结构与"去结构"角度分析少数民族节庆,拓展了结构研究的范畴,加强了"去结构"语词的理解,展示出少数民族节庆特有的结构关系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柰 《当代广西》2015,(4):50-51
<正>节庆旅游是文化旅游深度发展的结果。广西节庆旅游是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开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丰富了广西文化旅游的内容;随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阻碍发展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一、广西节庆旅游发展瓶颈目前,广西大量丰富多彩的节庆样式相继被挖掘,开发内容不断加深,大力创建和发展强有力并独具代表性的节庆旅游品牌,在广西旅游业形成了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有发展前景的专  相似文献   

8.
鄂南民间传统节庆文娱体育活动项目繁多,但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有些项目日渐式微,究其原因是由于时代变迁和生存环境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理念的多元改变,以及人口迁徙、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因素导致的。对此,为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节庆文娱体育活动,我们应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零售业对外全面开放后促使上海的节庆销售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由于上海零售市场较早地进入国际化竞争,发展至今,沪上的节庆市场越来越活跃,节庆销售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利用各种传统、新兴的节庆来扩大人们内心市场的需求,成为上海零售业节庆市场销售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12,(6):26-27
节庆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随着旅游活动的广泛兴起,各地将传统的节庆活动作为一种资源为发展旅游所利用,发展成为了旅游节庆活动;同时,为促进旅游发展,各地依托特色资源创造出新的旅游节庆活动,又增强了当地的文化吸引力。旅游节庆活动展示出的巨大的资源整合、经济拉动等作用,成为了世人关注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调查时间2014年7月17日-2014年10月10日调查意义节庆假日是观察"四风"问题是否反弹的重要节点,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国庆节,人们可以明显发现,节前公款送礼的车少了,豪华的晚会没有了,利用节庆公款请客吃喝的大为减少。这正是持续一年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给公众最直接的感受。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尾之际,回望过去一年多来的反"四风"成果,我们会发现,除了官场风气明显改善,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去结构"角度分析节庆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意义,分析傣族泼水节的"去结构"性及其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深化了节庆社会研究范畴,展示出泼水节特有的社会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13,(4):4-5
琼中黎苗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于4月10日至12日举办。今年举办"三月三"倡导简约原则,重点突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民族风情类活动项目。与往年相比,活动内容更具有本土味,更加精彩纷呈。"三月三"节庆活动围绕"醉美琼中·欢乐三月"的主题,秉承黎苗传统文化,向外宣扬琼中"生活气息浓、节日气氛浓、民族风情浓、幸福情感浓"的气息,着力打造推广琼中独  相似文献   

14.
<正>畲族人民崇尚银器,在畲族的"三月三"、赶墟赶场等节庆活动及日常生产生活中,银器都因其美好寓意被广泛使用,并形成了独特的畲族银器加工技艺。林仕元,正是畲银工匠中的杰出代表。身为福建银雕老字号"珍华堂"的第四代"掌门人",林仕元17岁开始学习银器制作,先后获得了畲族银器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5.
县长变"网红",农产品展销特卖,特色桂货触"电"……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壮族三月三"与往年大有不同,利用节庆扶贫助消费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通过"云上"生产、"网上"销售、"线上"生活,扶贫产品的网络销售火爆异常,呈现一派消费扶贫春满园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6.
加大宣传引领力度,增强妇女法治理念。一是广泛开展全会精神、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妇女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全会"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的要求,结合国家总体普法规划,利用"宪法日"和节庆假期等时机,深化"妇女法律宣传周"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发挥家庭主阵地作用,将法治意识纳入"最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19日,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冬日节庆季即将开始,诚邀中国"千禧一代"共同欢庆。通过与加拿大旅游局携手合作,艾伯塔省旅游局邀请到国内顶尖媒体和行业合作伙伴,通过茶歇年会活动宣告冬季节庆的开始,深度推介特别针对"千禧一代"打造的一系列"Ready"活动。艾伯塔省旅游局"准备好,燃一个冬天"的推广活  相似文献   

18.
巴蜀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这些地方节庆文化承载着深刻哲理,凸显着地域特色并启迪着生活之美。随着文化的跨国传播,丰富多彩的巴蜀节庆活动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目前,巴蜀节庆文化面临着传播意识、深度资源挖掘、旅游融合、创新传播等一系列挑战,需提高对外交流传播意识,构建节庆文化对外传播信息平台;深度挖掘节庆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增强节庆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打造节庆文化特色项目;创新对外传播载体形式,提升节庆文化对外传播的吸引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日,2014年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动在五指山开幕。近万名全省各少数民族市县的黎族苗族同胞代表、五指山市民,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此次活动持续3天,包括"浓情三月三·幸福五指山"主题文艺晚会、黎祖祭祀庆典、原生态民歌对唱、黎锦苗绣技艺比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民族地区旅游推介会、黎族苗族特色美食商品一条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等10余项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传统节庆文化因分布范围小、地域性限制强、知名度不高、影响力小、传承有限、市场认可度低的特点,其品牌建设要经历品牌诞生(产品化)、品牌发展(产业化)和品牌稳定(产业集群化)三个阶段,并以品牌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有利于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但传统节庆文化在品牌建设中经历现代性变迁,必然会引发系列,有效的解决措施是走一条以各级地方政府为文化引导者,通过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坚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维护文化的本真性,同时以文化科技创新机制带动文化产业体系有序发展,从文化到文化经济再到文化产业的地方传统文化品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