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两岸关系》2015,(1):48
<正>台湾《新生报》2014年12月17日发表社论说,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大败,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大陆政策投下反对票,算是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失败。然而国民党这几年大陆政策,基本上反映经济全球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方向是对的,因此,国民党这次的失败,并不能视为其大陆政策的失败,新"内阁"应让民众有感,民众就会重新认识或肯定其大陆政策。文章摘编如下: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于国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家庭计划"政策采取尊重民众自主意愿、注重宣传教育、结合经济诱导机制的综合措施,有效地影响了个体生育意愿。这对大陆调整人口调控政策大有启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台湾地区人口增长势头迅猛。为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台湾推行了与大陆计划生育政策类似的"家庭计划"政策,取得显著效果。缘起台湾地区在1945年光复后,受战后"婴儿潮"、死亡率下降及国民党退台等诸多因素影响,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保持在36‰左右,并在1951年达到了38.4‰的历史最高值(见图1)。台湾地区人口总数也从1945  相似文献   

3.
正"十三五"规划将给香港、澳门和台湾带来哪些机遇?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以近500字的篇幅对此进行了论述。文字虽然不长,意涵极为丰富。港澳作用将提升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2010,(4):4-5
<正>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5.
正在大陆全面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深入岛内民心的形势下,台当局不断欺骗台湾民众,力图阻挠两岸民间交流合作,阻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认识蔡当局欺骗本质,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台湾民众必须面对的问题。民意不满蔡当局执政台湾民众希望与大陆加强交流合作,不满意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台湾是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6.
社会     
《台声》2018,(20)
正台湾民众对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不满意度创新高据台湾媒体报道,9月17日公布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3年来,对于台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台湾民众评价持续下滑,今年的不满意度达67.6%,创其2016年5月上任来新高。台湾民众认为,"台独"、民进党执政、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两岸关系转趋紧张的三大最主要因素。这份民调还显示,台湾民众愿意赴大陆就业、想到大陆创业、愿意让孩子去大陆念书的比例,都创该报9年来  相似文献   

7.
于强  耿曙  李扬 《理论月刊》2015,(2):111-117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快速改善。为了争取台湾同胞的认同和支持,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台政策,这其中既包括到台湾的中南部向农民和渔民采购农渔产品,也包括和台湾方面合作,推动大陆居民赴台观光。两岸扩大交流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台湾民众因此而受惠。本研究通过对2008年和2012年台湾地区"总统"选举和"立委"选举中,受惠于两岸交流地区的投票数据变化的分析,考察台湾民众在受惠于两岸交流活动之后,他们的认同和投票行为是否发生改变。统计结果显示,惠台政策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既定的政策效果,在部分地区,台湾民众的确将票更多的投向主张两岸和平发展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岛内蓝营势力和大陆惠台政策的影响,民进党凭借在台湾全面执政,不断推行"绿色恐怖",试图打击政治异己和阻挠两岸交流。随之,岛内民众为维护自身利益,逐步提高反抗意识,采取相应行动,汇聚成反"绿色恐怖"力量,两者对峙态势不断上升。调查VS质疑今年台湾高中毕业生申请大陆大学成风潮,台湾"第一男子高中"台北市立建国高中,今年申请赴大陆就读的学生约70人,而2017年仅为20人。  相似文献   

