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潮》1994,(12)
湖北省松滋县庆贺寺乡水岩屋村残疾儿童蔡海军,做梦都想像正常儿童一样上学读书,但因家庭困难不能如愿。村小学校长张贤清了解情况后,请学校免去他的学杂费,背起海军来到校园,圆了一个残疾儿童的读书梦。  相似文献   

2.
在看守所里,魏明斌一双失神空洞的眼睛望着天花板,笔者来采访,他突然开日间道:“你知道尹静的情况吗?她死了没有?”魏明斌艰难地站起身,用头撞击着墙壁,撕心裂肺地哭喊:“尹静,我不能失去你!”1999年2月25日,那个春风吹拂的日子,魏明斌丧心病狂地持刀追杀女友尹静,他让女友鲜血喷涌是因为女友对他的爱情退潮……遇上一个漂亮女孩今年25岁的魏明斌是个工人,他心高气做,却又一事无成。1997年2月,喜爱音乐的魏明斌加人了一帮年轻人组建的乐队,靠演出捞些外快。一天,乐队去一家夜总会演出。演出完毕,魏明斌被一个轻柔的女音…  相似文献   

3.
上学读书是所有孩子的权利,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学读书,是我国法律载明的,任何人都不得违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上学读书的权利被剥夺的事,却时有发生,甚至还由此酿成了一些悲剧。 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乡中学有个品学兼优的初一女学生王晓芹,父亲是个体工商户,他认为让女儿读书影响自己发财致富,还不如回家操持家务。于是今年2月底学校刚开学,他就强令女儿到学校要回上学期预交的100元书本费。当看到空手而归的女儿,便破口大  相似文献   

4.
正9月14日是贺州市钟山县两安乡星寨村少年盘小军(化名)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第二周,此前他因病辍学在家已一年多了。"之前我常常劝儿子回学校读书,但他老是不听。驻村干部、老师多次来劝他上学,终于说服他愿意回学校读书了,我很高兴,心里轻松了,做起事来都有劲多了。"盘小军的妈妈如释重负地说。而对于相邻的回龙村8岁的李明明(化名)来说,这似乎困难得多。李明明是智障男孩,无法像正常的同龄孩子那样去  相似文献   

5.
备课卡片     
初中生唐烨折最后的捐赠17岁的唐烨妍.是江苏省无锡县玉邓中学初二年级学生。12岁时患白血病。唐烨衡在校品学兼优.曾多次获得学雷锋、学赖宁优秀学生等称号。他勇敢也向死神挑战.病情一缓解便继续到学校读书。今年5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妈.钱有一个:愿,报刊上说.大别山区的金寨县有不少戎子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学,我恐怕再也不能回到美吁的校园了,请把我那300元零花钱和全部学习用品h出来.去帮助一名金寨的孩子吧!”唐烨妍离开了人间,金寨县希望小学收到了捐赠钱物,校长在升旗及式上宣布.由家庭贫困…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都知道,在我们中国,在那些贫苦的家庭里,如草如蚁的父母往往供不起所有的儿女都上学读书,无奈,他们只好倾全部资财,忍痛以其他儿女的牺牲为代价,含辛茹苦地只供一、二个儿女上学读书。于是乎,这一、二个儿女便成为全家最金贵的人,在全家的炽热的目光里,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寒窗苦读的人生之旅;好好读书,以获得安身立命的本领,以实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庭几代人脱贫致富的梦想,便成了压在他们肩上最沉重也最神圣的责任。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儿多女”的“穷大家”,长期以来,它还不能使每个本该享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郑渊洁的这一首歌词道出了孩子的恐慌,也说尽了家长与社会对孩子安全的担忧。今年上半年50天内我国连发6起校园惨案。  相似文献   

8.
转眼间,已经几个月过去了。 几个月来,我自始至终都不敢相信斌斌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事实。白天,一闲下来没事,我总会听到斌斌那亲热地喊“妈”的声音;一听到有人敲门,我就忙不颠地跑去开门,总以为是斌斌回来了,到了晚上,我几乎夜夜失眠,偶而闭上眼睛,全都是斌斌的影子,有他小时候的模样;有他穿警服的神态;更有他在大街上躺倒在血泊中的惨状……   斌斌,我的孩子,你回来吧,我已经做好了你最爱吃的抓饭、拌面,就等着你回来和爸、妈一块品尝;斌斌,我的孩子,你快回来、快回来吧,你难道忘了,全家人都等着你参加明天的订婚仪式吗 ?   斌斌是我最小的孩子,他上面有四个姐姐、两个哥哥。   1990年,斌斌高中毕业了,正当全家人张罗着给他找个事做的时候,他却瞒着我和他爸,偷偷报名要参军。当时,闻知此事,我死活不愿意,因为就在一年前,我已经有一个儿子在部队牺牲了,我伤透了心,当时,我才 50刚出头,听到噩耗,一夜之间白了头,我实在不想……看我这儿说不通,斌斌没办法,就叫来了他的姐姐、哥哥,大家一齐做我的思想工作,看到孩子那铁了心的样子,我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加了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到了部队要好好干,第二是每个月寄一封信回来。好在孩子还...  相似文献   

9.
《群众》1998,(10)
厉恩虞,又名陈震东,男,南京人,汉族,1919年9月18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家里靠借贷供他上学,他刻苦读书,1940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他认真阅读大量进步书刊,追求真理。1941年参加了党领导下的秘密外围组织“青年救国社”,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活动。  相似文献   

