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俄文版《张天翼选集》《跋》中写到:“中国著名作家张天翼的生平,他的社会活动和创作,是他为人民的幸福,为自由的新中国而不倦奋斗的证明。”1986年北京召开“张天翼学术思想讨论会”,与会者一致认为张天翼是我国现代史上有成就、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大作家。他在小说和儿童文学创作领域,在文学理论批评战线,有杰出的建树,在刊物编辑和培养青年作家方面,有突出的贡献。他从1922年至1980年的著作共有270多篇,其中长、中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近百篇,童话4部,文艺论著2部。建国以来,我国从小学、中学至大学的教材里均选入了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张东丽 《理论学刊》2012,(7):118-122
21世纪以来,院校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不断升温,然而,几近繁盛的表象下却难掩创作的某种模式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社会转型期的“新型”知识分子成为多部小说的绝对主角;情节建构上,欲望化叙事构成了一种普遍类型;审美风格追求上,以讽刺为主的喜剧化书写成为创作主体的共同选择.显然,这种模式化倾向对当下的创作形成掣肘,小说在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及艺术探索方面尚缺乏超越性的建树.  相似文献   

3.
陈红梅 《世纪桥》2007,(1):67-69
超前于时代的女性解放意识不能光成为现代评论者们推崇凯特·肖邦的《觉醒》的惟一原因,作家创作的艺术成就还带给读者美的享受。本文从作品的结构和象征意象的使用两方面探讨了小说具有即兴曲的音乐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09,(19):27-27
“在中国兼漫画、雕塑、陶艺、工艺于一身的当推刘雍,创作集讽刺、幽默、装饰于一炉的又是刘雍。”这是著名漫画大师华君武老先生对刘雍的赞誉。40多年来,刘雍纵横在漫画、陶艺、雕塑、挂毯、壁画、剪纸、书籍装帧等多个艺术领域。着力于民族民间文化与现代文化环境的交融,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出自这样一位大师之手的“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奖杯。具有什么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将徐枕亚的《玉梨魂》和《雪鸿泪史》置入现代中国小说史,就会发现,它们集问题小说、文人小说、诗化小说和性格小说于一身,不仅思想主旨具有启蒙价值,其艺术创新更是在中国叙事学的发展和文学抒情传统的赓续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是现代中国小说艺术进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重读两部作品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学的递嬗变迁,从而发现古代与现代文学之间并非“断裂”关系,通俗与严肃文学之间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6.
赵亮 《理论学刊》2005,(1):119-121
以往我们形成的民间概念在新时期文学中具有了某些新的特质。通过对民间文化形态、创作主体思维方式及艺术文本三方面的考察 ,可以较好地把握新时期小说民间思潮的流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部产生于戏曲鼎盛时期的长篇巨制,《红楼梦》中蕴涵着丰富的戏曲质素。《红楼梦》对于复杂社会生活的反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小说这一艺术形式的性能和长处;同时,小说在穿插描写、表现手法以及叙事技巧等方面适当地吸收和融汇了戏曲艺术的养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创作经验,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水平。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从创作思维和创作心理的角度,就古代戏曲对《红楼梦》在情节设置方面的影响进行力所能及的开掘,以期寻求《红楼梦》小说戏剧化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理性化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波 《理论学刊》2003,4(2):125-128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叙事艺术问题 ,构成了研究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课题。学界对此向来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当乡土叙事被纳入到现代视角中重新进行结构时 ,即呈现出乡土理念的现代哲学意蕴。从鲁迅开始的现代乡土小说叙事不仅打破了古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而且深刻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的发展。民间理性参与乡土叙事的过程 ,是对叙事方式的不断认同与选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民间理性潜隐于乡土叙事范式 ,使乡土叙事既符合乡土民间的叙事美学要求 ,又呈现出现代叙事学的结构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小说创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归新写实,但不可否认,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本创作倾向已经渗透其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更新了传统小说的风貌,但也同时制约和影响着当代小说的创作和发展。一新时期一些小说家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刺激读者,寻求作品销路。小说《红蝗》描写大便,“象香蕉一样美丽”、“甚至升华到一种宗教仪式”,就是受了现代主义以丑为美的影响,却又不能象罗丹雕塑的《老妓》那样“丑得如此精美!”这样的作品不能担负起文学唤醒人类走向崇高而美好的境界的责任。别林斯基说:“艺术没有思想,就象一个人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10.
高旭东 《理论学刊》2008,(3):113-117
在美国的汉学界,从夏志清到王德威,都认为张爱玲是比鲁迅更为优秀的、现代中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本文通过对鲁迅与张爱玲小说的比较,尤其通过对夏志清有关鲁迅小说艺术批评的再审视,得出结论:张爱玲与鲁迅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作家,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将张爱玲与鲁迅相提并论甚至以为前者创作成就超过后者,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伪命题.  相似文献   

