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台声》2015,(2)
<正>摘编自2015年1月4日台湾《联合报》歌坛天后江蕙宣布告别歌坛,众人惋惜。一个歌手封麦,引得岛内媒体震惊不舍,背后是江蕙专业成就的登峰造极,亦是对其做人风格和正派形象的肯定。这也令人想起另一位昔日歌坛天后凤飞飞。当年被誉为"帽子歌手"的凤飞飞风靡两岸三地,数十年人气不坠,却在人生病重终点,选择悄然告别人世。无论是凤飞飞还是江蕙,她们都历经坎坷童年,获得盛名,也看尽繁华,反而产生了"到此为止"的觉悟,留下如此美丽、让人不舍的下台身影。  相似文献   

2.
<正>2015初台湾最热门的娱乐话题是江蕙将在举办16场演唱会后告别歌坛。江蕙宣布"封麦"引发的热潮,使得演唱会售票系统在开放首日就不堪重负而瘫痪。第二天,大批歌迷直接到主办方办公楼外大排长龙购买实体票,甚至有歌迷在拥挤中昏倒送医。这样的场景在江蕙演唱会售票阶段并不少见。从2008年的演唱会"初登场"到2010年的演唱会"戏梦"、再到2013年的"镜花水月",她的每场演唱会都能引发全台歌迷的  相似文献   

3.
赵辉 《台声》2009,(8):49-52
她16岁创作,19岁签约,25岁发片,身为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长女的张悬(本名焦安溥)在歌坛里走过的每一步都踏实沉稳,不靠祖荫庇护,也没有选秀铺路,完全靠作品传播成名而不靠绯闻上位,在今天的歌坛反而成了一个异数。在这个“才华”和“音准”居然会成为外型对立面的荒诞世界里,你值得认识一下张悬—她有才华,而且唱歌挺好听。  相似文献   

4.
袁泉11岁开始学京剧,还来不及对人生有什么期望,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艺圈。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考到中央戏剧学院,然后毕业,顺理成章地成为演员;孟京辉和赖声川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她,是一年来三部最重要的舞台剧女主角;现在又在姚谦的推动下涉足歌坛,发表了一张在兴趣驱使下自己想要的既"不用太市场化"也"不必非得大卖"的专辑;眼下感情稳定,演艺事业顺利……回顾此前的经历,袁泉的这一路走得相当顺利,甚至连她的父母都觉得她太幸运了,而她自己也温婉地笑着说"对,我和我父母都觉得已经超越希望值了。"其实,在袁泉乖巧的外表下有着绝对叛逆的心,一个能把孤独、寂寞诠释得那么清楚的人,看似对生活没有要求,实际上却活得比谁都明白。  相似文献   

5.
唱歌的小女孩孙晓梅出生于一个音乐艺术之家,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致残。可能是遗传吧,晓梅的声音很美,乐感也强,从小就喜欢唱歌。爸爸在家里教学生唱歌的时候,她就藏在自己的房间里仔细听、仔细琢磨,学得比爸爸的学生们还要快还要好。但是爸爸从来没有教过她。有一天,爸爸的同事来家做客,听到了晓梅的歌声。他十分惊讶:“你女儿唱歌很有天赋,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爸爸痛苦地说:“不敢教她,不敢让她去唱歌。唱得越好。她会越痛苦,因为舞台上没有她的位置……“同事说:“想这么  相似文献   

6.
路梅 《两岸关系》2013,(9):48-50
恐怕没有哪一届台湾金曲奖的“台语最佳女歌手”像2013年这样引起热议。上海姑娘李娅莎从谢金燕、吴申梅等众多台湾女歌手中脱颖而帆一举夺得闽南语歌后的大奖,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也包括她自己。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12)
<正>摘编自6月3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蔡英文到美国访问,大家所关心的焦点,仍是两岸关系。她的说法扑朔迷离;日前她在洛杉矶发表演说,表示"确保台海和平、两岸稳定,将是民进党执政后的重要目标"。但大陆已经多次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蔡英文却强硬地否认"九二共识",这等于直接挑战大陆所称的"基础"。她既没有替代"九二共识"的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6)
1995年5月8日,一代歌后邓丽君于泰国清迈的湄宾饭店香销玉陨。15年后再回首,数十年岁月不过浮生掠影般短暂,但她的歌声,却仍然萦萦入耳。因为她的歌声,两岸歌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岁月:多少人听着她的歌声长大,多少人以传唱她的歌曲而闻名,多少人从她的歌声中得到慰藉……邓长富,邓丽君的三哥。近来以"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身份,穿梭两岸之间,联系安排并筹办各项纪念邓丽君的活动,对其胞妹离世15年后两岸仍有那么多的热情歌迷怀念邓丽君,他不胜感慨。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2)
正摘编自6月1日台湾《工商时报》两岸经贸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5·20"以来,蔡当局"淡然"对待两岸经贸的态度,势必使两岸经贸既难以维持马当局所开创的"现状",更很可能会倒退;如此将减损台湾工商界的两岸红利,并挫伤其研发创新动能,使台商在大陆市场越来越边缘化。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蔡当局务必予以审慎提防。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已经明显淡化两岸经贸的重要性;她声言要推动"新南向政策",以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蔡英文所说的单一市场,就是大陆市场。至于她在该演讲中不承认"九二共识",引  相似文献   