9.
蔡玲 《台声》2019,(10)
<正>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执政"以来,施政荒腔走板,两岸关系恶化,岛内经济沉沦;相反,大陆惠台政策深得岛内民心,台当局的"恐吓牌"已经失效。民进党"执政"不为台湾民众福祉着想,一味地玩政治,骗选票,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在下一场选举中用选票对他们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当局领导人在接见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拜登时强调,从小三通的效果不彰到开放大陆民众来观光的政策延宕,问题都出在大陆方面不愿协商;尤其在大陆民众来台观光问题上,大陆方面要求台湾不能片面宣布实施,却又不与我协商,使得政策迟迟无法实现。探讨这个问题,当然要先确定扁政府在政策上是否真想开放。如果不是真想开放,只是敷衍一下民意呼声,那就另当别论。不过,看到“陆委会”做的规划,有心开放,似无疑义。如果政策决定如此,在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旅游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以间接形式出现的劳务贸易,属消费服务范畴.它作为一种跨地区性的经济活动,是两岸经贸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和方面.由于台湾与大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以及台湾方面的政策限制,目前海峡两岸旅游关系基本上表现为单向的,即台湾民众大量赴大陆旅游,而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数量有限,二者关系极不平衡.因此,两岸旅游服务活动主要发生在大陆,而服务对象主要是到大陆旅游的台湾民众,对大陆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对台劳务输出.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是两岸旅游关系的主流,对促进两岸人员交流、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从80年代初起,台胞就通过各种渠道私下到大陆旅游观光,但由于当时台湾当局政策的限制,到大陆旅游人数不多,且零星、分散,活动范围主要在沿海地区.这些台胞多不敢公开身份,除经第三地转机进入大陆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乘渔船秘密来的.随着海峡两岸形势日趋缓和,尤其是在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以探亲名义到大陆旅游的台胞人数迅速增长,并且逐步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0,(3):13-13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1)
<正>摘编自5月24日台湾《旺报》台湾《旺报》发表台湾文化大学台湾发展与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的评论指出,今天的台湾,由于蔡英文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而让两岸陷入僵局,使台湾不能善用大陆的动能,带动经济繁荣,改善民众生活,眼睁睁地看着台湾老百姓继续受苦。窄窄一道海峡之隔的台湾,本来最有机会善用大陆的动能,带动经济繁荣,改善民众生活。无奈,从李登辉执政后期到陈水扁当政再到蔡英文当政,台湾  相似文献   

14.
一、高度自治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内容"—国两制"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一项基本方针。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我国于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     
《台声》2014,(12)
<正>首届南台湾两岸论坛在高雄举行11月22日,由高雄市两岸关系研究学会主办的第一届南台湾两岸论坛在高雄举行。来自高雄、台南、屏东等台湾南部县市的高校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学者与会。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从南台湾看大陆对台政策、如何做好台湾"三中一青"工作和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呼吁两岸双方、两岸同胞继续通过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6.
台情扫描     
《两岸关系》2021,(7):44-45
正民进党当局极力攻击、污蔑大陆,刻意升高两岸对抗台湾新一波疫情暴发后,为转移民众对当局应对疫情不力的关注,民进党当局大做政治文章,不择手段抹黑、攻击大陆,升高两岸敌意对抗。一是在"七一"前后恶毒攻击大陆。蔡英文办公室,台行政机构、陆委会、外事部门等倾巢而出,恶意诋毁大陆制度、道路,重弹"和平、对等、民主、对话"滥调;同时,以"国安五法""反渗透法"恐吓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17.
<正>新华社台北11月25日电台湾《联合报》20日发布两岸关系年度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对于大陆民众的观感首次逆转成为好评居多,49%受访民众对大陆民众印象佳,对大陆政府的好感也是历年最高,40%受访者愿意赴大陆就业,较去年大幅增加9个百分点。岛内各界人士分析认为,中共十九大重申"两岸一家亲",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尊重,愿意率先同台湾民众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在赢取  相似文献   

18.
正"两会"释放的改革信号正牵动着海内外的神经,而台湾的探寻背后,透露的是两岸越发深入的休戚与共。早春三月,又是举国上下"一年之计"启动的时刻。对于台湾来讲,大陆不仅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更是难以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对于台湾民众与媒体来讲,"大陆怎么变,一起看‘两会’"正在成为一种敏感与习惯。从"两岸关系走向"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向空气污染宣战"到"共圆中国梦"都成为台湾希望参与探  相似文献   

19.
吴亚明 《台声》2014,(12):54-55
<正>多年来,人口问题一直困扰着台湾,而实际情形是,问题比原先预估的还要提早到来。台湾方面的"国发会"日前提出警告说,台湾总人口最快在2019年零增长,5年至10年后呈现负增长。这比原先预估的至少提早了好几年。台湾"国发会"的这份分析指出,台湾15岁至64岁工作年龄人口于2015年达最高峰,为1737万人,2016年开始递减且渐呈高龄化;民众平均寿命延长,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率、人口年龄  相似文献   

20.
<正>鲁政办发[2017]36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7年3月17日山东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为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趋势性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