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感冒时,我们都会听到身边人这样建议:"要多喝水才能好得快。"那么,感冒后多喝水的做法究竟对不对呢?流行病学专家指出,感冒时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反而可能造成身体脱水。因为感冒时,人体会通过发烧来对抗病毒,这个过程会使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钠、钾等电  相似文献   

2.
不少研究者认为,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时出现严重失误,主要是下列原因造成的:①不顾中国国情,简单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错误地认为:"尽管情况有特殊性,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策略问题,还是与1905年俄国第一次革命时期俄国无产阶级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相似".把中国革命当作俄国革命的翻版,以为只要机械地搬用俄国革命的公式,胜利就会唾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初期,党内有过一段不算大也不算小的曲折,出现过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从1937年十二月会议开始,到第二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半年多时间。周恩来在延安整风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王明路线的本质:党外步步投降,党内处处独立。"它在党内产生过一定影响。如果沿着这条错路走下去,中国革命又会遭受新的挫折。但是,中国共产党此时毕竟已走向成熟,王明的右倾错误终究只是局部性问题,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就从根本上给予纠正,避免对革命造成严重损失。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党的统一领导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迅速开展。  相似文献   

4.
卓然 《党课》2008,(3):90-92
男性司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路面行驶时,如果被其他车辆持续超车,心里的不悦就会渐渐变成恼怒,便不自觉地提高车速。因为,直觉告诉你,你的车速一定太慢了。这是开“斗气”车,甚至是造成车祸的原始起点。殊不知,这完全是错误的感觉欺骗了你。  相似文献   

5.
正30公斤的父亲,却有一个高大英俊的儿子。小时候,儿子非常喜欢父亲,父亲是那般滑稽可笑,也许他不过是将父亲当成一个别人没有的会动、会笑的"毛毛熊玩具"而已。然而他很快懂事了,七八岁时,再与父亲说话,父亲需仰头才能与他对视。正是那时,他理解了"侏儒"的含义,也知道有一个侏儒父亲对他意味着什么。当然他仍然喜欢父亲,尊敬父亲,可是他会尽量避开与父亲同处,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家里。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4,(Z1):46-48
<正>社会学意义上的路径依赖就是指人类社会中事物的发展都有类似于物理学上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沿着既定的方向和轨道运行,可能会步入良性发展,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步入歧途。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本文试将路径依赖理论引入腐败问题研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培育、市场  相似文献   

7.
工作、生活中,人都可能犯错。错误有大有小,后果有轻有重。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犯错误的后果往往也有关键意义。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曝光,个人形象一落千丈。就连讲话中说错了年代或人名,来个张冠李戴,大庭广众之下也会让人贻笑大方。有了错误、过失,就应该认识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简单的道理也是普遍适用的大道理。  相似文献   

8.
智慧人生     
正犯了错误就该诚实地认错——狡辩、诿过只会害了自己。用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心态做人做事——那样你就可以迅速长大。用时间来看人——时间是检验大师。小心突然升温的友情——对待这种友情的正确态度是:不推不迎,礼尚往来。不要有怀才不遇的想法——怀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大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巡视已成为常态。但组织巡视是外在的,自我巡视和反省却是发自内心的。"灵魂之深处,自掘才可能"。自我巡视是自我灵魂的净化,也是根除思想疾病的良药。陈云同志曾指出:"不跟自己的错误意识作斗争,结果就会越走越远,终究会离开革命队伍的。"为自己的私欲、私情和私利而处心积虑、绞尽脑汁,不但思维会僵化停滞,而且最终会在形形色色的考验和诱惑面前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的重大战略论断。那么,哪些是中国的根本性问题?为什么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会造成"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的损失?本文分别从中国道路、意识形态工作、党的建设、外交战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刚上来时,进洞才100米,冷啊,要穿四五件衣服,下班回来衣服湿了结成冰,把冰敲掉不用洗了,晚上睡觉要盖四五床被子,在洞里穿雨衣不透气,一出汗全湿了,在洞里时间长了,会流鼻血、恶心,吃不下饭……”  相似文献   

