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个主要论调,就是鼓吹资本主义制度如何“优越”,如何“万能”,鼓吹中国只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得到迅速发展,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本文就二次大战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状况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这些国家虽然搞的也是资本主义,但是绝大多数并未能摆脱贫困与落后,相反地,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正越拉越大。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对于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的谬论的有力驳斥。特推荐一读。  相似文献   

2.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是中国历史已经作出的公正结论。然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对此作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在他们看来,中国今日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搞了社会主义;如果中国当初走资本主义道路,今日的发展会更快些。这种片面的歪曲宣传,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发展中国的道路必需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对于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增强坚持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由于受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各种反社会主义的奇谈怪论纷纷出笼,"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混合论"就是其中的一种(以下简称"混合论")."混合论"者鼓吹,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推进,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混为一体.特别是"混合论"者歪曲"一国两制"这一理论的创立,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混合的有力证据和象征,简直是荒谬到了极点."一国两制"这一重要理论根本不同于"社资混合论",它们两者之间具有本质区别:其一,从两种制度存在的方式来看,"一国两制"所规定的是两种制度并存,也就是在我国国内,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而不是混合在一起.除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外,我们允许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我们同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者之间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到底是社会主义好呢还是资本主义好?其实,这个问题的基本答案是早就有了的。一部近现代史说明,在世界帝国主义包围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是以崇拜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为特征的一般逆流。这股逆流,始终与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鲜明对立,特别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面,一小撮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散布了大量的反对、污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不少群众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造成了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正在进行着一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资产阶级自由化最根本的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全盘西化”。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同志要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旗帜要鲜明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搞活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四、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五、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六、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首先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因此,妄图改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方向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便自然而然地把斗争的锋芒首先集中在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鼓吹私有化上。现在,让我们来剖析一下私有化鼓吹者的一些所谓“理论根据”。“公有制束缚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私有化能够实现高效率。”这是私有化论者的一条最主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0,(3)
近年来,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大肆宣称社会主义已经“彻底丧失了吸引力”,妄图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然而,历史已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了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以公有制  相似文献   

10.
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和斗争,实质上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对立和斗争。段若非在《当代思潮》1991年第3期上撰文提出,反对自由化,必须对自由化有一个深刻的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思想领域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其主要论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的是革命问题,它的基本精神是革命,是造反,现在是建设,因而过时了,不适用了。几年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方励之就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一些报刊也宣传说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还把  相似文献   

12.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那么一股思潮,妄图背离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人东奔西走,到处演说,矛头所向,首先是攻击和反对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说什么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对中国不灵了”。他们企图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主张“全盘西化”,引进“资本主义思想、理论、意识形态”,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于这种企图开历史倒车的错误言论,我们必须坚决地予以抵制和批判。  相似文献   

13.
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我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政治思潮。其目的是要中国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也是国际垄断资本要摧毁从十月革命以来诞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搞“和平演变”的总战略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历史探索过程中呈现的客观逻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如何对待资本是现代化建设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辩证扬弃资本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基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历史定向。中国共产党以资本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文明可以为我所用、社会主义能驾驭资本全面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擢升,科学回答了东方落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创造性提炼了超越资本轴心的新文明形态,深度拓展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现代化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们,迎合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攻势,制造和传播了种种奇谈怪论,肆意诬蔑中国共产党,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完全不顾中国的历史,硬说什么不把蒋介石打倒,让其领导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早就富裕起来了。果真如此吗?历史是最无情的,早以铁的事实做出了不容置疑的结论:在蒋介石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并没有也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蒋介石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中国为什么没有也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呢? 第一,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并没有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建立起真正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蒋介石所建立的南京政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买办资产阶级和农村封建地主阶级是它的两个主要支柱。江浙财阀支持蒋介石建  相似文献   

16.
地球正面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危机,而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政府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不会放弃这种制度的。资本主义世界鼓吹市场和技术能解决生态问题,而事实上市场和技术进步一直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是解决不了生态危机的,拯救生态危机必须放弃资本主义发展思路,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趋同论”是西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逐渐“融合”的理论。对“趋同论”需要作专门的研究、分析和批判。本文所涉及的则是国内一些与私有化有关的,即能够成为私有化理论依据的趋同论观点。其中主要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和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一些论者认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经济和股份公司的发展,表明资本主义所  相似文献   

18.
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不顾事实,肆意攻击和丑化社会主义制度。方励之说什么:“我们这三十年做的事情,总的说来是不成功的”。王若望说:“不要羞羞答答硬劲强调社会主义优越性”。其实,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已不是新问题,几年前有人就提了出来。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乘机在这个问题上作文章,把这个问题搞得更加混沌,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动摇。为此,更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就在于它能容许  相似文献   

19.
竟辉  王岩 《求实》2016,(5):79-8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有着重大区别,呈现出三重超越性,即实现了对马恩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的超越,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谬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的观点进行了综述.一是关于“跨越思想”的内涵,主要有“苦难跨越论”、“制度跨越论”和“阶段跨越论”三种观点;二是关于“跨越思想”的理论性质,主要有“设想论”和“推导论”二种观点;三是关于实现跨越的条件,主要“具体条件论”和“一般条件论”二种观点;四是关于“跨越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没有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特别是俄国和中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跨越思想”的科学性证实.在当代中国是否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上,主要有还没有完全走出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