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灌输论"的学术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学界在"灌输论"的首倡者、精神实质、当代价值、 "灌输"是否具有强制性、西方德育界对"灌输"的态度等问题上看法不一,存在诸多争论.对待这些问题及相关争论.必须逐一细致地予以分析,坚持历史方法与辩证方法、文献研究与现实关注、理论继承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努力做到"四个分清".  相似文献   

2.
图书信息资源的发展进入崭新的时代,文献资源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是深入挖掘共建共享科技文献信息平台的特色资源服务。本文阐述了与图书馆联合建馆模式的社会价值,并以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文献馆搬迁为例,呈现了科技文献馆与高校图书馆联合建馆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科技文献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科技文献期刊公共服务与培养图书情报专业人才教学科研活动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玲 《前沿》2003,(5):129-130
传统高校资料室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与当今开放式的数字化网络化文献信息服务方式极不适应,"小而全"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使资料室的功能日渐萎缩,多学科渗透的大信息观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呼唤高校资料室的全面变革.本文就高校资料室的存在价值、特有职能、校图书馆与资料室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管理体系"一体化"等问题一抒己见.  相似文献   

4.
"西安高腔"是我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剧种,是浙江衢州的地方戏曲,也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西安高腔"为例,对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既要采用建立原生态保护区的办法,又要采取"生态还原"式的举措,同时还须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传承、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才有可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妥善保护与开发利用,使之达到持续传承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982年,北京被列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首。长期以来,对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如何保护自己的特色和文化,让人们在城市空间里能够感知北京的文化、历史,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为古城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文物修缮方法是对文物建筑在物质层面的修缮与传承,它向受众所展现的是"物"的复原,是建筑的表象,仅仅是建筑文化价值中的一部分,其更  相似文献   

6.
<探索与争鸣>于2008年第3期、第5期分别发表了高放和郑异凡两位国内知名学者对<共产党宣言>的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否需要改译为"所有国家劳动者,联合起来"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和实质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问题.本文认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应当把握文献的历史性质;尊重文献;译文的修改需要依据文献考证,而不是现实需要;应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和国际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具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它的服务以纸质印刷型图书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借还图书资料为主要服务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建设的日益普及,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文献载体的形式也从单一的印刷型向缩微型、视听型和电子型转换.图书馆正朝着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传统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其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南京"白局"是南京当地民间的方言说唱,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曲艺.它对于南京历史文化及地方民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探究南京白局的发展历程,对其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致使其濒临灭亡的原因,期望能为南京白局的保护和继承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对"80后"大学生的评价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正确评价他们,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采取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相结合的方法、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现象与本质相结合的方法立体式分析这一代人.  相似文献   

10.
区县动态     
《北京观察》2012,(11):37+39
正通州区政协设立流动图书送书点日前,通州区政协与区图书馆联合举办"流动图书送书点"送书活动。为在广大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中营造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氛围,通州区政协将读书学习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区图书馆联合设立了"流动图书送书点",努力将政协阅览室建设成集图书阅读、文史研究、保管收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活动中,区图书馆共向区政协捐赠了社科类、文化教育类、文学艺术类、历史地理类、自然科学类等22类图书共1400册。今后,区图书馆还将定期到区政协流动图书点了解图书借阅情况,并定期进行图书的调整、更换,全力满足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民族历代先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实录.是一个民族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它所承栽的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文化精神.无论是为自身发展,还是为了全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必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产业化运作,产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成为争论的焦点.不可否认,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而言,现代产业化运作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是否原生态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终极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产业化运作并非洪水猛兽,只要运用得当,相信一定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符号价值探讨其进行产业化运作, 以开发促保护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出版业向为"文化宠儿"和"高尚职业",然而,目前中国图书出版业存在五大"病根"图书出版的动机愈来愈呈现出非文化传承取向;有限的学术出版资源被滥用浪费;为读者出书的比例不高;贪大求多的浮躁风气愈来愈烈;出版业诚信度差强人意.这五大"病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混合体,是中国图书出版业面临的深层次困境,需要引起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地区民族文献数字化是把过去和历史推向未来的重要体现。网络化、信息化的数字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图书馆提供信息媒介也由传统的纸质图书向数字化多媒体信息过渡,这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刘兵 《创造》2021,29(12):72-78
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的新时代"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新时代,"西畴精神"具有党的领导、担当奉献的政治价值,穷则思变、为民造福的经济价值,艰苦奋斗、勤劳实干的社会价值,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价值.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汲取宝贵经验,充分激发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贮和传递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搞好图书现代管理,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才能使图书工作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图书馆现代管理的重要性图书馆现代管理的核心是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所以,现代管...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24日,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召开主题为"世博热与中华文化"的学术年会.庄晓天会长等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100多位学者与会,常务副会长丁锡满主持会议. 上海世博会活动部副部长金涛作了题为"回眸世博会--来自184天的文化观察"的主旨报告,他对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历史价值、传播理念和文化成果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并谈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以及如何在世博会的舞台上弘扬、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自动化是以计算机为主体,与通信技术、高密度存贮技术相适应,对图书情报各环节自动化进行控制、管理和服务。计算机与图书情报相结合,使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进入了自动化的新阶段。可大大减少繁杂而重复的手工劳动,提高文献加工处理和检索速度可加强图书馆统计工作,并能及时提供各种精确、详尽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研究,使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缪家福 《思想战线》2004,30(1):88-95
"三江并流"地区自然的原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全世界罕见,它构成了三江地区资源价值的核心所在。世界自然遗产绝不单纯是对一个区域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共同特征的概括,更重要的是"三江并流"所具有的前瞻性内涵,即包括共通性和共识性成分在内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相关,它们内在的、固有的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资源可能转化为现代文明建构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谈谈建立党校图书馆电脑管理系统的目标何炳祥运用电子计算机(电脑)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建立以应用电脑为中心标志的党校图书文献网络检索系统,有利于高效地吸收、加工、管理日益剧增的图书文献资料,迅速准确地检索图书文献,同时开发利用情报资源,广、快、准、精地高...  相似文献   

20.
马林韬 《思想战线》2001,27(5):21-24
中国儒学的传统文化体系,在理论上应当区分为"文化价值的理念"和"历史表现形式"."仁学"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民本主义的思想、谐和执中的文化哲学和道德伦理的普遍性原则以及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表现,应是儒学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理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属于人类共有的文化思想遗产的最璀璨部分.但"新儒学"的思想家们对儒学文化的价值理念同它历史表现形式的不同内容往往完全混淆.所以,对所谓"新儒学"必须持一定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