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每天傍晚,南国大都市广州有一大景观:一所所小学门前围着一群群人——那些个年轻父母或白发苍苍的祖父母辈,清晨匆匆护送孩子而来,眼下又在焦躁地等待孩子放学。他们或步行或骑自行车,也有驾着摩托车面包车甚至开着小轿车的,载着孩子来来去去。 这是一支寒暑不误、风雨无阻的接送大军。他们夹杂在繁  相似文献   

2.
朱仲南 《南风窗》2014,(2):95-95
<正>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他们一手一脚参与了这些陋习的制造,他们很久之后才知道,孩子必须以德为先,分数是很虚幻的东西。很多陋习,都是从小养成的。比如家有上小学的孩子,家长们就觉得应辛苦点,早上6点起床,准备好一切,吃完早餐,匆匆送孩子上学。每天,并无"闻鸡起舞"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夫妻俩一听见闹钟心里就烦,星期一就盼望着星期六早点到来,可以睡一个自然醒。但想到全国就读小学的学生家长都能忍受,为何我就不能?还不是为了孩子读书好吗?于是,摆出一副融入生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在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我一直认为,在潜移默化中教孩子做人.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文化知识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的记者有一次问我:“你是否赞同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每天应该是8小时工作,8小时之外尽情享受?”我说这一点我是反对的。所有的成就都跟汗水联系在一起,不可能从天而降。你为什么比别人有更好的成绩呢,那是因为你比别人流更多的汗水,工作时间更长。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位有成就的企业家在工作8小时之后就可以快活地到处去玩的。李嘉诚、王永庆是不是每天只工作8个小时?不是,12个小时、14个小时是他们每天正常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5.
张丽,燕山星城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曾有过这样一则寓言,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着,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坚守,无私的奉献一定也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我是50后,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四合院里长大的.院子里有七户人家,每家都有两三个孩子,十几个孩子干点什么事儿能力和破坏力都不小.更何况家里都是双职工,大人们哪有时间管我们这些孩子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我的童年劣迹斑斑…… 那时没有什么重点学校,都是按片儿入学.我上的分司厅小学,现在还真是重点小学呢.那时,十几个孩子上学一起走,放学一起回,到家一起玩儿.玩的项目可多呢,拍三角、跳皮筋儿、跳房子、丢沙包儿、挑棍儿、滚铁环、抽陀螺、打弹弓……好玩的游戏实在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7.
为山区孩子点燃希望一天清晨,58岁的山村教师牛老师骑着他的“大二八车”走在去往野里店小学的路上,准备开始他一天的工作,昨夜的小雨让原本就不平坦的小路变得越发泥泞,牛老师的车把虽然左摇右晃、颤颤巍巍,但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一种按耐不住的笑容,因为他要将一个好消息带给他的学生们,那就是“住总的叔叔阿姨又要来给他们上课啦!”由住总集团团委、住总祥业公司共同组建的一支“支教”志愿者服务队又一次来到了河北省易县大龙华乡野里店小学,这项由住总祥业牵头组织的公益活动已成为了住总共青团的品牌工作,而今天来自住总祥业和住总实业的青年“教师”们,为孩子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和英语课。  相似文献   

8.
所谓代沟,是永远的话题.他们总说90后叛逆、早熟,我却觉得他们有些跟不上时代步伐. 她是80后,是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忙碌,但她说充实,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聚会泡吧成为了生活的调味剂.经济独立的她,家中堆满了各种血拼的战利品,她笑称这就是"月光"的乐趣. 他是70后,是丈夫和父亲.有了家庭的责任,肩头的负担重啊.结束一天的工作,下了班还要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时不时被班主任找去谈话,似乎孩子调皮全是父亲的遗传基因作祟.即使事业一帆风顺,对现实仍有不少无奈.  相似文献   

9.
1988年,龙年伊始,广州市的大街小巷,悄悄出现了一则很不起眼的广告。从此,中山大学家庭教师介绍所热闹起来了。渴望的“后庭”一个来自美国的6口之家,特意去介绍所请了一个大学生,辅导他家中5个人的中文学习。南海县一个初三的学生,为了能考上重点中学,用家长给他零用的钱,自己去聘了一位家庭教师。中央酒店一位21岁的厨师,边工作,边上电大,还要请一位家庭教师来教英语。他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将来接待国外的客人,并希望能到国外去大显身手。香港的一位女高中生,在预科考试前,专程来到广州,一下子请了3个大学生,同时辅导她的几门功课。一位卖服装的个体户,自己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一个月的收入超过千元,却为自己孩子的学习操透了心。他对请来的家庭教师说:“我这一辈子完了,再也没机会拿起书本了,我唯一的指望就是这孩子,只要将来他上大学,读博士,我拚死拚活,倾家荡产也供他。我是个大老粗,不懂教育,我把他交给你了,该打该骂,都由你。”  相似文献   

10.
大魏和闻秀的梦想,与数以亿计当代中国人的梦想一样. 为了这个梦想,这对在武汉打工的夫妇每天清晨5点钟就要起床工作.他们带着两个孩子挤住在一间仅8平方米、照不进阳光的小屋里.事实上,除了孩子们的作文里,这个家庭很少会在生活中提到"梦想"二字.但这个词其实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从他们现在租住的陋室到达那里,不过37.8公里.在那里,他们刚买下一套房子.可这套房子并不在拥有千万人口的武汉市,而是在毗邻的鄂州.  相似文献   

