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台声》2017,(2)
<正>20年前,熊倪、伏明霞到台湾掀起一阵旋风,证明体育是共同语言,不受政治影响,在拼搏更高、更远、更快的体育精神面前,勾心斗角的政治算计,不能阻挠两岸互惠交流。2016年,更是如此,两岸体育界热络非常,不仅是因为有共同语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文同种,不必翻译或解释,相见就会有聊不完的话题。由此,2016年,两岸民间体育交流如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
<正>2016年12月16日,第20届两岸体育交流座谈会在台北举行。应中华台北奥委会邀请,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杨树安率中国奥委会代表团一行10人赴台参加本届座谈会。座谈会上,两岸体育界领导人共同回顾了2016年度两岸体育交流情况,就2017年度两岸体育交流活动进行磋商,并就在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共同维护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局面等议题交换意见,有关情况以备忘录形式记录  相似文献   

3.
<正>第22届两岸体育交流座谈会3月19日下午在台湾新北市举行。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颖川率中国奥委会代表团一行9人应邀参加座谈会。两岸体育交流座谈会由两岸奥委会于1997年共同发起,每年轮流在海峡两岸举办,是两岸体育界沟通协商的重要平台和两岸体育交流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近年来在许多方面的交流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两岸关系于去年因李登辉访美而趋紧,使一些方面的交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两岸在经济、文化、体育和民间活动等方面的交流情况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当前情势下,如何加强和扩大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备加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作者就两岸纺织行业、体育领域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情况及发展走势分别专门走访了中国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女士、中国奥委会秘书长魏纪中先生和中国文联秘书长高运甲先生。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24)
<正>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更是近年来两岸同胞特别是教育界人士秉持的努力所在。2015年,两岸教育领域继续保持"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岸学生和教育界人士间交流互动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1)
正中华饮食,源远流长;两岸同种同族、同言同语,两岸美食同根共源,饮食文化一脉相承,故而近年来在食品产业交流也愈发频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2015年,两岸的食品行业更加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两岸业者齐心协力,在推动两岸食品再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两岸食品产业形成深度合作2015年6月22日上午,2015两岸食品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台北国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21)
正10位两岸各领域大咖,为两岸产业、经济、文化、青年交流建言献智,共同擘画两岸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篇章——想方设法为台胞谋福祉、求便利一直是大陆在做的事情。两岸民间交流,民生议题先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24)
<正>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步伐稳步前进,两岸交流不断深化,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在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下,两岸社区交流渐成两岸交流的重要渠道,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交流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两岸社区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亮点。两岸社区交流的规模不断扩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7日至23日,第九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办。两岸各界基层民众汇聚福建,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真正感受彼此,增进心灵相通,充分显示两岸民间交流强大生命力,充分表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共创美好前景的共同愿望。海峡论坛是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的盛会,两岸基层民众是当之无愧的主角,都能在论坛中找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两岸青年创业者在论坛大会上交流,普通劳动者在职工论坛上展示职业技能,青年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5月15日至22日,海闽大地,来自台湾25个县市、20多欢聚在一起,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峡两岸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八个界别的8000余名乡亲与大陆同胞富的两岸交流活动。首届海峡论坛揭开了两岸民间大交流时代的序幕,给两岸大合作、大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是顺应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推动两岸民间交流的一个创举。打造两岸民间交流嘉年华两岸关系的转变,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和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2月28日,西南民族大学两岸交流工作座谈会暨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授牌仪式在成都举行。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出席座谈会,并为基地授牌。此次授牌的西南民族大学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是6所国家民委委属院校中的第一个。李昌平指出,近年来西南民大开展了两岸学术交流、两岸青年交流等系列活动,与台湾少数民族同胞结下了深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23)
<正>11月24日,第三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在北京饭店举行。两岸百余家媒体及相关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两岸新闻交流30年发展历程,探讨融媒体时代下的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本届峰会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协办,是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两岸媒体界的首场重要交流活动。共同回顾两岸新闻交流30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副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4)
<正>1月27日,第18届两岸奥委会体育交流座谈会在台北举行,应邀访台的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与中华台北奥委会主席林鸿道等两岸体育界人士与会。双方回顾了2014年度两岸体育交流情况,规划了2015年度两岸体育交流活动,并就开创两岸体育交流新局面等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了意见。经过友好协商,两岸奥委会高层确定了今年"七来七往"计划,即中华台北奥委会方面将有7项重要活动到大陆举行,大陆方  相似文献   

15.
张志军 《黄埔》2013,(5):1-1
我们都知道,有交流,就有感情的交融,就有亲情的升华。两岸同胞历经百年沧桑,从被迫分离到短暂相聚,再从相互隔绝到交流往来,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一家人的亲情。海峡论坛的举办,就是要鼓励和推动两岸同胞的全方位交流,深化两岸一家人的亲情。  相似文献   

16.
马万义 《台声》2000,(1):16-17
经过20年的发展,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密切。从两岸实际进行的经贸往来看,目前两岸贸易额已经占到台湾对外贸易的十分之一以上,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台湾成为祖国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在两岸经贸合作,包括工业合作已达到了相当规模的今天,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却显得相对不足。在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祖国大陆方面已多次表示,鼓励两岸经贸交流,特别是鼓励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没有改变。所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5,(11)
<正>当前,三农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被海峡两岸所关注,农经合作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农业各具优势、互补性强,交流基础宽泛,合作空间广阔。"中央一号文件"为两岸三农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商机。为进一步为两岸农经交流合作搭建平台,自本期起,《台声》杂志《两岸时经》版将开辟《两岸农经》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2)
<正>两岸同文同种,民俗文化也是两岸共有的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6年,在两岸官方交流遇冷的环境下,西岸民间交流却是如火如茶,海峡两岸多个团体和机构联合举办了多项民俗文化活动,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植"两岸一家亲"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族文化交流2月21日,2016年海峡两岸民俗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
正两岸科技交流合作是2015年两岸科技界高度重视的一项重点工程,交流活动不断频繁,合作成果收获丰硕。特别是在两岸科技、产业及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合作领域日趋广泛,交流形式越发多样,合作渠道不断拓宽,从最初的人员交流逐步向寻求实质性合作转变,为推动两岸科技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而2015年8月底,由两岸科技主管部门主导的第三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进一步深化了两岸科技产业的交流与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及其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海峡两岸的体育交流日趋频繁。本文分析了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发展特点、动因和制约因素 ,并指出两岸体育交流对沟通两岸同胞的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中华民族体育事业以及拓展其它领域交流与合作所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