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是"钱七条"发表20周年。1995年6月22日钱其琛副总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国务院宣布了中央人民政府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俗称"钱七条"。制定并颁布"钱七条"是中央根据港澳即将回归的新形势而采取的重大决策。这些原则和政策成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处理涉台问题的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钱七条",对"九七"、"九九"后  相似文献   

2.
再过半年多,澳门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继香港回归后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届时,台湾驻澳门代表机构将以何种名称继续留存运作?未来的台澳关系将怎样?诸此问题,各受各方关注。“澳门钱七条”为未来澳台关系定下基调今年三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操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了中央政府处理澳门回归后涉台问题的七项原则和政策(以下简称“澳门钱七条”)。“澳门钱七条”与1995年公布处理香港回归后涉台问题的“香港钱七条”一样,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澳门繁荣稳定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最近接受了台湾“华视”记者采访,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以下是唐树备谈话主要内容摘录。 关于港台交往问题 唐树备说,钱其琛副总理1995年6月代表国务院宣布了关于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港台媒体习惯上称之为“钱七条”。我理解,“钱七条”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继续保持和发展港台两地现有的各  相似文献   

4.
6月22日,钱其琛副总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国务院宣布了中央人民政府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七条基本政策。这七条政策,是我国政府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和“一国两制”的方针处理“九七”后港台关系的指导方针,也是未来特区政府处理涉台问题的行为准则。 钱其琛副总理提出的这七条政策,有利于维护香港同胞和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有利于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港台两地的共同繁荣,也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特别是在当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0,(4)
<正> 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历来备受关注。自2003年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温家宝7年报告,涉台部分精准概括两岸关系发展之势,释出大陆对台政策信号,细细研读,"不变"之中有"变"。翻阅7年政府工作报告,"统一"二字每年都会跃入眼帘,"和平统一"、"完全统一"、"统一大业"频现,这显示了大陆在台湾问题上明确不二的目标。 "交流"是促进理解、沟通感情之  相似文献   

6.
香港特区首例认可台湾地区法院破产令判例评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香港特区终审法院作出的首例认可台湾地区法院破产令的判例从一个侧面确立了处理涉台法律事务的一些原则,体现了特区法院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采取措施保护台湾居民正当权益的务实做法,这对未来港台之间以适当的方式发展司法方面联系与协助关系颇具指标性的意义。该判例也揭示了香港特区政府在坚守法治原则处理涉台事务的同时,妥善灵活处理与中央政府在对台问题上的政策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7.
纪欣 《台声》2014,(12):53-53
<正>受到岛内各方关注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底在北京落幕,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宪法实施、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等等。其中第七条第六项涉台部分包括: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完善涉台法律法规,依法保障两岸人民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增进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中国框架"。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不会迷失政治方向。未来大陆要坚定不移地将这一政治原则贯彻到对台工作中,贯彻到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决不动摇。2014年全国"两会",中央对台政策的论述与表述,颇受海峡两岸的高度关注。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会上作的工作报告涉台内容与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9.
温馨 《台声》2019,(15)
<正>8月1日,对于斐济勒令台湾驻斐机构更名一事,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对斐济政府根据一个中国原则处理涉台问题表示高度肯定和赞赏。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了解,斐济政府近日勒令台湾当局驻斐"商务代表团"更名为"台北驻斐济商务办事处",摘除含有原名称的铭牌,并没收其使用的外交车牌。截至目前,台湾所有非"邦交国"的"驻馆"名称中都没有"中华民国"或"台湾"的字眼了。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华春莹说:"我认为斐济政府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中方对斐济政府根据一个中国原则处理涉台问题表示高度肯定和赞赏。这再次充分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0)
正福建省福州市台办和市法院积极探索涉台纠纷化解新机制,在进一步完善涉台纠纷调解联动机制基础上,在福州市台办设立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以下简称法官工作室)。法官工作室以"贴近台胞、预防纠纷、指导调解、方便诉讼、维护稳定"为原则,充分发挥台办熟知对台政策和法官  相似文献   

11.
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涉台民商事案件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参照或者直接适用国际私法规范解决涉台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是各地法院的普遍做法。当前,不同法院对涉台民商事案件属性识别存在分歧的原因是审判人员对涉台政策的认知不同,而适用国家法律解决涉台民商事案件所占比例过高的成因则在于当事人衡量两岸关系的特殊现状,理性地回避了选择适用台湾地区"法律"。对祖国大陆而言,为了摆脱当前涉台民商事法律适用面临的困境,应当从观念培育、理论构建、政策检讨和规范整合四个方面着手,解决国家统一前认可合法性未获承认的台湾当局民商事法律效力的正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每月要闻     
6月22日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第五次全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预委会主任钱其琛代表国务院宣布了中央人民政府确定的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杜以星 《求索》2011,(9):177-179
由于涉台问题的敏感性,系统研究涉台民商事审判中“一个中国”原则的成果鲜见。“一个中国”原则是涉台民商事审判最为重要的原则,贯穿于审判过程的始终。涉台民商事审判中“一个中国”原则应取对台事务层面的涵义。现阶段,在“一个中国”原则指导下的涉台民商事审判中反而较涉港审判更具灵活性,尤其在送达、调查取证、裁判的认可和执行以及两岸间的司法互助等方面成效显著,同时,该原则的适用也为解决诸如管辖权协调等深层次问题预留了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庆市台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及市委的决策部署,全力协调全市涉台疫情防控,精准开展"亲商稳商"专项活动,扎实推动包括"11条措施"在内的各项惠台政策和抗疫纾困政策落细落实,实现了渝台经贸合作持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1日,针对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不将涉台提案列入大会补充议程,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必须也只能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在例行记者会上,陆慷说,今年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将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列入大会补充议程。这一决定符合联合国大会及世界卫生大会相关决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     
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对香港涉台问题确定了基本原则和政策;一、港台两地现有的民间交流、交往关系基本不变。二、鼓励、欢迎台湾居民和台湾各类资本到香港从事投资、贸易和其他工商活动,其正当权益依法受到保护。三、香港与台湾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作为大陆对台工作前沿和涉台立法经验丰富的省份,福建省应加大涉台立法工作力度,以进一步提升本省处理涉台事务的法制化水平,并为国家开展涉台立法贡献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建议未来一段时期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立法内容方面,应以探索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全面享受"同等待遇"为重点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0,(4)
<正> 近七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一览 2004年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我们将积极推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直接"三通",依法保护台湾同胞在大陆的正当权益,继续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7)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自去年"5·20"以来所作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其涉台部分内容是在把握两岸关系新形势基础上,对今年大陆对台工作做出的高屋建瓴的安排。既保持了中央对台政策立场的一贯性,又突出了新形势下对台工作重点,同时回应了台湾同胞的现实关切,打消了部分台湾同胞疑虑。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深入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两岸关系和平  相似文献   

20.
国际形势的变化、台湾内部政局和民意的变迁,以及祖国大陆本身的变化,致使大陆对台湾问题的认知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在大陆涉台政策的调整、完善和创新,以及由此带给两岸关系的影响之上.从半个多世纪以来祖国大陆涉台政策的演化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认知的改变有助于祖国大陆根据新的形势不断改进其涉台工作的方针与政策,有力地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