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瑞典和芬兰,由传统形式的议会监察专员(Ombudsman)来监督法院有着相当悠久的传统。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对改进我国人大的“个案监督”制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瑞典王国是北欧最大的国家.瑞典工业生产先进、教育体系完善、科学技术发达、文化艺术繁荣,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对瑞典文化与教育的联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3.
有幸参加《中国-瑞典证据法研讨会》在北京为期一周、瑞典二周的学习、研讨活动。活动中,我们小组担负了"中、瑞两国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诉讼权利之比较"的课题。通过学习,加深了我们对瑞典作为经济较发达、社会形态较稳定的高福利国家的刑事诉讼架构,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瑞典是以性开放著称的国家。北欧漫长的冬夜里,只有床上才是最温暖的地方,所以瑞典历史上就没有过禁欲时代。然而,在这里饱览过森林湖泊等北欧美景的游客,有的却感到很遗憾——满街都是金发玉腿的美女,却没有一处红灯区。在斯德哥尔摩迷人的夜景里,似乎就少了一点色情的气氛。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奈保尔是一位风月老将,那年他来到瑞典从国王手里领取奖牌时,曾激动得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安讯士在上海世博会瑞典馆以"感受创意之光,畅享未来科技"为主题,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媒体见面会。来自全国的主流媒体记者与安讯士高层共同见证了瑞典馆"创意之光"与安讯士"未来科技"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6.
芝兰 《江淮法治》2014,(18):50-52
正尽管他已经"洗身"为一个亿万富翁,成为社会名流,但如山罪孽如影相随,15年后,亮铮铮的手铐,依然无情地戴在手腕上……不久前,米克尔森走出监狱,他向媒体公开了20年前的那次爆炸案的始末……2008年10月21日,在瑞典卡尔马镇的一栋豪华别墅里,当刑警冷不防操着丹麦口音对豪宅主人"贝雷"叫了声"米克尔森"时,这个有着"陶瓷大王"之美誉的卡尔马卫浴专家、亿万富翁,颓然垂下了头。1993年,丹麦直辖市菲特烈堡一起罕见邮寄爆炸物致人死亡案,便是他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延安市桥北林业局在各级森林防火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抓落实、保安全、促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思想教育、强化责任追究,通过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实现连续十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的骄人业绩。2005、2006年度被评为全市  相似文献   

8.
连环杀手     
晓晓 《江淮法治》2014,(6):52-54
正一份长达40页的日记,里面详细记载了他20年来的杀人经过和如何逃避警方追捕的详情,堪称一部"杀人教科书"2013年12月25日,装扮成圣诞老人抢劫银行的瑞典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托马斯·奎克现场被警方抓住。这个环绕在瑞典上空20年的噩梦终于结束了。政府发言人说这是瑞典警方送给该国人民最好的圣诞礼物。人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随后警方在托马斯家里地下室里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份长达40页的日记,里面详细记载了他20年来的杀人经过和如何逃避警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延安市桥北林业局在各级森林防火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抓落实、保安全、促发展"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在欧美国家的高校安保制度当中,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最具代表性。英国的高校安保制度主要由驻校警察模式、法令特别授权警察模式和安保外包模式这几种类型构成;美国则是典型的校园警察模式为主导;加拿大的高校安保系统采用校园社区警务模式;而瑞典的高校安保模式则呈现出"行政化"和"社会化"的特征。在亚洲邻国的高校安保制度当中,以日本、新加坡最具代表性。这当中,日本以"青少年警察"的安保模式为主,而新加坡的高校的安保主要由安全、健康和环境办公室和校园保卫办公室以及外包保安公司三者构成。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安保制度对我国新时期的高校安保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论林农合法权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珂  侯佳儒 《法学杂志》2006,27(2):76-79
在集体林产权改革过程中,要关注对林农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本文将从法学特定的理论视角出发,紧紧围绕“集体林产权改革”这个命题,对如何保障我国林农的合法权益问题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立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文伟 《河北法学》2006,24(5):104-107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森林资源立法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架构,但囿于立法时代的局限尚有不足.森林资源立法应当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及非公有制林业的激励机制.此外,森林资源立法可以规定评估和监测制度作为森林资源发展的保障制度,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使森林资源在合理、稳定、相互协调的法律与政策的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业司法鉴定机构大有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福建闽林司法鉴定中心二年多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林业案件的特殊性,认为成立林业司法鉴定机构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增强林业执法的公正性,是推进我国依法治林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林业公检法部门办案和广大林农有效取证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环境法学研究中,对林业法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等几个方面,还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这与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称的。近年来,环境法学界开始了构建林业法和林业法学体系的努力。①中国法学会环境法学研究会将2004年的年会主题定为“林业、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说明林业法已经成为环境法学的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不揣浅陋,就林业法的学科定位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以期引起进一步的关注和讨论。一、关于“林业法”的名称…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林业物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建立完善的林业物权制度,进而有效地进行产权流转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此,对我国林业物权制度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制度完善和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公平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本文简述了环境公平的概念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着眼于当代中国森林保护所面临的环境公平问题从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种际公平三个层次着重分析了我国《森林法》确定环境公平原则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在我国《森林法》中完善环境公平的立法建议,认为应当将环境公平确定为其立法目的之一,并要求国家在承担起国际森林保护责任的同时全面调控我国的森林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与《森林法》的修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训芳 《现代法学》2004,26(5):70-73
林业的历史性转变是思考《森林法》修改问题的逻辑起点。现代林业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采用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主张使天然林尽可能处于自然状态。当代林业立法应突破单一自然要素立法模式,采纳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理念,制定综合性林业法典。我国林业正在逐渐转变为生态林业,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林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王月芬  倪同良 《河北法学》2005,23(9):144-146
从森林资源的基本状况、依法治林的必要性、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生态法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对依法治林的指导意义四个方面来阐述依法治林的生态学理论基础,旨在说明生态法学基础理论对林业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An important ensemble of transnational, transgovernmental regulatoryinstitutions has emerged in the forestry sector over the pastdecade. These ‘forest certification’ programmesset global standards for proper forest management and applythem through institutionalized licensing and inspection programmes.Similar programmes are appearing in other sectors. Developedlargely by environmental NGOs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s ratherthan governments, forest certification programmes are nominallyvoluntary, but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mandatory in practice.They are also gradually linking with government regulatory and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various ways, while remaining in tensionboth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government programmes. The overallregulatory system is thus highly dynamic, as the programmescompete with each other for business and also with governmentregulatory programmes for public accept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and assesses the administrative law – i.e., the requirementsfor rule-making and rule application – of the emergingglobal forest regulatory system. It finds that while the certificationprogramm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transparent and participatory,often comparing favourably with government programmes, someof them still need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and all of themface serious challenges. It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problem of accountability, outlin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programmes exemplify an emerging new kind of ‘learningaccountability’.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森林法》对民事责任的规定存在缺陷,导致受损林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同时也加重林业机关的法定职责。本次《森林法》修改,应当明确规定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民事责任的优先受偿地位;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