10.
1913年 2月 3日,我出生在海南岛文昌县湖山乡茶园村一个贫农家 庭,父亲给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琼香”。我上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因我是家里最小 的孩子,全家人对我非常好,尽管家境贫寒,但仍送我上学读书。   7岁时,我成为本村小学中惟一的女学生。 11岁时,到海口市海南公学读书。海南 公学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办的学校,校长、教育长和许多老师都是中共党员。在这所学校里, 我接受了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启蒙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反帝反封建的种子。我当时曾 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中国茶叶之盛》。老师看后非常赞赏,对同学…  相似文献   

11.
群培的小学是在拉萨二小读的,课堂设在一顶帐篷里。那时,自治区还未成立,西藏的情况比较复杂,到汉人开办的学校去读书还要遭到有些人的反对。一次,在去学校的路上,他被一个喇嘛拦住了,不让他去读书。当时,家里有4个小孩,父亲外出下落不明,生活极为困难,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度过了小学生活。群培的藏文是在尼泊尔老领事馆一个私人学校学的。直到现在,群培还自称,他的文化程度不高,还为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好好地上过学而后悔。  相似文献   

12.
一封特殊的来信演绎出一段感人的真情——3月5日这一天,《中国保安》杂志社总编王梅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寄信人是云南省昆明市保安培训学校中专部二中队的学员朱丽芬,在信中她这样写道:“中国保安杂志社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中考后没能去所考取的学校读书,而是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我曾想以后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就行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经人介绍来到了云南省昆明市保安培训学校,成为该校一年级的学生。我很喜欢这里,在学校,除了训练就是学习,对将…  相似文献   

13.
海岛的女儿1913年2月3日,我出生在海南岛文昌县湖山乡荣园村一个贫农家中。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全家人对我非常好,尽管家庭贫穷,但仍送我上学读书。1926年,我考入海南第六师范学校。此时,以冯白驹同志为首的琼崖党委,在海南岛点起了革命之火,我大哥谢明兴、二哥谢明发、三哥谢明久都接受了革命理论,相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家人的影响,我也在学校里参加了革命活动。我加入了妇女解放协会、学生会、反帝大同盟、妇女会,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学校中的党组织见我热爱革命,也积极培养教育我,19…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深入开展,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章丘市以实施“文明细胞”工程为抓手,开展了“我爱章丘、我爱我家”十万家庭文明行活动。一是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了“读书、健身、立业”为主题的“三个一(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年精读一本书,每人掌握一项新技能)”家庭读书活动。市里统一编发了《市民精神文明建设读本》,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在全市908个行政村建立200余个电子书屋,指导城乡群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先后涌现出学习型家庭2000余户;  相似文献   

15.
我叫文红梅,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孩子。虽然我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们一样蹦蹦跳跳去上学,但是,我也上学了,生活得和你们一样幸福。我家住在湖北当阳县的一个乡村里。一九七五年,我八岁的时候,眼看着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都去上学了,我对爸爸提出来,“我也要去上学!”爸爸摇了摇头。我对妈妈讲,妈妈没吭声。奶奶看看我这个样子,说:“孩子,你走不成路,怎么能上学呢?”  相似文献   

16.
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一提起孙立军同学十年如一日助残扶困的事,没有一个人不翘起大拇指的。 孙立军出生在这个县板石乡新生村王面铺屯。贫困的家庭生活使他从小就养成了乐于助人的性格。 1988年,又到了适龄儿童入学读书的季节。一天,孙立军早早地挎上妈妈给改缝的小书包,一蹦一跳地去村小上学。  相似文献   

17.
12年前,一对善良的夫妇资助四川少年杨虹重返校园,直到念完大学。4年前,杨虹惊悉为供他上学,夫妻俩已欠下10余万元巨债后,毅然举债8万远赴日本打工还债。如今,杨虹不仅替这对夫妇还上了债务,还被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今年63岁的项士信和53岁的郭淑杰都是沈阳公共汽车总公司职工。1990年7月,项士信住的那一带正在动迁,一天,项士信看到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正在和几个民工一块拆房子,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问他说:“孩子,你这么小就干这么重的活,怎么不在家上学呢?” 小民工说:“我想读书,可家里穷,没钱,我就自己跑出来找活干,挣了钱再回去读书。”项士信马上说:“赶明儿你不要干  相似文献   

18.
苍铁军修鞋     
苍铁军是辽宁省盖州市罗屯乡萄扒山利人,今年48岁。苍铁军4岁时因患脑炎造成右腿残疾,小时党培多他上学读书,成人后进入了修鞋行列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苍铁军从接待第一位顾客那天起,就确立了这样一个宗旨:要把为顾客服务放在第一位。不管大活小活不管挣钱不挣钱,他都热情服务,尽力满足要求。小修、小补、简单零活不收费;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的、残疾人不收费;遭受意外灾害的,尽力照顾。有一次,老李家打发儿子送来@双小胶鞋、老苍一看、实在没有~。(修理价值了,他想:李家生活非常因难,这两双鞋是孩子*学穿的。没革鞋…  相似文献   

19.
父子知音     
柳哲 《现代领导》2011,(6):46-46
随着“呼”的一声粗重的关门声.儿子一大早又匆匆离家去上学。趁他不在的时候,我踱到他的房间流连许久,空气中依稀还有他的影子,他的气息。望着书桌上搁着的他幼时的照片,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20.
“自强模范”陈世英现为鸡泽县政协委员的陈世英,自幼失去双腿,以轮椅代步。但他凭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克服种种困难,创造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奇迹。他的400多幅作品曾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获奖50余次,先后被邯郸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自强模范”、“十大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陈世英1974年生于鸡泽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双腿残疾。7岁时他决心上学。学校离家有3里路,他用双手支撑着身体,每天爬行十多里路。求学的艰辛激励着他奋发读书,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3岁那年,他为了哥哥和两个弟弟的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