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尚属一种新的金融工具 ,近年来发展迅速 ,因而对其定价理论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分析存在很大差别 ,根据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和引入概率分析理论 ,两种可转换债券的标准期权及期权价值不同。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其他有价证券”指国家发行的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和保值公债等有价证券。彩票不能作为有价证券诈骗罪的行为对象。将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设立抵押、质押不属于本罪中的“使用”,此种行为不应当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等罪应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是较新颖的金融衍生品,具有较明显的筹资优势。为加快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目前来看,双因素定价模型被认为是一个较为成熟、较常用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的经济运行过程当中,国债不仅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而且也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国债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的:一是财政效应;二是流动性效应。国债的发行数量会受到如财政收入总额、财政支出总额、国债还本付息额和财政向银行的借款额等因素的制约,解决我国国债规模的基本途径有加强对国债的使用监督;建立本息偿付机制;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  相似文献   

5.
美国公司债券发行有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两种方式.公募发行实行注册制,信息披露制度是公募发行和交易监管的核心.私募发行包括一般私募发行和144A私募发行.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美国公司债券公募和私募发行制度,总结出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成功经验为:灵活自由的债券发行制度,充分的信息披露、完善的债权人保护机制和对发债公司高管违法行为的严刑峻法.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债券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一种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债务性证券与所有权证券的双重功能.可转换债券可以缓和代理问题.无论是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还是对投资者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债券立法需要对立法的性质、目标、原则、框架予以明确。中国政府债券的立法性质是行为法、强行法、程序法和实体法的统一。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政府债券市场是中国政府债券的立法目标。中国政府债券立法必须遵循前瞻性、协调性、开放性和操作性等原则。政府债券发行制度、政府债券流通制度、政府债券服务制度以及政府债券监管制度构成了中国政府债券立法的主要框架。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律目前尚且没有公开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但实践中已经允许部分地方政府进行试点。从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发行的情况来看,缺乏必要和完备的法律监督机制,立法的滞后性非常明显。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三国的地方政府债发行情况及其监督机制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了修改立法、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法律监督机制等建议,通过构建有序的政府债券发行与监督机制采有效规制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  相似文献   

9.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概述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bonds)指公司债债权人有权依照自己的自由意志,按规定约转换条件,将其所持公司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券最早产生于美国,19世纪中叶美国的一般资本贫乏与发展中铁道公司的资金不足是其产生的本质原因。1843年NewYorkErie铁路公司发行了世界首例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发行的约6亿5千万美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达到历史最高额。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在美国创造了巨大经济奇迹,加之各国经济复苏而需大量资金,它逐渐被德、英、法、日等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并…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积极扩大内需、保持GDP8%的增长率,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这标志着冻结16年的地方政府债券破冰启动。从发行交易现状来看,务必加强地方债券的制度设计、监管体系、市场环境的建设,完善我国的现行分税制。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从《公司法》《证券法》立法沿革上看,还是从《刑法》条文文义上看,欺诈发行私募债券都应受到刑法规制。私募债券和公募债券具有同属性,私募债券同样具有债券的基本功能。欺诈发行债券罪是典型的法定犯,具有行政刑事二次违法性特征,且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依法严厉打击欺诈发行私募债券犯罪行为,不仅有利于维护债券市场的有序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债券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政府作出中央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这一决议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时机日益成熟。本文从金融危机、准市政债券、中央债务依存度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这四方面作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背景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产生的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地方财政职能、完备我国资本市场的经济效果及可能面临的经济、社会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杠杆收购的核心是收购方运用财务杠杆加大负债融资比例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在杠杆收购的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居首,其次为垃圾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夹层资本,最后是股权资本。然而,我国的杠杆收购面临着银行贷款、"过桥贷款"、垃圾债券、优先股和认股权证等融资渠道不畅通的法律困境。我国杠杆收购融资的出路,短期在于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寻求变通措施,长远则在于完善我国的融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困难.我国的出口不断下滑,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扩大内需是我国必须的选择,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办法在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但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政府加大投资成为挽救经济衰退的唯一办法.由于地方财政早已出现过万亿的赤字,已自身难保,何以出手投资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沉寂一时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呼声又四起.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条件.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将为金融危机的化解起到关键作用.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时机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5.
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南萌 《理论前沿》2003,(24):36-37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举债行为,使得地方财政运行潜伏着严重的债务风险。本文从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辨证关系出发,指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规范地方政府发债融资,防范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当然,要发挥地方公债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债务的监管体制、发债主体、债券种类、发行时间、债券利率等进行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刘瑞娟 《工会论坛》2010,16(4):94-95
目前全世界已有多个国家实行地方政府债券模式,其中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发行模式也最具代表性。本文则重点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角度,借鉴美国市场的经验,探讨地方政府债券利率的影响因素;并介绍2008年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影响,以期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二级市场走;筝.的分析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可转换公司债对于公司低成本筹集资金、获取高股票溢价、改善公司的财务结构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于 90 年代初开始试行发行可转换公司债,但因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而失败。直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这一制度才又开始发展起来,并日益显现出其积极效益。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法律制度仍欠缺完备,倘有很多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拟从公司资本金制度、发行主体制度、监管体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我国现行制度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据《贵州日报》报载,我省遵义电厂、贵州铁合金厂和贵州轮胎厂为解决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和流动资金的不足,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公开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这些债券分别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和贵阳市人民政府担保。因此购者众多,很快抢购一空。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发行债券的企业本身资产雄厚、经济效益好,有偿还能力;二是有省,市政府作保证人,无后顾之忧,于是买者踊跃。笔者认为,发行企业债券是企业法赋予企业的权利,通过发行债券、可以为企业积聚资金,减轻国家财政和银行的负担,是企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由政府机关作企业发行债券的担保人,笔者认为此举不妥,也不符合现行立法的实际情况。政府担保存在以下弊揣: 第一.政府担保违背了我国近几年来改革的精神,政企不分,给人以政府机关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之嫌,会干忧企业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社会影响力债券是近年来在公共服务领域兴起的一种社会融资方式,自2010年在英国诞生以来受到全球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也在各领域积极探索社会影响力债券的发行。社会影响力债券是一种"基于成功付费"的公共服务融资模式,它具有明确的绩效导向性。社会影响力债券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就在于它具有有效缓解政府资金不足、合理分担政府投资风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社会领域的多元合作等优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影响力债券在运行中也还面临着政府成本增加、政府责任转移、组织动力不足、参与者合谋等风险。  相似文献   

20.
徐信艳 《理论前沿》2005,(21):45-46
本文主要论证了我国推出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通过介绍美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实践和较为成功的监管经验,以期对我国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