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华兹华斯的诗歌。他的诗歌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以及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批判。本论文旨在挖掘他的诗作中的生态意识,以期有助于加深后世读者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促使人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
田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9):143-144,148
本文将从华兹华斯生态意识的成因和他具体作品中所蕴涵的生态意识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他的作品。华兹华斯生态意识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他的生活经历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他的诗作中,生态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大自然的崇拜,对工业革命的厌恶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对大自然的崇拜在他的很多诗中都有表现,而对工业革命的厌恶则突出地体现了他的生态意识和他的敏锐直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又将他的生态意识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理论高度。作为最伟大的生态诗人之一,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却远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本论文旨在评估他的诗作中生态意识的真正价值,并倡议在现代社会,人类要与自然建立起真正恰当与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儒家生态和谐思想是儒家和谐文化观的组成部分,其以和为贵的和谐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思想,民胞物与的和谐生态意识,对当代确立整体和谐观,增强保护生态自觉,保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仍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生态自然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生态社会意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对生态危机及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思。要使人类走出困境,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实现人文生态平衡,牢目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此外,人类还应该学会尊重自然,懂得爱护自然、美化自然,普及生态伦理,弘扬自然道德,科学地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建立生态文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树立人类整体利益观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进行了强力征服和掠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总体性的危机。现在人类已经初步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有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普遍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社会则是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和谐的社会,生态良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云南藏区要坚持走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的聚合因素。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是和谐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夯实物质基础,还要努力建设生态文化,培育贵和向善的生态道德和意识,建立起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文化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共建文明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影响着公民环境意识。生态文明建设主观上要求环境价值观念的转型,公民的环境价值观念转变在于公民良好环境意识的不断形成,其形成受环境主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吸收、继承优秀的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了解环境意识的价值,从多种途径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们充满智慧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明确发展的科学内涵,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创建良好生态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已进入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真正建成生态文明国家,其内生动力源于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多种行为主体成熟积极的生态自觉意识。为此,培养和发展各行为主体的生态自觉意识,构建起持续有效的生态自觉意识生成机制,必将从根本上对建设中国特设的生态文明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促生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其主张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基层民主,建设生态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启示,我们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基层民主,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九大报告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通过对道教生态观起源的探讨,系统分析了道教教义中的生态思想和道教实践中的生态观,最后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角度提炼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基层民主,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经济高速增长、环保意识缺失、对GDP的崇拜等因素,正在引发整体性的环境恶化,孕育着生态危机。它在实践中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进而导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失调,在理论上它也是文明的人类对生态的不文明,它的存在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为中国式现代化伟业作出有力擘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与自然的双向驱动为基础,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必然逻辑及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引领所作出的科学研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坚定政治立场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本位,以系统整体观念统筹人类社会诸要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形成总体性视域。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志识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标定了可持续发展方向,其必须从绿色发展理念、低碳发展方式和严格制度法治三个维度建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明,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只有以科学的发展现为指导,善待自然,建立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的科学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它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也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潜移默化,这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而所有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今天培养生态公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浙江省的实际,着重论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认为人与自然相处不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建议进一步提高认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及加强制度与机制创新,同时宣传、发动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理解、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不和谐的发展坚决说“不”,使全省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文明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既与其自身生存及发展相关联,亦关乎一个国家及人民的切身利益。要求党与政府务必将“保护生态、解决生态”问题置于基本的政治活动中,以推动“生态文明”的合理构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需依生态学原理为导向,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及环境之间,努力寻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便要求党与政府树立、强化“生态为政、生态法制、生态行政”的观念及意识,力求形成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