10.
<正> “永远为祖国歌唱,为人民歌唱”,这是著名歌唱家金永玲自登上歌坛以来始终执著追求的“主旋律”。特别是1999年,对她来讲更是不寻常的一年。元旦刚过,她就吐露心曲:“欣喜,憧憬……1999——在人们的期待中降临,我们已站在下一个一千年的入口处——跨世纪的临界点上,我和大家一样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为祖国,为人类,也为自己想象着和设计着21世纪的文化人该以怎样的姿态  相似文献   

11.
俞正声 《台声》2014,(7):18-18
<正>各位同胞,各位乡亲: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第六届海峡论坛。首先,我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委托,向两岸同胞特别是来自台湾的乡亲们,表示诚挚的问候!本届论坛以"和谐发展、幸福两岸"为主题,讲出了两岸民众的心里话。这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造福两岸民众的生动写照,也反映了两岸同胞共谋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12)
<正>蔡英文提出"两坚定"与"三壮大",都是讲给美国听的,她的"两坚定""三壮大",关键仍在两岸关系:从坚定民主来谈,两岸或有不同,但从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来看,两岸必须要有共同的政治基础,才能维持稳定与交流。蔡英文提出的"维持现状"始终没有讲清楚,大陆方面则明确表达"九二共识"是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9,(3)
<正>摘自2月3日台湾《中时电子报》随着蔡英文展现出在两岸政策上的强硬立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在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蔡英文将会以两岸关系问题为竞选主轴。蔡英文的做法充满着巨大风险。两岸对抗或者是"台独"举动就如同"潘多拉盒子",一旦开启之后,恐怕就非蔡英文自己所能掌控。过去近3年之间,"独派"一直蠢蠢欲动,但蔡英文为了兑现"维持现状"的承诺,也为了让美方相信自己不会是"麻烦制造者",她始终都在  相似文献   

14.
赵辉 《台声》2010,(6):62-65
1995年5月8日,一代歌后邓丽君于泰国清迈的湄宾饭店香销玉陨.15年后再回首,数十年岁月不过浮生掠影般短暂,但她的歌声,却仍然萦萦入耳。因为她的歌声,两岸歌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岁月:多少人听着她的歌声长大,多少人以传唱她的歌曲而闻名,多少人从她的歌声中得到慰藉……  相似文献   

15.
18岁时,她去北京考电影学院,被认为最有希望的她却在第二次面试时被刷下,足足两年时间她没再进过电影学院,连走路都绕着走。 22岁时,有人劝她去考中戏,她没去。那时候她已经弄清楚自己的方向,知道当模特是另一条出路。 接下来的10年,她从模特做到主持人、唱歌、拍电影电视,做广告代言……一路风雨兼程。 现在,她30岁,正是一个女人最怒放的时候,仿佛蝴蝶脱茧而出,越来越美,这样的美源自于强大的自信。 她说:并不是什么美丽你都要拥有,并不是什么幸福你都要追逐,真正的幸福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11)
正5月20日是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职之日,不只大陆和美国及海内外华人关心蔡英文新当局两岸关系的走向,全球的新闻媒体也对台湾新领导人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密切注意,因两岸关系的好坏牵系着西太平洋稳定和安全。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就如同大家所预期的没有提起"九二共识"这四个字,也没有提到"一中",而是绕了一大圈,从她的演说中提到"尊重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由于民进党"台独党纲"和"台独"基本教义派的把持,在蔡英文1月16日当  相似文献   

17.
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其就职演说引发两岸各界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蔡英文对两岸关系的表态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遗憾的是,从蔡英文的就职演说来看,尽管她在两岸论述方面抛出若干新提法,对民进党的传统立场进行微调,但她并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仍然在两岸同胞最为关切的两岸关系性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5,(21)
<正>每一个结婚生子的人,都要面对两个关系的处理问题,一面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人,一面是上天赐予自己和爱人的最珍贵礼物——孩子,究竟应该把谁放在第一位?今年年初,在大多数中国家庭正忙着准备年货、迎接春节的时候,34岁的朱婷(化名)却一点儿也没有过年的喜悦心情,她成了一位单亲妈妈,让她感到郁闷的是,与她关系最为要好的闺蜜并不支持她离婚,反而还怪她是"自找"的。"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朱婷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朱婷觉得,她的  相似文献   

19.
<正>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柴静在采访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的调查中,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起初,调查只是想解开自己的疑惑,没有想到要公开。她在纪录片首发的公开演讲中说:"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她认为"作为一个媒体人,有责任向大家说清楚,不耸动,也不回避,尽量说明白"。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20,(13)
正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家德,她不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每个家庭教育的智慧体现,良好的家风家德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力量。家风家德是两岸血脉相连的历史传统,也是两岸共同的价值观传承。两岸家庭的和谐,直接影响到两岸关系的稳定;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因缘,成就两岸家庭"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核心内涵,这个群体也是"两岸一家亲"的具体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