11.
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他们会对许多大人做的事情感兴趣,并主动提出“让我来”。一些家长考虑到孩子太小,担心他们做不好,或是为了省时、省心,常常阻止孩子说:“去,去,一边玩去,别在这里给我添乱。”  相似文献   

12.
正不久前,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用锤子把家里的电视机砸了,就因为他妈妈说他笨,不如邻家的孩子。我们教育孩子大多秉持这样一个道理:不要总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你看人家"。这道理的根据是,那样容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思路不尽相同,因材施教是"我的孩子自有特色,我们坚持自己成长  相似文献   

13.
双周·反馈     
《南风窗》2002,(3)
给他们多一点爱近日,我读了贵刊上朱维民先生撰写的怀念上访老人的文章后,想起了一个流浪的小男孩。那天晚上,飘着小雨,阵阵寒风不时袭来,我正从市中心赶回学校。走在半路上,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沿街乞讨,就把身上的硬币都掏给了他,然后接着走我的路。因为在我们这个城市经常会出现一群孩子沿街乞讨,而他们多由别人控制,所以给再多的钱也会让别人拿走,稍微给点让他们能完差就行了。但走  相似文献   

14.
正写作文对于不少孩子而言,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非命题作文,孩子总会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无从下手。作为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写作文?如何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他们营造一片写作的快乐天空?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小作家俞天一的爸爸俞阿峰。"‘快乐至上’,这是我教育孩子永远的座右铭。在写作文上,我觉得不是教孩子写什么、怎么写,而是要培养孩子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孩子觉得写作文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女儿的作文之路,离不开三个‘快乐法则’。"俞阿峰开门见山  相似文献   

15.
又见高耀洁     
我怕我活不到今年冬天了,所以要赶紧把衣服送走。”我要能活到7月份就好了,7月份我的《十年防艾路》就出来了。长江出版社出的,在上海编辑。”我现在一个孩子(艾滋病致孤儿童)也没有,都交给杜聪了,因为我已奄一息了,我要死了,谁给孩子饭吃,谁给他们交学费?”我现在日子真难过。能不能东山再起,再去搞艾滋病的事情,我现在是问。”我现在还有12万个人存款,但是不敢动了,因为每天要吃30块钱的药。解决了吃药问题,我还敢动!”现在我没有负担了,老头儿也不用害怕了。我的儿女怕我死到外头……便死到外面,也要给老百姓争这口气!”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18)
正本来就出生在家庭条件优于工薪阶层家庭的他们,很清楚如何才能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努力成为未来的精英。寒暑假是英语培训机构的"旺季",在此期间,无数中产家庭的子女在各大小机构参加托福、雅思等海外考试辅导。这样的场景不仅在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城市司空见惯,更在南京、重庆、西安、宁波等二线城市遍地生花。作为重庆市的一名海外考试教师,我每天都不可避免地与不同背景的学员  相似文献   

17.
正累死了、烦不烦啊、他们怎么这样啊、老天为什么这么对我、为什么我总遇不到好心的同事、你就不能对我好一点、你毛病怎么这么多啊、你为什么总不听我的……一项有关"职场状态"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五千余人中,65.7%的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之间,13.8%的入每天抱怨6~10次,3.7%的人每天抱怨11~15次,还有4.8%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每天抱怨次数甚至高达20  相似文献   

18.
正"您好!李校长。最近单位事较多,没能及时和您沟通。听孩子回来说了您给他们上课的事,我听了很欣慰。孩子不是很聪明,学习上也不是很主动,但经过和您的接触,感觉他变化很大,有了理想!自己还树立了目标!让我感到了教育的魅力!曾经一度我为孩子没有好的学习态度而苦恼,想放弃他。短短的几个月让我看到希望!在这里我向您表示我最真诚的感谢!我和孩子妈妈会借助这个契机督促孩子沿您们给的正确方向努力!"最近,一位学生家  相似文献   

19.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夕阳徐徐地射进办公室,正在低头写判决书的我被一声轻轻的呼唤惊醒。我抬起头,面前站着一位十岁左右的男孩,他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表示着他的身份,我诧异地看着他。“阿姨,我是来向您求情的,请您千万不要让我爸爸妈妈离婚……”一语才出,小男孩的眼睛里已蓄满了泪水。他是我一桩案子当事人的孩子,因双方当事人都不想要孩子,无奈之中,我只好让女方找来她正在小学四级读书的儿子,征求意见。“请不要让我的爸爸、妈妈离婚”,“我不愿成为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的确,每当办理离婚案件,看着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流泪满面的苦苦哀求,看着  相似文献   

20.
6月下旬这几天,刚刚结束了2年支教生涯、返回母校的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谢文辉特别忙,因为他支教的广西三江县独峒乡知了村小学六年级28个学生马上要小学毕业了,他得给那群孩子写信,告诉他们怎么适应中学生活?怎么开拓眼界?怎么健康成长?同时。他把自己在重庆旧书摊上“淘”来的300多本童话、故事书、自然和社会百科书给孩子们寄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