11.
宁肯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成名于网络只是一个偶然,他对于艺术的孜孜探求和丰沛的生活体验是其作品光芒四射的真正原因。宁肯的小说既有厚实的生活基础,也有艺术哲思的精神深度;有通俗侦探小说叙事的悬念与曲折,也有现代心理小说的细密和繁复。宁肯的艺术探求启示我们思考现代小说的艺术走向。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商贾文学取得显著成就,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可是,这些创作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端.艺术的创新需要运用多元化的创作理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拓.在这方面,严民的新作<蝶舞>作出了有益尝试.一是围绕叙事策略的调整所进行的艺术探索;二是小说叙事对于人生的关注以及诗意的追求.<蝶舞>调整叙事策略的尝试对于商贾小说的创新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北作家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相对松散的创作群体。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上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他们的创作具有多重的价值与意义。就读者接受的角度而言,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丰富了读者的阅读视域,提供了读者阐释的多种可能与想象空间,具有激励读者与时代共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余裕"美是鲁迅散文的魅力之一.鲁迅从日本夏目漱石倡导"余裕"小说得到启发,在散文创作中注重夹杂闻笔、"游离"题旨、舒缓语句.鲁迅散文的"余裕",有一种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是对现代散文艺术规律的不懈求索和虔诚守护.  相似文献   

15.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神话为题材创作的小说集,创作风格与其前期所创作风格有很大不同,在叙事上充满了创造性、想象性,采用虚构的手段来对历史人物以及文化环境进行消解与批判,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游戏笔墨"来进行叙事。本文就是对鲁迅《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怀着极大的欣喜之情,赏观了由孙明强和李宝林、毛玥三同志根据著名乡士文学作家刘绍棠的大运河乡土小说系列改编的14集电视连续剧《运河人家》。我认为《运河人家》的改编,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再创作。我为什么说《运河人家》的改编是成功的艺术再创作呢?理由有五:一、赏观《运河人家》,可以看出编剧对绍棠小说的选择是很有眼力的。众所周知,绍棠的小说甚丰,仅新时期创作出版的中篇小说就有30余部,长篇小说12部。但最能代表作家深刻的思想哲理、高洁的人伦道德和精湛的艺术货量的作用,要算是中篇小说《花街》、《蒲柳人家》、《瓜棚柳巷》和…  相似文献   

17.
《钦差大臣》是果戈理戏剧作品的经典代表,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标志着果戈里的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已经完全成熟.在这部讽刺戏剧中,果戈理通过巧妙运用对比艺术,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细致描写,实现着讽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许幸之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诗人、戏剧电影编导、艺术史论家.他先是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而后又跻身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文坛,稍后转至戏剧、电影等方面的创作,最后又回到画坛.在以上不同的领域,他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由于他虚怀若谷,为人低调,因而一直不为更多的人所知.这和他在我国现代文艺史和现代美术史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19.
许幸之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诗人、戏剧电影编导、艺术史论家.他先是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而后又跻身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文坛,稍后转至戏剧、电影等方面的创作,最后又回到画坛.在以上不同的领域,他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由于他虚怀若谷,为人低调,因而一直不为更多的人所知.这和他在我国现代文艺史和现代美术史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20.
<匹克威克外传>是打开狄更斯全部作品的一把钥匙,它表现了作家无与伦比的幽默和惊人的喜剧才能.狄更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谐谑之美,把一切具有可笑性的人物、事物都串进他的艺术构思中,他的丰富的语言、他的喜剧手法、他的小说里的诸多成分,如讽刺、象征、荒诞、闹剧、童话、流浪汉体、现实的暴露等都在<匹克威克外传>中第一次发出艺术的光芒.当然,狄更斯式的喜剧里还包含一种阴沉沉的、冷酷的幽默,令人感到一种轻快中的沉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