12.
在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所作的第二版序言中,马克思实际上阐述了自己对历史唯物主义所作的思考,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对两种错误历史观——将"英雄"神圣化或将历史神秘化——所作的批判;二是精神在历史发展中究竟具有什么作用;三是如何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尽管历史唯物主义是对历史唯心主义的超越,但是只要历史还没有真正翻开新的篇章,种种异化的历史依然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形而上学神话,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同样可能被错误地理解为某种超历史的"历史哲学"。在此,正确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是改变历史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正错误一:饭后把碗摞在一起。油腻腻的碗盘摞在一起,只会造成互相污染,让刷洗工作量增加一倍。吃完饭后要给碗盘分类,没油的和有油的分开放,先刷没油的,后刷有油的。错误二:吃完饭不及时洗碗。碗放得越久越难刷,特别是夏天,食物残渣都已经发酵,还会产生一股异味。因此,要趁着碗里的水分没干立刻刷碗,炒完菜立刻刷锅,趁锅底还有点热,加温水进去,油污很容易就刷掉了。错误三:刷  相似文献   

14.
<正>总经理经营公司最容易犯七大执行错误:完美强迫症、奖励错位、眼睛里只有明星员工、到处是重点、过早乐观或悲观、不放弃任何机会、迷信创新。在经营公司可能犯的错误中,最致命的是总经理犯执行错误,因为总经理犯的错误会对企业构成致命的影响。总经理容易犯的执行错误如下。第一大错误是完美强迫症。患有完美强迫症的人,往往难以容忍细微的过错和失误。执行中的完美强迫症最大的问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荧屏上,那些在巡视中纷纷落马的贪腐官员,用其不堪回首、痛不欲生的现身说法,告诉人们:当权力遇上贪欲,再加上心存侥幸,往往会令人盲目,忘记了一些其实并不复杂的道理,其结果必然走向毁灭。恰如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所说:"人生最大的错误,往往就是由侥幸引诱我们犯下的,当我们犯下不可饶恕无从宽释的错误之后,侥幸隐匿得无影无踪。"古往今来,不乏因心存侥幸而犯错误、栽跟头的人。  相似文献   

16.
实用技巧     
《新长征》2007,(14)
当出现"发送错误报告"对话框时如何处理在使用IE浏览网页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遇到问题需要关闭……"的信息提示。此时,如果单击"发送错误报告"按钮,则会创建错误报告;单击"关闭"按钮之后,会引起当前IE窗口关闭;如果单击"不发送"按钮,则会关闭所有IE窗口。这是IE为了解用户在使用中的错误而设计的一个小程序。针对不同情况,可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世纪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实事求是的能力.这是因为:其一,实事求是有"风险".实践中由于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有时会造成丢分、影响政绩;有时会产生隔阂,造成矛盾;有时会触动、影响部分人的利益,甚至引起"众怒"而"自毁前程".其二,实事求是有"难度".譬如,十年"文革"中,晚年的毛泽东尽管意识到这场政治运动的错误,但他无法否定自己,是邓小平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胆略,勇敢地举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才使我们党回到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这个转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取得的,充分体现出实事求是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郭晓勇 《党的文献》2016,(6):109-113
长征时期,林育英发过一封抬头为"请转电四方面军国焘同志"的电报,落款为"十六日九时",但没有具体的年月。通过对电报内容的解读和对电报产生过程的梳理可以得出:这封电报发出的时间应该是1935年12月16日,这也应该是林育英到达陕北后发给张国焘的第一封电报。从这封电报开始,林育英承担起一个新的任务,开始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调解矛盾,对张国焘进行说服和争取工作。目前有研究者把这封电报的发出时间误判为1936年1月16日,这可能是将电报的个别字句与其他两封内容有一定关联的电报错误衔接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4,(24)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政治体制事关国家政权根本,如果改革道路和方向出问题,很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相当长时期以来,西式民主被一些人视为足以"终结历史"的理想政治体制。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西式民主政体本身存在若干结构性缺陷,照搬照抄到中国来,不但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带入灾难深渊。首先,西式民主的核心之一是所谓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2001年7月17日凌晨3时许,广西南丹县龙泉矿业总厂下属的拉甲坡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拉甲坡矿、龙山矿、四角锌矿井下81名矿工死亡。在这紧急关头,时任县委书记的万瑞忠竟然作出了“隐瞒事故”的错误决定,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人间悲剧。2004年2月20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他被执行死刑。临终前,记者在看守所对他进行了采访。“我当时并不知道有81人,是后来看电视才知道的”记者:当初隐瞒事故不报,犹豫过吗?万瑞忠:犹豫过一天。最后开了县委碰头会才决定(隐瞒)。呢?万瑞忠:过去,这种事情发生我一般会想到两个后果,一个是报上去可能因矿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